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抑郁的meta分析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总结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抑郁的优势和疗效,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抑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上治疗产后抑郁提供思路和方法。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考科蓝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搜集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词为“产后抑郁”“中医”“针灸”“推拿”“中医外治法”“随机”等,检索时间设置为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由两位评价员独立选择研究并独立进行质量评价,按事先设计的表格提取资料,如果两位研究员意见不一致可讨论解决或者由导师判断。依据事先拟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然后将符合条件的文献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此次拟纳入的meta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的数据使用Cochrane图书馆提供的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25个随机对照实验,共194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医适宜技术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1,95%CI=[1.12,1.30],Z=0.59,,P<0.05);降低HAMD评分(MD=-1.44,95%CI=[-1.96,-0.93],Z=5.48,P<0.05),HAMD2周评分结果:MD=-1.22,[-4.41,-2.34]P=0.0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MD4周评分结果:MD=-1.74,[-2.79,-0.70],P=0.001<0.05;降低EPDS评分(MD=-2.61,95%CI=[-3.58,-1.64],Z=5.26,P<0.05),EPDS2周评分:MD=-1.,12[-1.73,-0.52]P<0.05,4周评分MD=-1.88,[-2.53,-1.23],P<0.05,6周评分MD=-3.82,[-6.06,-1.58],P<0.05;提高雌激素水平(MD=36.85,95%CI=[27.48,46.21]Z=7.71,P<0.05);提高孕激素水平(MD值=9.96,95%CI=[5.98,13.94],Z=4.90,P<0.05);中医适宜技术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6,95%CI=[1.16,1.36],Z=5.60,P<0.05);降低HAMD评分(MD=-2.88,95%CI=[-4.48,-1.28],Z=5.11,P<0.05),HAMD2周评分MD=-1.22,95%CI=[-4.41,-2.34]P=0.0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评分MD=-3.08,95%CI=[-4.63,-1.53],P<0.05;降低EPDS评分(MD=-2.96,95%CI=[-3.52,-2.40],Z=10.07,P<0.05),EPDS1周评分MD=-2.12[-2.84,-1.40],P<0.00001,EPDS2周评分MD=-3.48,[-4.83,-2.12],P<0.0001,EPDS4周评分MD=-1.88,[-2.53,-1.23],P<0.00001,EPDS6周评分MD=-3.86,[-5.25,-2.48],P<0.0001,EPDS8周评分MD=-2.83,[-3.62,-2.04],Z=7.00,P<0.0001。在降低SDS水平方面无统计学意义(MD=-2.77,95%CI=[-8.45-2.91],Z=0.96,P>0.05).
  结论1.中医适宜技术能显著提高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2.中医适宜技术能降低产后抑郁的HAMD评分、EPDS评分。
  3.中医适宜技术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显著提高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降低产后抑郁的HAMD评分、EPDS评分,并且优于单一的西医基础治疗。
  4.中医适宜技术能减缓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下降速度,但是该结局指标纳入的研究较少,证据不十分充分。
  5.本研究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某些亚组异质性较高,研究结果需谨慎看待。
  6.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方便,更能被人们所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采集正常人群、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足底压力和平衡特征的数据,客观描述正常人群和单侧KOA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特征,明确单侧KOA患者足底压力和平衡特征的差异并分析TKA对KOA患者步态的改善情况。  方法:将2018年9月-2020年6月于
目的:  观察《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专家共识方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Uremic Pruritus,U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U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以常规治疗、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抗组胺药物口服与10%炉甘石洗剂外涂;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专
学位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芪柴煎剂治疗鼻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提供充分的依据。  方法:选取153例我院门诊就诊的鼻鼽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1例(排除脱落、中止者,最终纳入144例,48例/组)。治疗组予以针刺(鼻三针+肺俞、脾俞、气海、足三里、肝俞、太冲)联合口服芪柴煎剂治疗,中药组及针刺组分别采用口服芪柴煎剂及针刺治疗,1周/疗程,共治疗4周。运用SPSS20.0,通过组内与组间对照,对三组鼻
学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模型大鼠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子宫内膜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2(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2, Tie-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目的:本研究基于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的理论基础,运用益血生髓方治疗轻中度肿瘤相关性贫血。探索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患者贫血、生存质量、中医证候等方面的优势。评价益血生髓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寻求新的中医药方法及依据。  方法:收集2019年06月至2020年07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就诊,符合条件的患者共计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及信封法按1:1比例将患者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MMP-9的表达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以及传统中医药疗法“祛风活血通络法”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患者血清MMP-9含量的影响,评价传统中医药疗法“祛风活血通络法”参与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Hunt-Hess分级为Ⅰ-Ⅳ级的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4)”相关数据挖掘技术对其涉及的中药组方进行用药规律研究,为临床应用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按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
目的:探究透脓散联合负压闭式引流对肛周脓肿术后大鼠模型创面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方法:利用健康SD大鼠制作肛周脓肿术后模型,造模成功后取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A组(透脓散灌胃组)、B组(负压吸引治疗组)、C组(透脓散灌胃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组),每组16只。A组每日上午9点给予透脓散灌胃后创面消毒一次;B组创面消毒后采用负压吸引治疗8h(9点至17点),负压值设定为-125mmHg,每日治疗结束后解除
学位
背景: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又称为非特异性下腰痛/下背痛)是指排除特异致病因素的腰骶部的急、慢性疼痛,其范围通常包括肋骨下缘至臀横纹上缘部分,伴或不伴大腿牵涉痛。NLBP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医疗资源消耗巨大,已成为一项沉重的社会负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康复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中医药治疗等,每种疗法都有各自的优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