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的模态调用研究——多模态教学文体学视角

来源 :张春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单一的语言模态逐渐被语言、图像、声音等多模态所取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多模态话语进行授课逐渐成为主流。研究优秀多模态课堂教学案例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模态使用有积极的示范作用。目前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模态类型以及授课使用的PPT研究较多,而对动态教学视频中具体模态及模态间关系调用的细致分析仍旧较少。结合现有的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与多模态文体学,基于课堂教学多模态文体分析路径,本研究以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视听说课组不同主题的4个获奖视频为例,探讨视频中不同环节的模态调用特征及原则。研究发现,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语言和PPT文字及物性中的物质、关系和心理过程是前景化特征,能够清晰地导入话题并激发学生思考;PPT文字中的WH疑问句和教师语音中“长音+停顿”特征作为前景化特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图片中象征和分类表征是前景化特征,不仅能够象征概念信息,同时能够清晰逻辑思路;俯视的动作和笑是前景化特征,能拉进师生距离;互补强化的模态间关系前景化特征引导学生观察PPT展示的信息。教学内容呈现环节中,教师语言、PPT文字以及音频语言均以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为前景化特征,能够围绕视频内容阐释新信息;“长音+停顿”以及多重发音强调是教师语音前景化特征,能激发学生参与互动;PPT图片中的分析过程和互动过程是前景化特征,帮助学生梳理视频相关信息;扫视的眼神动作是前景化特征,能够使教师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前景化的代表性动作可以呼应和强化意义表达;主次强化、突出强化和强化扩充的前景化模态间关系能够围绕音频材料阐释、强调并扩充新内容。练习巩固环节中,教师语言中的物质、关系和心理过程,PPT图片中的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都是前景化特征,能够总结授课内容并加深学生印象;模态间关系前景化特征以主次强化为主,能提升师生之间的熟悉度。作业布置环节中,教师语言以物质和关系过程为主要的前景化特征,能够清晰和具体地表达作业要求;PPT中前景化的祈使句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模态间关系前景化特征主要为主次强化和突出强化的模态间关系能够吸引学生关注PPT中的关键信息。因此,导入环节以语言和图像为主模态,模态调用特征主要产生导入话题,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模态调用遵循简洁性、话题相关性、趣味性和强化性原则。教学内容呈现环节中,语言和音频是主模态,主要发挥讲授新课内容,促进互动的作用,模态调用遵循信息性、互动性和强化性原则。练习巩固环节模态调用以语言和图像为主,产生回顾整理授课内容,加深学生记忆并引导互动的教学效果,遵循信息性、互动性和整体性原则。作业布置环节模态调用以语言和图像为主,产生清晰表达作业要求和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效果,遵循趣味性和清晰性原则。本研究验证了多模态文体学用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性,同时可以为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模态调用提供建议。
其他文献
语言评价素养是英语教师开展英语教学评价实践中的必备素养,也是其专业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语言评价素养日益成为国内外炙手可热的语言测试研究论题。回顾国内语言评价素养研究,明显可以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在职中学和高校英语教师,而对我国职前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关注不足,相关实证研究更是匮乏。作为未来开展英语教育的新生力量,处于职前阶段的英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其语言评价素养,从而满足职业发展标准。因
学位
叶广芩的创作以浓厚的文化底蕴与雅致风格成为当代文坛上的独特存在,其作品中强烈的悲剧意蕴更是为文本赋予了无可替代的美学特质和精神内蕴。作为一位具有开阔文化视野与现实主义自觉性的作家,叶广芩虽致力于将自己对文化与历史、对命运与人性、对时代与社会等深层审思融入小说之中,但却抛弃了史诗性与宏大性的建构,而是从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出发,始终将悲悯的目光锁定鲜活的生命个体,以智性的叙述姿态传递一种古典的人文情怀
学位
评价理论是一种研究语言中的人际意义的方法,它用于揭示语言是如何实现评价和建构人际关系的(Martin,2001)。它由三个系统组成,分别是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而态度系统作为评价理论的核心,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表达时情感的体现,用于研究说话人和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这表明,态度资源可以被用来研究公众演讲中的人际交流。尽管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公众演讲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中英演讲的对比研究还不多见。基
学位
20世纪90年代,我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迎来了第一轮国企改制,下岗工人由此被当前的社会话语无视,他们作为改革阵痛的承担者却被主流话语所遮蔽。东北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中首当其冲,其形象与意义在改革中被进行了当代性的文化重构。双雪涛、班宇、郑执因相同的生长环境、相似的审美形态以及浓厚的历史意识被称为“铁西三剑客”,他们将目光聚焦于历史变革中个体失落的精神世界和不可损毁的自尊,通过情
学位
作为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引言部分起着介绍文章和吸引读者等的多重作用。在引言中,元话语所诉诸的修辞劝说功能对于学术观点的输出至关重要。然而以往国内外关于学术写作中元话语的研究多聚焦于跨学科、体裁分析等,而很少关注硕士学位论文引言中元话语的修辞劝说功能。本研究旨在分析元话语在中美硕士学位论文引言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其通过实施修辞诉诸手段所创建的修辞劝说功能,并探讨影响其异同的可能因素。通过元话语所创建的
学位
x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囿于以语言为主的信息传达方式,而有了图像、声音、颜色等多种符号资源的选择。由此,多模态话语研究开始兴起并趋于繁荣。但目前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网页的研究总量相对较少,并且现有的研究多关注外宣性和服务行业的网页或网页的超文本翻译问题,对国际文化推广机构的网页研究甚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以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研究对孔子学院和英国文化协会网页中“语言学习”模
学位
第三代美国犹太裔代表作家之一乔纳森·萨福兰·福厄(Jonathan Safran Foer,1977—)实验性地将视觉艺术与小说叙事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图文叙事效果。在他的第二部小说《特别响,非常近》中图像和文字作为独立的叙事主体,各自承载着作品叙事的一部分,不仅叙述了祖孙三代的家庭创伤,而且视觉再现了战争动乱及恐怖袭击造成的戕害。本研究将综合运用视觉符号学以及创伤理论来探析《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图
学位
《浮生六记》为清代文人沈复所著,此作品可称作为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自传。自光绪四年首次刊印,百年来流传海内外,至今已有两百多种版本。国内外《浮生六记》英译研究主要以林语堂译本为主,对白伦、江素惠于1983年出版的合译本以及桑德斯于2011年出版的译本的关注相对较少。皮埃尔·布迪厄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描写翻译研究”的发展,社会翻译学从先前
学位
在“历史的终结”之后,自由民主制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反而呈现出衰败的景象。福山面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失败以及美国政治的衰败,开始反思这些国家为何没有取得成功。福山受到亨廷顿的强大政府论、马克斯·韦伯的国家观以及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主义的影响,认识到这些国家失败的原因在于国家能力的弱小,然而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却面临着国家能力过强的困境。对此,福山提出国家、法治与民主三大制度支柱并强调实现三者平衡的
学位
基于对斯图蒂·巴特纳格所著的《印度的巴基斯坦政策——智库如何塑造外交关系》一书翻译,本翻译报告涵盖两大部分:一是章节选文及译文,二是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应对策略。选文原文及译文于报告附录。旨在研究翻译理论及策略在信息型文本汉译中的实际应用,研究分为项目介绍,功能翻译理论框架,翻译策略方法及其实践运用,以及结语四个部分。报告表明翻译理论与策略对翻译实践有指导性意义。第一部分介绍了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