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及哮喘控制的评估价值,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脉冲振荡肺功能与常规肺通气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多个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入选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间歇状态或轻度慢性持续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09例,根据患者入选时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R5-R20的水平分为R5-R20>0.1kPa·L-1·s-1的小气道功能异常组和R5-R20<0.1kPa·L-1·s-1的小气道功能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过敏性鼻炎史、支气管哮喘家族史信息。所有患者检测同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s,EOS)、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常规肺通气功能(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脉冲振荡肺功能(Impulse oscillometry,IOS)。43例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患者规律吸入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3个月后复查IOS。比较两组各指标及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治疗前后IOS指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PFT、IOS各指标对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及最佳界值。通过相关性分析比较支气管哮喘患者PFT、IOS、EOS、FeNO及总IgE等多个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小气道功能异常组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过敏性鼻炎史、支气管哮喘家族史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2、小气道功能异常组血EOS、呼吸总阻抗占预计值百分比(Z5%pred)、总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5%pred)、外周气道阻力(R5-R20)、共振频率(Fres)均显著高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均P<0.0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和剩余75%、50%、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75%pred、MEF50%pred、MEF25%pred)、外周弹性阻力(X5)均显著低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均P<0.05),两组血清总IgE、FeNO、一秒率(FEV1/FVC)、中心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20%pred)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EOS与FeNO呈正相关(ρ=0.322,P=0.001),R5-R20与Fres呈正相关(ρ=0.812,P=0.000),R5-R20与X5、MMEF%pred、FEV1%pred呈负相关(ρ=-0.643,P=0.000;ρ=-0.441,P=0.000;ρ=-0.359,P=0.000),Fres与MMEF%pred、FEV1%pred、X5呈负相关(r=-0.381,P=0.000;r=-0.317,P=0.000;ρ=-0.572,P=0.000)。血清总IgE、FeNO与FEV1/FVC、R20%pred之间均无相关性。
4、Fres、X5、MMEF%pred、FEV1%pre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0.790、0.702、0.684,Fres诊断小气道功能障碍的界值为14.385(95%CI:0.897-0.98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和83.0%。
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中43例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前后脉冲振荡肺功能各参数相比,R20%pred无统计学差异(P>0.05),Z5%pred、R5%pred、R5-R20、Fres、X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1、脉冲振荡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通气功能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Z5%pred、R5%pred、R5-R20、Fres、X5对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2、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较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对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识别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中Fres价值最高,界值为14.38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和83.0%。
3、FeNO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呈正相关,可以用于预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4、常规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但存在小气道病变的哮喘患者可通过监测IOS评估疗效及哮喘控制。
方法:入选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间歇状态或轻度慢性持续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09例,根据患者入选时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R5-R20的水平分为R5-R20>0.1kPa·L-1·s-1的小气道功能异常组和R5-R20<0.1kPa·L-1·s-1的小气道功能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过敏性鼻炎史、支气管哮喘家族史信息。所有患者检测同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s,EOS)、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常规肺通气功能(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脉冲振荡肺功能(Impulse oscillometry,IOS)。43例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患者规律吸入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3个月后复查IOS。比较两组各指标及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治疗前后IOS指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PFT、IOS各指标对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及最佳界值。通过相关性分析比较支气管哮喘患者PFT、IOS、EOS、FeNO及总IgE等多个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小气道功能异常组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过敏性鼻炎史、支气管哮喘家族史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2、小气道功能异常组血EOS、呼吸总阻抗占预计值百分比(Z5%pred)、总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5%pred)、外周气道阻力(R5-R20)、共振频率(Fres)均显著高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均P<0.0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和剩余75%、50%、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75%pred、MEF50%pred、MEF25%pred)、外周弹性阻力(X5)均显著低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均P<0.05),两组血清总IgE、FeNO、一秒率(FEV1/FVC)、中心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20%pred)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EOS与FeNO呈正相关(ρ=0.322,P=0.001),R5-R20与Fres呈正相关(ρ=0.812,P=0.000),R5-R20与X5、MMEF%pred、FEV1%pred呈负相关(ρ=-0.643,P=0.000;ρ=-0.441,P=0.000;ρ=-0.359,P=0.000),Fres与MMEF%pred、FEV1%pred、X5呈负相关(r=-0.381,P=0.000;r=-0.317,P=0.000;ρ=-0.572,P=0.000)。血清总IgE、FeNO与FEV1/FVC、R20%pred之间均无相关性。
4、Fres、X5、MMEF%pred、FEV1%pre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0.790、0.702、0.684,Fres诊断小气道功能障碍的界值为14.385(95%CI:0.897-0.98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和83.0%。
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中43例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前后脉冲振荡肺功能各参数相比,R20%pred无统计学差异(P>0.05),Z5%pred、R5%pred、R5-R20、Fres、X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1、脉冲振荡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通气功能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Z5%pred、R5%pred、R5-R20、Fres、X5对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2、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较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对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识别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中Fres价值最高,界值为14.38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和83.0%。
3、FeNO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呈正相关,可以用于预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4、常规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但存在小气道病变的哮喘患者可通过监测IOS评估疗效及哮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