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为临床中运用针刺治疗肩周炎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取穴:患肩对侧肾关穴、人皇穴、足千金穴、足五金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肩周炎,取穴:患侧肩髃、肩髎、肩前、肩贞、阿是穴、曲池、阳陵泉,两组针刺取针后均配合患肩活动,均隔日接受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客观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肩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
结果:
1.基线期比较
基线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病例组间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ROM各项评分(外展、前屈、外旋、内旋)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2.肩关节疼痛程度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3.肩关节功能
两组治疗前后CM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间CM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4.肩关节活动度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内旋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间外展度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P<0.001);治疗后两组间前屈度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P<0.001);治疗后两组间外旋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内旋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P<0.01)。
5.总疗效评定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96.7%,治疗组显愈率为70.0%,对照组显愈率为30.O%,两组间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均可缓解肩周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肩关节功能。
2.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疗法在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3.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通过观察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为临床中运用针刺治疗肩周炎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取穴:患肩对侧肾关穴、人皇穴、足千金穴、足五金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肩周炎,取穴:患侧肩髃、肩髎、肩前、肩贞、阿是穴、曲池、阳陵泉,两组针刺取针后均配合患肩活动,均隔日接受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客观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肩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
结果:
1.基线期比较
基线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病例组间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ROM各项评分(外展、前屈、外旋、内旋)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2.肩关节疼痛程度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3.肩关节功能
两组治疗前后CM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间CM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4.肩关节活动度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内旋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间外展度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P<0.001);治疗后两组间前屈度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P<0.001);治疗后两组间外旋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内旋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P<0.01)。
5.总疗效评定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96.7%,治疗组显愈率为70.0%,对照组显愈率为30.O%,两组间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均可缓解肩周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肩关节功能。
2.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疗法在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3.倒马针法针刺董氏奇穴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