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初,二语习得研究汲取了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新养分,其研究重心从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强调学生如何“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应运而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作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动机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已经获得公认,但是很少有研究着眼于成就动机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随着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的建立,其测量也有了较大发展,从而促使教育心理学家将成就动机理论运用到学生学习的研究当中。因此,本文以成就动机为切入点,基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理论框架,尝试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成就动机这一个人因素与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关系,旨在为提高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和效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并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些启示。本次实证研究的对象是122名成都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理工科学生。该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被试者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和成就动机水平。学习策略问卷参考了Oxford于1990年制定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成就动机问卷以叶仁敏等翻译的《成就动机量表》(AMS)和台湾学者余安邦等的《社会趋向成就动机量表》为基础。本研究主要探究下列问题:第一,非英语专业学生常使用的语言学习策略有哪些?第二,这些策略与学习成绩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第三,成就动机与语言学习策略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第四,如果两者存在相关性,不同等级的成就动机与语言学习策略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研究结表明:第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非英语专业学生既使用直接策略也使用间接策略。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其次是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最后是记忆策略。第二、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较英语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使用更多的语言学习策略。第三、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从各个组成部分来看,成就动机与语言学习策略都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第四、成就动机高的学生较成就动机低的学生使用更多的语言学习策略,并且成就动机的高低影响六类学习策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