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栎软木主要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木为栓皮树的树皮,在解剖学上属于周皮。软木具有质轻、吸音、隔热、耐磨、绝缘、化学性质稳定等优良特性,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国产软木主要从栓皮栎树上采剥获得,软木的物理力学特性与其加工利用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栓皮栎软木的物理力学特性可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为改善软木的加工性能,提高软木产品的质量以及开发软木新型材料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区栓皮栎软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表面接触角测试、渗透性测试、动态力学分析、吸声和导热系数测试等方法与技术手段,研究了软木的结构与表面特性、吸湿和渗透性、动态黏弹性、吸声与导热特性,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初生软木相比,再生软木皮的表面较为平整,裂纹较浅。再生软木中存在夹砂和夹杂等杂质,夹砂为白色斑点状,夹杂在横切面呈条纹状,分布比较随机。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与纯软木相比,夹砂和夹杂中软木脂特征峰的强度相对较弱,表明杂质中软木脂的含量比纯软木中含量低。(2)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再生软木中包含16种化学元素,其中,C元素含量最高,质量百分比和原子百分比分别为64.04%和72.37%,其次是O元素,质量百分比和原子百分比分别为26.30%和22.32%,Ca是所测样品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质量百分比和原子百分比分别为0.75%和0.26%。(3)去掉表层黑皮后测得再生软木表面明度(L*)、红绿指数(a*)和黄蓝指数(b*)平均值分别为60.8、14.0和30.6。表面接触角测试表明,再生软木表面具有疏水性,蒸馏水、甲酰胺和二碘甲烷在再生软木表面的初始接触角分别为112.0°、85.1°和75.2°,10 s后接触角分别降低为102.1°、30.7°和72.1°。(4)吸湿测试得出再生软木烘至绝干后,分别在45%、65%和85%的湿度条件下放置30天(20℃),含水率分别达到4.28%、6.05%和8.97%。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醇类试剂和蒸馏水在软木中的渗透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变慢,各试剂在软木中的渗透能力存在差别,在经过相同时间的渗透过程后,试剂在初生软木中体积渗透量间的关系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蒸馏水,摩尔渗透量间的关系为:甲醇最大,蒸馏水和乙醇次之,然后是正丙醇和异丙醇,各试剂在再生软木中渗透量间的关系与初生软木基本相同。随着分子碳原子数的增加,醇类试剂在软木中的渗透能力降低。摩尔渗透量与试剂黏性的倒数间线性关系良好,各试剂在软木中的渗透过程符合线性层流。(5)动态力学分析试验表明,再生栓皮栎软木的储能模量E’均随温度升高呈现降低趋势,损耗因子tanδ曲线主要出现了3个明显的损耗峰,对应的3个损耗过程分别由软木脂无定形区发生玻璃化转变、软木中有关成分发生熔融和吸着水的损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发生热软化或降解所引起。再生栓皮栎软木分别沿轴向、径向和弦向进行拉伸测试时,E’、损耗模量E"和tanδ曲线各自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相同测试温度条件下,E’和E"的值在3个方向下存在不同,表现为弦向最大,轴向次之,径向最小。在试验条件下,栓皮栎和栓皮槠软木存在不同温度的损耗峰,主要表现为初生和再生栓皮栎软木的tanδ曲线分别在-10℃和-19℃出现一个损耗峰,而再生栓皮槠软木对应的损耗峰出现在14℃。在拉伸和压缩两种形变模式条件下,软木的E’、E"以及tanδ曲线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材料内部发生的损耗过程基本相同。(6)在试验范围内,吸声测试表明,3 mm、6 mm、8 mm和10 mm厚的再生栓皮栎软木在全频段内弦切面的平均吸声系数分别为0.0364、0.0366、0.0537和0.0850。再生栓皮栎软木弦切面的吸声系数在中低频范围(50 Hz~3500 Hz)内较小,吸声性能较差;在高频范围(3500 Hz~6400 Hz)内出现一个吸收峰,吸声性能较好。随着软木厚度的增加,入射声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路径增加,滞留时间延长,因而软木材料在全频段内的平均吸声系数增加,吸声性能有所提高。(7)导热测试表明栓皮栎软木是一种保温材料,本次试验测得绝干和气干初生软木的径向导热系数分别为0.0607 W/(m·K)和0.0687 W/(m·K),绝干和气干再生软木的径向导热系数分别为0.0676 W/(m·K)和0.0707 W/(m·K)。同含水率条件下再生软木的导热系数略大于初生软木。水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受含水率的影响,气干软木的导热系数略大于绝干软木。
其他文献
Web2.0推动了“互联网+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使各类旅游社交媒体井喷式发展,这不仅为旅游目的地官方组织提供了营销、策划旅游投射形象的有效切入点,还为旅游者提供了信息共
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小说《祖国母亲》第一章和第八章。《祖国母亲》是一本历史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德国家庭的生存状况。与二战期间关于德国的其它小说不同,这部小说从一
本文通过引入定义在不同支撑概率分布上的二阶、三阶占优函数以及可变序来研究需求不确定性对库存系统策略与利润的影响.我们证明在此类库存系统中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对系统
我国的民事诉讼案件数量已呈爆发趋势,执行案件也伴随着诉讼案件的增多呈现井喷式增长,为应对执行难题,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民事执
目的对20种湖南产菊科植物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
目的:探究在胃癌患者术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2006年4月以来,四川长宁、兴文、珙县交界区域相继出现注水诱发地震活动,至2013年4月30日共发生ML4.0以上地震16次,最大为2013年4月25日ML5.2地震.通过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企业成长的源泉,是实现经济转型,经济、社会、科学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创新的理论研究体系中,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作为重
天然纤维素是一种可从植物、藻类中提取的可再生生物材料,其成本低廉,产量高,用天然纤维制备的纳米纤维素被广泛用于制备生物高聚物。相比于其他增强相材料,纳米纤维素的优点
活性炭因为其具备高比表面积和高孔容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有毒物质的吸附中。目前使用的活性炭大多是以椰壳、煤炭和竹子等作为生产原料,然而生产出来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容并不高,吸附能力有限。本研究从工业废料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出发,以造纸废液中提取出的木质素基沥青作为前驱体,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容的超级活性炭,并开展对苯蒸汽的动态吸附和静态吸附实验。首先探讨了活性炭的两种不同制备工艺,物理活化法和化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