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有效推进,我国全面发展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民经济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放眼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在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的同时,依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社会目前的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程度差异较大,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依然存在,全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开放水平差异较大,开放型经济在全国的发展并不均衡。此外,我国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分配不公平、贫富分化、城乡差距拉大等经济社会问题渐趋严重。因此,在协同推进对外与对内双向经济开放,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同时,合理提高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度,促进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协调发展,共同打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纵观现有的研究表明,理论界对双向开放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对外开放,较少考虑对内开放;对分配公平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结果公平,较少关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以及再分配公平;并且对于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之间相互影响机制以及动态协调性的问题很少涉及。因此,本文针对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动态协调性问题展开研究,界定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动态协调性的内涵,设计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协调性的测度方法,进而对我国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动态协调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最终对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提高双向开放水平,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动态协调性为研究对象,总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阐明本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框架。第二章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内涵,评价指标与测度方法研究,界定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动态协调性的涵义与衡量尺度,设计我国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协调性的测度方法,为后续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动态协调性的分析评价提供基础。第三章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分析与评价,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之一,基于以上测度得到的双向开放度与分配公平度,对全国和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和对内开放度,初次分配公平度和再分配公平度进行比较分析,准确把握我国双向开放和分配公平的基本特征。第四章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动态协调性的分析与评价,是本文的另一核心部分,基于以上测度得到的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协调度,对全国和地区的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进行比较分析,准确把握我国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动态协调性的基本特征。第五章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影响因素模型和VAR模型,进行回归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对全国和地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影响因素和贡献率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在对本文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做出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提出促进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趋于协调的相关政策建议,并且就本文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给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1)全国经济开放度水平总体适中,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对内开放度总体高于对外开放度;地区经济开放度总体表现出东中西部逐级递减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对外与对内开放度总体领先中西部地区。(2)全国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初次分配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三大地区收入分配总体均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初次分配总体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中部地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总体依次处于非常公平和比较公平状态。(3)全国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总体处于不协调状态,其中双向开放与再分配公平的协调度总体高于初次分配公平,对内开放与分配公平的协调度高于对外开放。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总体处于基本协调状态,西部地区处于不协调状态;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双向开放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公平协调度总体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对外和对内开放与分配公平协调度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4)我国双向开放对分配公平的总体影响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对外和对内开放对分配公平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均为正向,中部地区有正有负,西部地区均为负向;除东部地区对外开放贡献率较强外,其他地区对内开放的贡献率长期高于对外开放。本文存在以下可能的创新点:第一,界定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动态协调性的内涵,从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初次分配公平和再分配公平几个方面提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协调性的衡量尺度。第二,从双向开放(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和分配公平(初次分配公平和再分配公平)两大方面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提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及其协调性的测度方法,利用功效系数法和几何加权平均法构建经济开放度与分配公平度的评价指数;运用灰色关联协调度分析法构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协调度,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动态协调性的分析评价研究奠定基础。第四,揭示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相互影响机制,在理论分析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相互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构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回归估计具体分析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从而对双向开放与分配公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实证检验,为该领域相关研究的拓展提供实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