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岁人群体脂MRI测量与肌肉功能性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
  初步建立20-29岁健康青年部分MR测量体脂参数,并分析肢体肌肉形态与肌肉功能的关系;探讨MR测量上肢体脂含量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的关系。
  方法
  对200名(男女各100名)20-29岁健康青年人左侧上下肢中段横轴位MR图像进行成分测量,通过步速和握力对肌肉功能进行测评,分析肌肉截面积和肌肉功能之间的关系。测量左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分析上臂MR测量值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的关系。
  2.结果
  MR测量值,①上肢肌肉和脂肪截面积(mm2),男:3965.7±315.4和1920.4±858.5,女:2246.2±321.6和2479.1±646.7;大腿肌肉和脂肪截面积(mm2),男:15980.2±2734.1和10823.5±1612.4,女:4635.9±2176.0和6825.19±1315.9。②男女性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mm):10.19±3.41和13.19±2.81。左手握力(Kg),男:49.4±4.6,女:27.2±4.0。6米步速,男:2.7±0.3(快)、4.3±0.5(慢),女:3.2±0.4(快)、4.9±0.6(慢)。左上臂肌肉截面积与左手握力有相关性,左大腿肌截面积与6米步速有相关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mm),男性为:14.94±5.20;女性为:20.46±4.20。皮下脂肪厚度与皮褶厚度、面积与皮褶厚度、皮下脂肪厚度与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48(p<0.001)、r=0.728(p<0.001)和r=0.669(p<0.001)。皮下脂肪厚度与皮褶厚度之间的回归方程,男性:Y=0.474x+3.345,P<0.001,女性:Y=5.98x+0.353,p<0.01,X=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Y=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3.结论
  山东省20-29岁人群,青年男性体格发育及肌肉功能优于女性。肢体肌肉截面积能反映肌肉功能。在进行体脂相关检测时,男女应该制定不同的标准。上臂皮下脂肪厚度及面积与三头肌局部皮褶厚度均呈正相关,皮褶厚度能较真实的反映皮下脂肪厚度。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本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CCmec分型和α型-酚溶调制蛋白(PSM-α)的基因检测及PSM-α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及明确本地区MRSA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00株MRSA菌株,采用PCR方法鉴定SCCmec分型和检测PSM-α基因,并通过细胞形态学方法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研究PSM-α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常规治疗组和臭氧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HCT),全血粘度(低、中高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数值,以TCD中PI值的变化,经过数据分析,探讨臭氧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上述检查项目的影响。  研究对象及方法:将济宁市中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05月住院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记录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C/EBPα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EBPα基因与bcr-abl融合基因的相关性,探讨C/EBPα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50例CML患者的骨髓标本和2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外周血标本(其中CML慢性期33例,加速期7例,急变期10例),用RT-PCR方法检测C/EBPα基因mRNA表达情况及伊马替尼对C/EBPα基因
目的:了解某医院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及其分子流行病学,为监控医院感染的流行和爆发,以及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山东省某医院2013年2月~2013年4月临床分离的对厄他培南耐药的1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4株大肠埃希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系统对这15株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霍奇(Hodge)试验初步筛查菌株是否产碳
目的探索IL-10基因位点(rs1800896,rs1800871,rs1800872和rs3024500)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纳入MG患者480例,健康对照组487例,采用SNPscanTM分型技术分别对4个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比较等位基因频率在MG组与对照组、各个亚组(发病年龄、胸腺情况、抗体情况、首发症状受累范围、病程2年间最重时Osserman分型及
学位
目的建立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大鼠模型,观察PCP大鼠肺、肝及脾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因子,分析感染大鼠免疫机制的变化;对血清、肺组织以及BALF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筛选具有诊断或预警PCP的标志物。  方法1.腹股沟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建立PCP动物模型,留取血液、BALF、肺组织、肝组织及脾组织;2.制作肺、肝
目的观察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发生率,分析AR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可能机制,并初步探讨AR的干预措施。  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脑梗死患者400例,入院行颅脑影像学检查,并全面评估颈部及颅内血管状态。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100mg/d,7天后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us ela
学位
目的  探讨T2mapping成像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退变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52例受试者行腰椎MR矢状位T2WI及正中矢状位T2mapping成像,根据椎间盘退变Watanabe分级标准(简称Watanabe分级),对兴趣区椎间盘进行分级,并同时测量髓核(Nucleus pulposus、NP)和纤维环(Anulus fibrosus、AF)前后缘的T2值。依据Oswest
[目的]  1.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性肝癌(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2.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3.对比分析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18F-FDGPET/CT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对三者的鉴别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肝转移瘤组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的肝转移瘤患者76例,男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技术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DSC)技术在检测高级别胶质瘤的血流灌注的差别,探讨ASL技术对高级别胶质瘤血流程度检出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05月~2014年11月在本院经GESignaHDx3.0TMRI成像系统行颅脑MR平扫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