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扰动类型识别与生态适宜度评价--以济宁市高潜水位矿区为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的开采在给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的同时,也对矿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山东省济宁市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后产生的大面积的土地塌陷,破坏了大量的优质耕地,损毁了房屋建筑,成为了阻碍矿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采煤塌陷地的治理和修复愈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成为了矿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但传统的粗放型修复和治理方式以挖深垫浅,恢复耕地为主,同时辅以少量植物栽种,忽略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性,最终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生态修复和治理的规划布局,应当建立在矿区各个区域扰动特点和适宜程度的基础上来实施。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提升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文选取济市宁典型的采煤塌陷地区为研究区域,选用1985-2017年Landsat系列长时序遥感影像,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ynamic Time Warping,DTW)获取了本区域典型扰动类型特征。并利用Cart决策分类算法基于Python语言对区域内像元扰动类型和扰动时间进行聚类和识别,揭示了采矿活动对本区域土地的扰动类型和扰动时间的数量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5-2017年间,研究区范围内存在扰动的像元数量为48517个,面积约43.67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2.30%,其中扰动最多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94-2007年,累计扰动的像元量为35724个,占所有扰动像元的73.78%。1998年扰动像元数量在监测期内最多,像元数为8868个,占所有扰动像元的18.28%。整个研究区域扰动像元数量呈逐步减少趋势,说明该区域整体扰动强度正在减弱,生态环境状况正逐步恢复。最终通过构建混淆矩阵验证扰动类型识别总体精度为86%,扰动时间识别总体精度为82%,识别结果较为理想。基于扰动类型的空间分布及针对影响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以生态位适宜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周边社会活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限制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构建采煤塌陷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及模型,并通过多因子综合叠加(MCE,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方法和空间分析原理评价矿区生态适宜性的区域分布特征,最终实现矿区塌陷土地的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的可视化。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发现:生态最适宜区域面积最少约5.72km2,占研究区面积的8.16%;主要沿泗河和白马河以及面积较大的塌陷积水区域周围分布,逐步向外递减;生态最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采矿厂、矸石山、排土场、城乡建设用地周围,面积约12.092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7.25%;其他较适宜和适宜区域零星分布在面积比重较大的塌陷水域和农业用地周边。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探寻时间序列分析与多时相遥感结合方法对于煤粮复合矿区地表监测的适用性,分析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扰动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以生态位适宜度和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构建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生态适宜度评价体系。完成宏观及中观层面的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分区布局工作。为济宁矿区后续生态修复与治理措施的规划提供决策服务。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各企业为保生存,竞相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略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导致更多员工做出非伦理行为,危害社会发展同时损害企业形象,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现有关于真实型领导、伦理型领导等领导风格影响员工非伦理行为的研究表明,领导者作为企业活动的决策者,会对员工非伦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企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者们认为领导者在关注自身发展以及股东权益的同时,还应关注诸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制造业消费总量与生产规模实现迅速增长,但随着新一代技术革命浪潮的袭来,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鼓励制造业打造智能化制造,推动两化融合,并发布《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文件,为制造业发展指引了方向即创新驱动,也使得制造业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要阵地,成为各国展开竞争的核心领域。因此,
学位
当今是大数据时代,商业环境是快速变化的。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企业需要更优化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以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大数据正在改变NPD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企业或组织在大力投资大数据能力,以提升利用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结合了大数据分析理论和新产品开发理论,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大数据的新产品开发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市场分析等,其中对决策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系统、全面、深刻的变革。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过渡的逐步加速也带来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在从物质世界向数字世界过渡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追求社会平衡与全面发展,制造业是国际竞争的重点。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规律,需要形成新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有必要促进战略目标,主要任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外部环境也逐渐地向动态化方向变化,特别是在2020年初的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下,促使研究者更为深入地探讨组织与员工之间在面临重大外部环境变化时如何寻求双方的合作互利共赢。雇佣模式对员工的影响研究一直是组织心理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雇佣模式对员工的直接影响上面,虽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关于雇佣模式对员工
学位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医药制造业作为“常青树”,是制造业中的重要类型。要推进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转变,就必须不断增强医药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创新绩效。对于医药制造业来说,需要丰富的各类资源来保证企业的有效创新,因此各类资源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本文考量的重点。医药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比其他类型企业更多更高的风险,创新风险识别能力将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要实现高质量、稳增长的发展方式务必要进行质量管控与效率变革,企业社会责任与融资约束是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两个问题。中国矿业企业在21世纪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逐渐衰退,近年来矿业市场持续面临供过于求、投资削弱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还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安全事故、违法用地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些问题反映出矿业公司企业社会责任
学位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员工寻求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并且具有个人特质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但是与日益增长的个人诉求不适应的是许多企业人才流动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匮乏与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员工薪酬满意度降低,也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传统激励以物质与薪酬为主,蕴含着“服从意识”和“奉献意识”的传统文化要求。但是在多元化员工诉求的今天,这种激励形式和意识形态要
近年来,新媒体广告发展迅速,网络视频贴片广告已经成为国内在线视频网站投放占比最大的广告形式。但由于贴片广告影响用户对目标视频正文的观赏,用户在观赏过程中会采取多种形式回避视频贴片广告,使其实际效果往往不如预期,如何减少用户对网络视频贴片广告的回避行为成为广告商和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焦点。弹幕因其娱乐性强、互动及时、社会临场感高等特点受到不少网络视频用户的喜爱,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观看网络视频的时候会开启弹
学位
随着近年来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日益凸显。由于企业的传统福利具有强制性、刚性化、激励作用不强的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些企业开始积极探讨非强制性员工福利在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方面的作用。论文基于这一背景,应用社会交换理论,探讨中国与马拉维2国企业非强制性福利制度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选题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论文介绍了相关文献和社会交换理论,通过文献梳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