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研究时分为理论综述和实证分析,使用统计方法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在首先界定经济增长和教育投入的定义入手,对经济增长的发展理论进行综述,简述了经济发展的各阶段模型,为教育的经济贡献研究的分析作了必要的背景分析和相关分析;介绍和研究了我国教育投入的特点和相关指标,解释了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并对中国和世界上几个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体制和渠道等相关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中国教育发展及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在实证分析方面,通过计算我国教育对经济产出增长的外溢效应和我国教育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关关系,来考察我国教育投入的效率以及我国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使用的统计方法和模型有相关系数、菲德模型和回归分析等。核心的研究思路是,教育投入对于经济产出有着重要的效应影响,通过实证研究中国教育投入与GDP产出的关系,并且中国的教育对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贡献也根据各自产业的特点而不同,以及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效应对比,来说明教育投入的意义,据此对教育的发展进行评述。 本文运用到的具体的统计方法应用有: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得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很高;通过菲德模型来计算我国教育的间接作用—外溢效应;通过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效应进行对比;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来验证我国教育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来计算我国教育对于三大产业的推动力大小。 最后提出教育理论的深化发展及中国与几个发达国家教育体制对比的结果,解剖目前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出促进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的外溢影响的政策建议:虽然教育的外溢效应相当大,但是需要一个能使教育教育外溢效应充分体现的大的环境,因为中国的教育部门的低效率抵消了大部分的外溢效应。本文又提出了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革教育资金投入体制、发展教育金融等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