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急性双侧小脑梗死(Bilateral cerebellar infarcts,BC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研究,探讨BCI的临床特征及1,深化BCI的病因学研究以利于针对BCI的病因的个体化有效治疗,改善其预后。
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经临床表现和头颅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DW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发病小于等于7天)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DWI表现为双侧小脑急性梗死的病例,对其人口学特征、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无小脑外梗死灶的患者定义为单纯BCI,同时存在小脑外其他部位梗死的患者定义为复杂BCI。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既往卒中史等)、临床特征(眩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死亡)、病灶分布特点(病灶在小脑动脉供血区分布情况: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Toast病因分型进行比较。依据病灶是否累及前循环将复杂BCI组进一步分为合并前循环梗死组及不合并前循环梗死组。总结分析BCI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
结果:1、一般特征: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XXXX医院神经内科共收治完善了头DWI检查的60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急性BCI163例,中位年龄69.0[66.1—69.9]岁,男性100例(61.3%),女性63例(38.7%)。单纯BCI37例,男性29例(78.4%),女性8例(21.6%),中位年龄为64.0[60.8—68.9]岁。复杂BCI126例,男性71例(56.3%),女性55例(43.7%),中位年龄为70.0[66.8—71.1]岁。2、危险因素:高血压(123/75.5%)、吸烟(68/41.7%)、高胆固醇血症(59/36.2%)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相较单纯BCI,有既往卒中史者在复杂BCI组更多见(5/13.5%vs38/30.2%,p=0.043)。3、临床特征:眩晕(121/74.2%)、恶心(92/56.4%)、呕吐(79/48.5%)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相较复杂BCI组,眩晕、恶心、呕吐在单纯BCI组更多见(眩晕33/89.2%vs88/69.8%,p=0.018;恶心30/81.1%vs62/49.2%,p=0.001,呕吐27/73.0%vs52/41.3%,p=0.001);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在复杂BCI组更多见(饮水呛咳1/2.7%vs29/23.0%,p=0.005,构音障碍6/16.2%vs50/39.7%,p=0.008)。相较单纯BCI组,复杂BCI组住院期间出现意识障碍更多(3/8.1%vs53/42.1%,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4/10.8%vs65/51.6%,p<0.01),死亡率也更高(0/0%vs17/13.5%,p=0.040)。4、病灶分布:BCI病灶分布以PICA+SCA区最多见,尤其是双侧PICA+一侧SCA。相较复杂BCI组,单纯BCI组的病灶更多分布于双侧PICA供血区(21/56.8%vs28/22.2%),复杂BCI组分布于PICA+SCA区多见(43/34.1%vs9/24.3%)。126例复杂BCI组中,不合并前循环梗死组有101例(80.2%),合并前循环梗死组有25例(19.8%),合并前循环梗死组病灶多分布于双侧SCA区(11/44.0%)。5、发病机制:BCI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最多见(71/43.6%),其次是未明原因型(56/34.4%)。37例单纯BCI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共14例,其中9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多分布于双侧PICA区(7/14)。8例心源性栓塞型单纯BCI中病灶多分布于双侧SCA区(5/8)。单纯BCI与复杂BCI间病因分型无明显差异。25例合并前循环梗死的复杂BCI,病因分型以心源性栓塞最多见(14/56.0%),病灶分布以双侧SCA区多见(11/44.0%)。
结论:1、大动脉粥样硬化是BCI最常见的发病机制,第二大常见病因分类为未明原因型。优势椎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或栓塞事件是BCI的常见发病机制,但椎动脉优势侧别与病灶优势分布侧无明显对应关系。2、心源性栓塞是合并前循环梗死的BCI的常见病因。3、BCI病灶最常分布于PICA+SCA区。PICA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双侧SCA区梗死发病机制以心源性栓塞多见。4、BCI常为后循环多发梗死的一部分,其症状重,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不良结局更多见。
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经临床表现和头颅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DW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发病小于等于7天)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DWI表现为双侧小脑急性梗死的病例,对其人口学特征、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无小脑外梗死灶的患者定义为单纯BCI,同时存在小脑外其他部位梗死的患者定义为复杂BCI。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既往卒中史等)、临床特征(眩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死亡)、病灶分布特点(病灶在小脑动脉供血区分布情况: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Toast病因分型进行比较。依据病灶是否累及前循环将复杂BCI组进一步分为合并前循环梗死组及不合并前循环梗死组。总结分析BCI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
结果:1、一般特征: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XXXX医院神经内科共收治完善了头DWI检查的60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急性BCI163例,中位年龄69.0[66.1—69.9]岁,男性100例(61.3%),女性63例(38.7%)。单纯BCI37例,男性29例(78.4%),女性8例(21.6%),中位年龄为64.0[60.8—68.9]岁。复杂BCI126例,男性71例(56.3%),女性55例(43.7%),中位年龄为70.0[66.8—71.1]岁。2、危险因素:高血压(123/75.5%)、吸烟(68/41.7%)、高胆固醇血症(59/36.2%)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相较单纯BCI,有既往卒中史者在复杂BCI组更多见(5/13.5%vs38/30.2%,p=0.043)。3、临床特征:眩晕(121/74.2%)、恶心(92/56.4%)、呕吐(79/48.5%)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相较复杂BCI组,眩晕、恶心、呕吐在单纯BCI组更多见(眩晕33/89.2%vs88/69.8%,p=0.018;恶心30/81.1%vs62/49.2%,p=0.001,呕吐27/73.0%vs52/41.3%,p=0.001);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在复杂BCI组更多见(饮水呛咳1/2.7%vs29/23.0%,p=0.005,构音障碍6/16.2%vs50/39.7%,p=0.008)。相较单纯BCI组,复杂BCI组住院期间出现意识障碍更多(3/8.1%vs53/42.1%,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4/10.8%vs65/51.6%,p<0.01),死亡率也更高(0/0%vs17/13.5%,p=0.040)。4、病灶分布:BCI病灶分布以PICA+SCA区最多见,尤其是双侧PICA+一侧SCA。相较复杂BCI组,单纯BCI组的病灶更多分布于双侧PICA供血区(21/56.8%vs28/22.2%),复杂BCI组分布于PICA+SCA区多见(43/34.1%vs9/24.3%)。126例复杂BCI组中,不合并前循环梗死组有101例(80.2%),合并前循环梗死组有25例(19.8%),合并前循环梗死组病灶多分布于双侧SCA区(11/44.0%)。5、发病机制:BCI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最多见(71/43.6%),其次是未明原因型(56/34.4%)。37例单纯BCI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共14例,其中9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多分布于双侧PICA区(7/14)。8例心源性栓塞型单纯BCI中病灶多分布于双侧SCA区(5/8)。单纯BCI与复杂BCI间病因分型无明显差异。25例合并前循环梗死的复杂BCI,病因分型以心源性栓塞最多见(14/56.0%),病灶分布以双侧SCA区多见(11/44.0%)。
结论:1、大动脉粥样硬化是BCI最常见的发病机制,第二大常见病因分类为未明原因型。优势椎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或栓塞事件是BCI的常见发病机制,但椎动脉优势侧别与病灶优势分布侧无明显对应关系。2、心源性栓塞是合并前循环梗死的BCI的常见病因。3、BCI病灶最常分布于PICA+SCA区。PICA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双侧SCA区梗死发病机制以心源性栓塞多见。4、BCI常为后循环多发梗死的一部分,其症状重,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不良结局更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