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在理性上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和体育的观念、意识及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结果归纳为:(1)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具有一定的层次性。(2)大学生对体育态度的综合排序是审美、健康、宣泄、追求刺激、社会交往、成就动机。健身功能作为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不可替代,也不可否认。体育审美功能的提升表现出大学生对体育的美的认可;体育的艺术性以及体育的欣赏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表现出体育多元化、多功能向前发展的趋势。(3)大学生体育态度不但具有性别、城乡的差异,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大学生体育态度也存在着差异。(4)大学生中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体育课除外)占全体大学生的55.3%;每周参加2次体育活动的人占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29.7%,占大学生总数的16.5%;每周参加3次体育活动的人占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27.4%,占大学生总数的15.2 %;每次参加体育活动0.5——1小时以上的人占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36.2%;占大学生总数的20.1%。反映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并不乐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也有性别、专业、院校的差异。(5)从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相关分析的结果中得出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具有相关性,但相关程度不高。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不均衡。表明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不完全一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体育态度只是为体育行为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可能,它并不是决定体育行为的全部因素。(6)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列在前三位的分别是a.增强体能和健康;b.对体育没兴趣;c.没有令自己满意的体育项目和设施。(7)网球、女子防身术、健美、健美操、适应女性的健身设施、健身房等将成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体育商业的开发也提供了参考。(8)大学生体育消费趋势的排序依次是运动服装鞋帽,占总人数的68.5%;体育器材,占总数的31%;体育报刊、杂志,占总人数的29.4%;健身房的消费占总数的21.3%;购买体育彩票的人占大学生总数的10%。本文建议:(1)大学生体育人口为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中等以上强度并与周累计体育活动时间90分钟,中等以上强度相结合共同作为大学生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2)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健康教育为中心。建议大学内开设三年必修课、一年选修课或体育俱乐部。课程设置应包括理论课、保健课、体育运动方法与健身实践课、体育欣赏课、新兴项目介绍课等几个方面。(3)为满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增设有兴趣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设施。如:网球场、乒乓球馆、健美操、健身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