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发展中的地域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是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历史集成,是知山乐水大田园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由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岭、平原及丘陵分布极不平衡,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景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别而形成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中国山水画艺术。地域性自然特征的差异和文化特征的不尽相同,为山水画家提供着各种特定的创作题材与丰富的思想内涵,孕育并产生诸多山水画艺术流派,彰显了山水画艺术家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山水画艺术家对于自己所处的地域环境的认识与区域文化气质、特色的体悟,直接关系到山水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全国南北方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历史人文思想的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决定了笔墨玄淡、清丽秀润的南方山水画和笔墨豪放、雄浑苍劲的北方山水画艺术面貌的形成。中国山水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个画家的艺术风格与特色的形成,是画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再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山水画家的风格与特色的形成,包含着他们对山水画艺术形态与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是画家艺术个性的展现和艺术才华的流露。画家往往是在自己所熟悉的地域的自然环境中才能产生比别人更为深刻的感触和感悟。于是,处于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和总结、不断创新,丰富并逐渐完善山水画的笔法、墨法、皴法,形成一套适合抒发艺术家个体感受、适合表现所见景物及其感受的艺术语言,从而形成风格迥异的山水画艺术作品。本论文的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地域性特征形成的典型案例扫描,分析形成中国山水画地域性特征的客观自然动因、历史人文动因及政治经济动因。第二章着重从文化的多元性,哲学的辩证性,艺术的发展性等方面认识、理解和发挥中国山水画地域性特征,从而发掘中国山水画地域性问题的本质及其应对策略。第三章则分别从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特征为当代山水画艺术创作提供特定的生活基地,有利于地方艺术创作群体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有利于拉动地方文化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发展诸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探讨中国山水画地域性在艺术发展中的当代价值。在结语部分,面对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本文作为中国山水画发展中的地域性问题研究,应当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从而对当代地域性画派的兴起与发展这一现象进行相关思考。本论文采用文献与理论研究的方法、美术史论研究方法、结合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方法,运用作品图像分析以及重点实地考察,纵向与横向交叉,以横向为主进行考查的思路,结合中国历代山水画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秉承“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以史为据,以论为导并立足传统,结合当代,从中国山水画发展中的地域性问题切入,通过分析和研究中国山水画地域性特征的形成及其基本动因、地域性问题的本质及其相应策略,从而论证中国山水画地域性在艺术发展中的当代价值。
其他文献
一、选题背景思想品德课作为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它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师课堂提问。思品教师的课堂提问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发展学生道德认知能力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结晶。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厚实语言文化素养,享受传统美德熏陶。《语文
众所周知,英语学困生在初中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这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和家长非常头痛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乐清市公立初中为例,调查了解公立初中英语学
冰壶运动是中国近年来新兴的竞技项目,了解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多,慢慢地人们不仅将视线放在比赛规则上,而且将注意力还转移到了冰壶的技战术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
中国电信近些年受企业经营转型思路的影响,开始逐步介入到视频监控项目的运营中,由于视频监控项目与原有中国电信所实施的通信工程项目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所涉及的各方面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市场上还存在较多的失信行为,阻碍了信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征信是伴随
隐性采访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的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身份的体验的方式,或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并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与
动臂是折臂式随车起重机的重要部件,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可靠性。为实现动臂轻量化设计,提出了基于有限元技术与拓扑优化方法相结合的折臂式随车起重机动臂快速设计
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金融创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金融创新还显相对不足,在这种背景下
自PDC钻头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因具有平均机械钻速高、进尺多、寿命长等特点,已逐渐成为石油、天然气工业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高效破岩工具,随着人们对新一代PDC钻头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