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现象,这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实证研究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相当丰富,然而关于对外贸易方式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却相对较少。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和外贸大省,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影响到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增长。因此,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山东省对外贸易方式结构的变化以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就尤为必要,它不仅为山东省对外贸易方式结构优化协调发展提供了实证支持,亦为山东省对外贸易方式进出口结构的战略调整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以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演变,以及新增长理论等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山东省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影响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一般贸易进口、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出口等四个方面对山东省对外贸易方式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严密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实证结论:(1)不同的贸易方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长短期的差别。在短期,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比一般贸易大,主要表现在短期内加工贸易能够带来更多的人均GDP增加;在长期,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比加工贸易明显。加工贸易在长期易受外部宏观环境的冲击,波动性较大,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面效应。(2)山东省面临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性困扰。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进口,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通过协整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也证明,山东省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均能促进山东经济增长,出口促进山东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3)山东省对外贸易方式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制约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证明,山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和一般贸易进出口之间不存在任何Granger影响。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培养新思路,制定新目标。首先,不同性质企业的结构调整是山东贸易方式结构优化的前提和重心。现阶段,应更加重视省内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对促进外贸的作用,提高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外贸进出口中的比重。其次,树立调整外贸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新目标。一般贸易进出口应由现在的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工贸易进出口应由低端产业加工组装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型升级。最后,建立全省公平贸易工作协调机制。最主要的是要逐步统一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政策对待,使二者能够平等竞争,促进并保持两者协调、稳定发展。(2)积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已成为山东外贸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其较一般贸易起步晚,发展不稳定,所以,积极促进其转型升级对于增强山东总体外贸竞争实力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一是要夯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这是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前提;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这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三是提升深加工结转能力,提高产业关联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四是优化山东加工贸易的产业布局,逐步缩小山东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差距,中西部内陆地区应充分把握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带动全省加工贸易的大发展,这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五是完善加工贸易的政府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这是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