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网络技术越来越渗透金融界,P2P、第三方支付、众筹等新兴的金融模式萌芽并高速发展,并不断冲击着传统金融业。余额宝为主的互联网货币基金、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涌现更是把数字金融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数字金融通过信息化技术及产品创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提升了触达能力,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命脉,而金融发展水平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最好体现。而作为新生事物的数字金融能否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呢?而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又是如何呢?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促进数字金融健康发展以及更好的普惠民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理论部分,本文首先解释了数字金融的定义及其内涵,然后详细介绍了数字金融相比传统金融的优势及其自身的特点,接着探究了数字金融之所以能发展的如此迅猛的背景原因,最后对数字金融的发展过程做了简要概括。在第三章里,本文阐述了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分别从消费金融的平滑效应、保障效应和增值效应三个角度阐释了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平滑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三方支付和网络信贷方面,保障效应主要体现在互联网保险和众筹融资,增值效应主要体现在互联网货币基金方面。
  实证部分,本文首先建立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构建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然后运用2014-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省级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覆盖广度和第三方支付两方面影响最大;同时,对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农村,对东西部的影响较为显著。基于此,提出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知识推广和普及等政策建议,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更好的为居民服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自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了对外贸易规模的高速增长,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对外开放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通过转型升级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发起了愈发激烈的贸易摩擦,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发动的中美贸易战更是“逆全球化”风潮中的标志性事件。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两
学位
对外贸易与国内消费升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本文专门研究对外贸易对国内消费升级的影响,这一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从理论层面看,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分别涉及贸易与技术进步、贸易与产业升级、贸易对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影响,但从需求升级的视角,借助中介变量系统梳理对外贸易之于消费升级作用的文献较少。从政策层面看,日益扩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核心力量,扩大内
学位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自2004年以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实施十余年,对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和农机工业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省份相同品目、相同档次的农业机械补贴相同的金额,补贴额与机械实际销售价格无关。但农业农村部只规定了各类机具的补贴上限,具体的补贴额度由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自行
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为我国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提升契机,但我国各地区长期的非均衡发展使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创新差距。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实施地方保护主义,无疑不利于区域创新的协调发展。随着市场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趋于整合,如何促进区域创新收敛,成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情形下,本研究借鉴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框架,将市场整合与区域创新收敛纳入同一个分
学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重心更加倾向于经济质量的提升以及经济效益的增长。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然而,从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过于追求数量上市场规模的扩大,忽略质量的提升,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技术效率普遍低下,呈现起伏波动的特征。另一方面,伴随着
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是农村贫困减缓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其消费能力,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有助于农村贫困减缓的各种政策不断推行,农村地区的减贫收获了巨大成效。不过由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已变缓、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因素,仍有一部分的农村居民处于贫困状态或低收入状态。在这个现状下,本论文立足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对民族
学位
近年来,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劳工权益以及财务造假等社会责任问题时常发生并且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使得社会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十分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声誉,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公司法》早已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并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将社会责任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方面,但是关于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的关系,理论界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并且鲜有学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