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是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历史集成,是知山乐水大田园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由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岭、平原及丘陵分布极不平衡,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景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别而形成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中国山水画艺术。地域性自然特征的差异和文化特征的不尽相同,为山水画家提供着各种特定的创作题材与丰富的思想内涵,孕育并产生诸多山水画艺术流派,彰显了山水画艺术家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山水画艺术家对于自己所处的地域环境的认识与区域文化气质、特色的体悟,直接关系到山水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全国南北方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历史人文思想的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决定了笔墨玄淡、清丽秀润的南方山水画和笔墨豪放、雄浑苍劲的北方山水画艺术面貌的形成。中国山水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个画家的艺术风格与特色的形成,是画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再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山水画家的风格与特色的形成,包含着他们对山水画艺术形态与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是画家艺术个性的展现和艺术才华的流露。画家往往是在自己所熟悉的地域的自然环境中才能产生比别人更为深刻的感触和感悟。于是,处于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和总结、不断创新,丰富并逐渐完善山水画的笔法、墨法、皴法,形成一套适合抒发艺术家个体感受、适合表现所见景物及其感受的艺术语言,从而形成风格迥异的山水画艺术作品。本论文的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地域性特征形成的典型案例扫描,分析形成中国山水画地域性特征的客观自然动因、历史人文动因及政治经济动因。第二章着重从文化的多元性,哲学的辩证性,艺术的发展性等方面认识、理解和发挥中国山水画地域性特征,从而发掘中国山水画地域性问题的本质及其应对策略。第三章则分别从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特征为当代山水画艺术创作提供特定的生活基地,有利于地方艺术创作群体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有利于拉动地方文化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发展诸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探讨中国山水画地域性在艺术发展中的当代价值。在结语部分,面对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本文作为中国山水画发展中的地域性问题研究,应当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从而对当代地域性画派的兴起与发展这一现象进行相关思考。本论文采用文献与理论研究的方法、美术史论研究方法、结合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方法,运用作品图像分析以及重点实地考察,纵向与横向交叉,以横向为主进行考查的思路,结合中国历代山水画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秉承“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以史为据,以论为导并立足传统,结合当代,从中国山水画发展中的地域性问题切入,通过分析和研究中国山水画地域性特征的形成及其基本动因、地域性问题的本质及其相应策略,从而论证中国山水画地域性在艺术发展中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