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人群生活的环境及其文化背景具有其独特的特征,旨在探讨本地区部分女性性激素水平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为高危人群的发现、疾病控制策略的制定以及针对性的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性激素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开展了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研究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集研究对象,按照乳腺疾病状态分为乳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由于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在不同月经状况及月经周期有所波动,故又按照月经状况及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黄体期和绝经后期。根据纳入标准,共有:72例乳腺癌患者完全符合纳入标准且调查、血样采集均符合要求,其中,卵泡期15例,黄体期22例,绝经后期35例;93例健康对照者符合纳入标准且调查、血样采集均符合要求,其中,卵泡期20例,黄体期31例,绝经后期42例。本研究分为一般资料的调查和性激素水平测定两部分。研究结果数据处理使用SPSS22.0,比较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性激素水平差异,对一般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同时分析不同暴露水平的性激素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所有P值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大是绝经前及绝经后女性的共同保护因素;初产年龄大、乳腺良性病史、体质指数大、文化程度高是绝经前女性的危险因素;绝经年龄大、乳腺良性病史、体质指数大、文化程度高是绝经后女性的危险因素。(2)对一般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良性病史、体质指数大、文化程度高、初产年龄大是绝经前女性的危险因素;乳腺良性病史、体质指数大、绝经年龄大是绝经后女性的危险因素;而初潮年龄大是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共同的保护因素。(3)在绝经后女性中,体内睾酮水平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按照四分位数将睾酮水平分为四个层次,以P25组睾酮水平作为参照组,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与P25组睾酮水平相比较,P25-P50组的黄体期女性其乳腺癌风险有上升;P75组的卵泡期及绝经后期女性其乳腺癌风险显著上升,同时对不同暴露水平进行趋势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绝经后期女性其乳腺癌发生风险随着睾酮水平的上升显著增加(Ptrend=0.027)。(4)在绝经前女性中,体内雌二醇水平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将雌二醇水平按照四分位数分为四个层次,以P25组雌二醇水平为参照组,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50-P75组的黄体期女性其乳腺癌风险有上升;P75组的卵泡期、黄体期及绝经后期女性其乳腺癌风险显著上升。同时,对不同暴露水平进行趋势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卵泡期、黄体期及绝经后期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随着雌二醇水平的上升显著增加(Ptrend=0.032,0.039,0.041)。(5)在黄体期女性中,体内孕酮水平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将孕酮水平按照四分位数分为四个层次与P25组孕酮水平相比较,P50-P75组的黄体期女性其乳腺癌风险有上升;P75组的黄体期女性其乳腺癌风险显著上升。同时,黄体期女性其乳腺癌的发生风险随着孕酮水平的上升显著增加(Ptrend=0.011)。结论:通过对本地区部分女性的调查分析,发现:(1)女性初潮年龄大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2)乳腺良性病史、体质指数大、文化程度高、初产年龄大是绝经前女性的危险因素;(3)乳腺良性病史、体质指数大、绝经年龄大是绝经后女性的危险因素;(4)绝经后女性随着体内睾酮水平的上升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5)绝经前女性随着体内雌二醇水平的上升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6)黄体期女性随着孕酮水平的上升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