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迫害:历史与记忆——论《安妮日记》作为一种历史记录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妮日记》是由13岁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纳粹排犹历史中留下的真实战时日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安妮·弗兰克为躲避纳粹屠杀政策随家人躲进阿姆斯特丹的密室,从1942年6月12日开始,她以纸为友向日记述说着生活琐事和成长中少年真实的内心感受,日记以日期为条目,将安妮在窄小密室范围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1947年,安妮的日记经过其父亲整理得以出版,1952年英文版的《安妮·弗兰克:一位少女的日记》使弗兰克一家的故事在全世界范围流传开来。1955年,这本日记被改编成百老汇戏剧并获得1955年普利策戏剧奖,以及三项托尼奖(TonyAward),其中包括1955-1956年度最佳戏剧奖。她的日记生动活泼,真诚直率,充满对和平的渴望和期待,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及给无辜百姓带来的深深的创伤。1995年《安妮日记》全译本面世,内容大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日记中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人们得以见到完整的日记条目。整理过的全译本为历史学家,同时也为无数文学研究者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丰富了历史与记忆研究领域的材料,在记录二战历史、纪念犹太受害者的文学长廊里留下一笔永恒的遗产。 本论文以1995年全译本为基础,分析安妮在日记中所记录的点点滴滴的密室生活是如何真实反映1933年至1945年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迫害历史的。全篇试以历史为角度,以日记中所蕴含的文学性为指向,对《安妮·弗兰克:一位少女的日记》进行体裁特点剖析,探索日记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在反映历史时的特点及作用。 导言:这部分重点介绍安妮日记的主要内容,简要交待了日记的发行历史及版本信息,同时指出安妮作为日记作者的特殊身份,即:她既是种族迫害历史的见证者、牺牲者又是记录者。在导言最后一部分,对评论《安妮日记》的文献资源进行总结,并提出全文的论点。 第一章:日记中对于种族迫害历史的反映。这一部分以史学界对于纳粹排犹进程所作的历史分期为线索,分析安妮日记中所记录的与社会历史平行的家庭变迁史。此外,密室成员在战争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也间接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第二章:安妮日记体裁的特点。这一部分将日记这种体裁与虚构作品、自传体裁及专业的历史著作相比,分析日记体裁独有的表达特点,从文学形式上探讨安妮日记作为犹太受害历史的生动记忆,50年来仍然保持其经久不衰的活力和历史真实感的原因。 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说明安妮日记有力地反映了二战犹太受难史,指出日记体裁能够有效地促进对历史的记忆。
其他文献
约瑟夫·康拉德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英国文坛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席。《在西方的注视下》是康拉德唯一一部以沙俄社会为背景的政治小说。小说以特定的政治环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体育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一直是至关重要的,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都休戚相关。澳大利亚人不仅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还热衷于观看体育赛事。与其它国家相比,澳大利亚人对体育倾
本文对二语习得中回避现象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回顾了近些年来外语教学领域对回避现象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回避现象的存在并讨论了回避现象的概念及界定。接着,本文从三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
本文运用认知理论、接受理论、模糊语言学理论和美学理论从认知学、模糊语言学、修辞学,翻译审美等角度探讨了模糊性与文学翻译的关系和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以期更好
如何在外语教育中实施文化教学,已广泛引起外语界的关注。本文针对这一课题的有关理论依据和教学实践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实施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中国大学生学习者语料库和国际学习者语料库本族语子库中对中心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探讨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书面议论文中使用中心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