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两国相隔浩瀚的太平洋,未来最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地点是海洋。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稳坐海洋霸主的“头把交椅”。近十年来,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缩小,对自己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焦虑。在美国人眼中,中国就是这个挑战者,于是调整战略重心,力图全方位遏制中国的崛起。海洋是美国实施遏制战略的一个领域。中国的海权崛起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但绝不以挑战和争夺霸权为目的,而在于维护本国合法权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与美国在海权关系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包容性。本文将“海权”界定为“海上力量”,它既可以是捍卫国际法赋予主权国家的海洋权益的正义力量,也可以是进行地区和全球扩张的霸权力量。探讨中美两国在海权的发展问题上包容共存的可能,新自由主义的制度合作论为本文提供了主要理论依据,同时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也不否认国际合作。中国古代海权意识薄弱,直到清末才有了海权意识的觉醒。新中国成立以后,海权战略经历了近岸防御、近海防御、近海防御基础上发展远海防卫三个阶段。中国发展海权的指导思想主要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永不称霸”,“积极防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等四个方面。在海权战略的实施上,注重“软硬同步”、“先近后远,以近为主”、“维权与维稳统筹兼顾”。中国海权战略的目标,是要让海权建设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建成一支区域性的能够自由“走向深蓝”的强大海军,近海争议得到彻底妥善解决,“海上生命线”和“海外重大利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护。美国的海权战略可划分维护独立和安全、夺取世界海洋霸权、维护全球海洋霸主地位三个阶段。“海权论”自诞生至今,一直都是美国海权战略的指导理论,其中关于海洋与国家繁荣的关系的论述、制海权思想、威慑思想是美国海权战略的指导思想。在海权战略的实施上,注重“前沿部署”和“控制海运生命线”。美国海权战略的目标,是要维持海洋霸主的地位,主导世界海洋秩序。中美海权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共同利益并存,两国既非完全敌对,亦非完全友好。中国承认美国维持在东亚地区的力量存在具有积极作用,中国发展海权旨在维护属于自己合理的海洋权益,在海洋上不挑战美国的利益。中美海权关系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可以建立某种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增进战略互信。两国可以从非传统安全领域入手,开展海上维权联合演习、反海盗和海上搜救演习,逐步发展到传统安全领域,进行军事合作性质而非军事同盟性质的联合军演。中国也需要迅速加强海上力量,以实力求和平,因为美国眼中的朋友永远是打不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