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根据最新版的巴塞罗那肝癌分期,单发直径>5cm的肝癌(Single Large HCC,SLHCC)患者属于A期患者,属于早期肝癌的一种类型,推荐的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但是直至目前很多专家学者都依然把SLHCC归为中晚期肝癌,并不推荐手术切除作为一线治疗方式。本研究旨在分析本院肝胆外科连续收治的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138例SLHCC患者的临床资料。证明肝切除术对于SLHCC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探究影响SLHCC患者肝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 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在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肝癌患者,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SLHCC患者138例,统计年龄,性别,AST,ALT,ALB,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TBIL,DBIL,PLT,D-二聚体,肝门阻断,肝大部切除,手术时间,AFP,肿瘤最大径,微血管侵犯,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等临床病理资料;腹部超声检查、肝脏CT检查及三期增强检查、肝脏MRI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等影像学检查资料,患者的复查、随访、复发、存活等术后资料。搜集的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影响SL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结果: 138例SLHCC患者之中,其中男性患者115例,女性患者23例,男女比例为5:1。全部患者年龄分布在23~81岁,中位年龄56.8岁。截止到2016年6月,死亡患者57人,复发患者88人。138例SLLH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70月。本组SLHCC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4%、64.8%、54.1%,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8.8%、41.4%、3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微血管侵犯、术前AFP≥400ng/ml、肿瘤最大径≥10cm、术前AST≥40U/L是影响SL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微血管侵犯、术前AFP≥400ng/ml、术前AST≥40U/L是影响SL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微血管侵犯、术前AFP≥400ng/ml、术前AST≥40U/L是影响SL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将单发大肝癌患者分为低危亚组(≤1个危险因素)以及高危亚组(≥2个危险因素)。低危亚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6%、77.3%、63.9%,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9.8%、52.0%、41.0%。高危亚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3.3%、34.3%、0%,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5.5%、18.5%、0%。低危亚组和高危亚组的术后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 结论: 肿瘤直径≥10cm是影响术后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微血管侵犯,术前AFP≥400ng/ml以及术前AST≥40U/L是影响术后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危亚组的患者有着更好的术后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手术态度应该更加积极;高危亚组的患者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术后生存及复发情况,术后随访复查应该更加严格,早期针对肿瘤复发进行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