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国际比较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cstart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券化是一种信用体系的创新,是间接融资的直接化,打通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通道,综合了两种传统信用体制的优势,形成了体制上的交叉优势。资产证券化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济增长与财富的积聚反过来又加速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在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已经超过联邦政府债券的规模,成为的一大市场,也是美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仍处在发展的初期,在外部规制的设定、产品的开发以及定价机制的确定上都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借鉴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上的成熟经验,用于指导我国的应用实践将是十分重要的。在充分考虑我国在法律环境、金融体系特征、以及实体经济状况与上述发达金融市场国家或地区的显著差异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和归纳出了适合于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的资产证券化可行模式,并分析了建行MBS的典型案例,更为具体的展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现方式。 具体来看,本文结构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包括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目的,文献综述,文章章节安排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是为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主要对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特征、操作过程及品种等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证券化的界定、资产证券化的分类与模式及其运作原理。第三章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的资产证券化作比较分析。第四章对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性、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以及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和对策分析。第五章是案例分析,对于建行发行MBS的发行背景、历史以及发行情况做论述并分析建行MBS案例的对于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其他文献
中国行业协会作为介于市场各主体之间的、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其出现与发展实质上是政府与社会关系演变的一个反映。中国在1949年以后建立起的政治体制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学位
信用是个人立身社会的基本前提,更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企业的生命。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我国
日本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之后,发生了泡沫经济,然而从1990年到1991年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了。自此之后直到现在,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这使日本各界失去了自信。为
【摘 要】在充满着物欲的今天,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都让人们极度浮躁,随之设计也是那么的粗俗,在这样人心不安的社会很难有优秀的设计出现,设计师不断的复制着所谓的优秀设计,站在异国的土地上,依然如同在自己的家乡,同样的建筑,甚至于同样的服饰。这样人们不禁反思,中国的特色在哪?以前古色古香的建筑如何会变成如今的高楼大厦。古希腊人的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化之所以那么优秀,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人心安宁的
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而划出的准许外国企业免税进出口的贸易特区,它是世界上开放度最高的境内非关税贸易区。为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开创利用外资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体制日趋完善,商业银行已经由国家财政的附属金融机构转变为独立从事经营的金融企业。但是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仍然保留了国有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