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背景Budd-Chiari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是因肝静脉(Hepatic Vein)和/或肝静脉开口水平以上或肝后段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部分或完全阻塞性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主要包括淤血性门静脉高压症和下腔静脉高压症。1842年,Lambron报道了首例Budd-Chiari综合征,至今已有160余年。此后,George Budd和Hans Chiari分别在1845年和1899年对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改变做了详细描述,因此,后人将该病称为Budd-Chiari综合征。在世界范围内,Budd-Chiari综合征较为罕见。国内相对发病率较高,为0.0065%-0.012%。随着对Budd-Chiari综合征的不断深入研究,从诊断到治疗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近年C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DSA数字减影技术的应用,对于早期和正确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对于相关的下腔静脉、肝静脉及门静脉的应用解剖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影像学方法研究正常人和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肝静脉及门静脉的应用解剖,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别,为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保障。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MRI检查者。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75例,男性46例,女性29例,男女比例为1.56:1。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7岁,病程3个月-15年不等。MRI检查后,均经DSA造影检查确诊为Budd-Chiari综合征。对照组为162例正常人,男性78例,女性为84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为43.5岁。对照组成员均无肝硬化、肝癌、门脉高压等影响血管改变性疾病。通过MRI检查,对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进行分型,并观察测量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及对照组的下腔静脉、肝静脉及门静脉走向、位置、直径及与周围器官结构的相互关系。依据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下腔静脉、肝静脉及门静脉走向、位置、直径及与周围器官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值。结果依据MRI图像观察测量显示:对照组右心房下方1cm和肾静脉上方1cm处下腔静脉直径测量值分别为(25.1±2.8)mm及(24.0±3.2)mm,距肝左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回流下腔静脉开口1cm处直径测量值分别(7.6±1.0) mm、(8.5±0.9)mm.(10.4±1.1)mm,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支直径测量值分别为(11.4±1.1)mm、(9.2±0.9)mm.(10.0±1.0)mm;Budd-Chiari综合征组右心房下方1cm和肾静脉上方1cm处下腔静脉直径测量值分别为(24.6±2.6)mm和(27.9±4.2)mm,距肝左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回流下腔静脉开口1cm处直径测量值分别(9.6±1.3)mm、(10.0±1.3)mm、(11.6±1.6)mm,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上方2cm处门静脉主干及距门静脉分叉1cm处门静脉左右支直径测量值分别为(12.5±1.6)mm、(10.1±1.3)mm、(10.6±1.3)mm。经统计学对比分析,肾静脉上方1cm处下腔静脉、肝中静脉、肝右静脉及门静脉直径存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MRI冠状位和矢状位测量下腔静脉走行角度分别为155.1°±6.7°和145.7°±5.4°;肝左静脉、肝中静脉、肝右静脉与下腔静脉夹角分别为68.2°±12.3°、60.4°±11.6°、58.9°±10.5°;门静脉主干与水平线夹角为48.1°±10.7°。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Budd-Chiari综合征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肾静脉上lcm处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右静脉及门静脉直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有助于Budd-Chiari综合征的诊断。2、通过大样本MRI图像研究分析下腔静脉、肝静脉及门静脉的走行、位置、直径大小及其与周围器官结构的相互关系,对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为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