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它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预后,减少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机会,并能提高卒中幸存者的死亡率。目前PSF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我们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确定其相关脑区的活动情况,为进一步探明P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它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预后,减少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机会,并能提高卒中幸存者的死亡率。目前PSF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我们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确定其相关脑区的活动情况,为进一步探明PSF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首发脑梗死患者84人,于患者发病早期(脑梗死7天内病情稳定时)及发病后3个月两个时间节点进行PSF评估。依据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分为疲劳(F)组和非疲劳(NF)组。应用rs-f MRI技术基于Matlab R2014a平台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图,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图像差异。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间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脑梗死早期PSF的发生率为57%;在发病后3个月PSF发病率为62%。2.在脑梗死早期及发病后3个月两个时间节点F组及NF组间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NIHSS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在脑梗死早期,与NF组相比F组ReHo显著激活的脑区有: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下回、右侧梭状回、双侧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右侧枕下回、右侧豆状核、右侧丘脑、右侧小脑前叶及双侧小脑后叶;F组ReHo显著抑制的脑区有: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顶上小叶、左侧前扣带回、左侧楔前叶、右侧小脑前叶、左侧小脑后叶、及双侧脑干、中脑(P<0.05)。4.在脑梗死后3个月,与NF组相比F组ReHo显著激活的脑区有:左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顶下小叶、右侧扣带回、右侧枕楔部、左侧岛叶及右侧梭状回;F组ReHo显著抑制的脑区有:双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楔前叶、左侧楔叶、右侧枕上回、右侧枕中回、左侧小脑前叶及丘脑、双侧小脑后叶(P<0.05)。结论:1.PSF患者脑功能区ReHo值的改变提示了脑代偿性功能及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改变。2.在脑梗死早期PSF患者的疲劳可能来源于心理及认知方面。3.PSF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大脑区域来补偿持续应对疲劳所需的额外“努力”,PSF患者脑内或许存在某种代偿机制或某种交叉重组模式。4.脑梗死早期及发病后3个月的PSF可能存在不同的激活模式。5.rs-f MRI在探索PSF发病机制发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背景:脑梗死后,由于颅内病变血管闭塞、对应脑组织血液循环消失,病变部位脑细胞缺血性坏死,周围脑组织解剖结构受到破坏而出现水肿、变性,神经细胞损伤加重,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仍以扩张血管,改善颅内循环,保护受损脑部神经细胞等药物为主,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或恢复,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调脂等基础治疗避免损伤的进展。脑梗死常会造成较重的功能损伤,如肢体运动受限、感觉异常、言语障碍、难以吞
目的:青少年是抑郁障碍发病的高峰期,多数患者存在睡眠问题,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改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情绪和睡眠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证实强光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成年抑郁障碍的情绪和睡眠情况,被认为是成年抑郁障碍的辅助治疗,但是很少有研究探讨强光辅助治疗对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疗效。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强光辅助治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和睡眠的影响。方法:入组2020年9月至20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认知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每年约有6%~15%的MCI患者会转变为痴呆。通过客观的神经心理测验,早期识别程度轻微的认知障碍是MCI临床诊断的关键,然而目前对MCI的诊断标准仍未达成共识。因此,本研究对石家庄市两个社区的成年人进行了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和MCI诊断评估,并对可能的MCI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log
目的:本课题拟研究敲降circ-Pank1是否可以减轻Nrf2敲降导致的寡聚体形成和Ub C表达,用以推论敲降circ-Pank1可减轻Nrf2敲降导致的细胞应激,为今后课题组进一步研究circ-Pank1在Nrf2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一Nrf2减少促进寡聚体形成及Ub C表达MN9D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和敲降Nrf2组(si-Nrf2)。1.1采用Do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可出现脊髓和运动皮层中的运动神经元退化。尽管大多数ALS病例为散发性病例,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突变是导致10%-20%家族性ALS的原因.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很大一部分受损功能根本无法恢复,或者只能部分恢复,通常需要在患者生命周期内进行其他治疗.研究表明,基于不同阶段的干预策略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家族性ALS.尽管确实存在一些
目的: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特征是反复发作的抑郁和(轻)躁狂,这些发作显著干扰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双相障碍患者存在发作间期,即双相障碍患者处于临床缓解期。在缓解期期间,有一定数量的患者仍然受到残留症状的困扰,如残留的情绪症状、睡眠症状、认知症状等,此外双相障碍患者在缓解期仍遭受严重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疾病的进展及预后。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残留症状对缓
目的:联合应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与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HR-MRI)评价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特征及脑血流灌注情况,以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缺血事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连续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在我院行HR-MRI和3D-ASL(标记后延迟时间PLD分别为1.5s和2.5s)提示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患者,根据MR检查两
目的:探析儿童癫痫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基因遗传学研究,为更深入的了解癫痫性脑病及探讨其遗传学病因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室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癫痫性脑病的住院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其次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法检测患儿的遗传学特征。结果:1.78例癫痫性脑病患儿的男女性别比为1:1.11(女童41例,男童37例),绝大多数(65.3
目的:癫痫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可以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缩短。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是临床常用的传统抗癫痫药物,其在体内的主要代谢物有2-丙基-2-戊烯酸(2-propyl-2-pentenoic acid,2-ene-VPA)、2-丙基-4-戊烯酸(2-propyl-4-pentenoic acid,4-ene-VPA)和丙戊酸-O-葡萄糖醛酸(Valpr
基于2003—2016年31个省份数据,研究智能制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以及劳动力技能结构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智能制造显著地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其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相比于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后智能制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效应更强;智能制造主要通过优化劳动技能结构(协同中高级技能劳动力和替代低级技能劳动力),推动出口技术复杂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