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外语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学习者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自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列为小学课程必修课以来,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一直以知识讲授,技能训练,模式化操练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将从合作学习策略角度出发,探讨有效的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策略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成绩以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育改革。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逊兄弟认为(1966),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应用的研究不尽其数,笔者在搜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发现,多数集中于关于合作学习在中学以及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应用中的研究。而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则屈指可数。合作学习理论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突破与补充。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合作探究式课堂。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研究法来探讨合作学习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本次实验将选取开封市耶鲁教育培训机构六年级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控制班和实验班。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是否更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2)合作学习策略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缓解阅读焦虑?(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近五个月的实验研究期间,笔者担任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英语教师,并在实验班实施合作学习法,而在控制班实施传统教学法。通过SPSS19.0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比控制班的学生在英语阅读兴趣和水平上有显著提高。另外,通过对比实验班前后问卷以及前后测试成绩,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合作学习策略能更好的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第二,合作学习策略能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兴趣;第三,合作学习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