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的含混——论《帖木耳大帝》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斯多夫·马洛(1564-1593)是英国戏剧界一位先锋派人物。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对他的代表作《帖木耳大帝》的分析,阐述了马洛含混的观点。序言中简单介绍了马洛的生平和作品,以及《帖木耳大帝》的意义和以往英国戏剧的区别,并且列出了国内外对马洛和《帖木耳大帝》重要的批评观点,最后点出本文的主题。第一节重点论述了马洛的含混观点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和他本身的性格特征。第二节分析了马洛对人的礼赞。他将帖木耳描绘成一个为人的自由、尊严向腐朽的等级制度进行不懈斗争的人文主义者,同时他又歌颂了帖木耳对爱情的追求,鞭挞了禁欲主义。通过对帖木耳为实现崇高的人文主义理想而不断奋斗的描写,马洛积极歌颂了人的高贵,赞扬了人的价值,并且提倡了人的尊严。第三节突出了马洛对人的怀疑和保留。在取得辉煌的胜利之后帖木耳逐渐变成了一个暴君,走向了人文主义的反面。最终他跌入了毁灭的深渊。帖木耳的堕落和毁灭反映了马洛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人可以创造无数的辉煌来证明自己的伟大,但人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缺点:固执,暴虐,和骄傲。这些缺点使人不可避免地走上腐朽,堕落,以至毁灭的道路。最后一节简略回顾了本文的要点并得出结论:马洛像许多其他人文主义者一样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他既歌颂了人的伟大,为主人公的辉煌成就而欢呼雀跃。同时他又看到了人由于固有的缺陷而无法真正成为完人。因此在他的作品《帖木耳大帝》中,他一方面将帖木耳描绘得近乎完美,另一方面又逐步展示主人公的人性缺点,由此让他归于毁灭。所以《帖木耳大帝》一剧为马洛含混的观点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其他文献
多丽丝莱辛(1919-2013)是一名卓越的女性作家,《野草在歌唱》的出版是她作家生涯开始的标志。她的第一本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那以后,莱辛的作品开始影响整个世界。她的作品涉
对于词源信息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对词的来源与意义演变的历史所作的研究”。广义的指“词、短语或义项的形成过程的信息。”在学习词典编纂实践中,词源信息有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在四十多年前就曾说:“安德森是我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我们应当继承他的写作传统。”安德森1919
语法教学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争论的焦点,从语法要不要教到教什么,什么时候教以及如何教。本文对认知法与交际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对语法教学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目的是帮
无线光通信的调制方式有多种,但缺少综合系统的分析。在详细地分析了脉冲位置调制(PPM)、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和双头脉冲间隔调制(DH—PIM)等调制方式符号结构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位煤矿安全监察员仍没忘记自己的职责,在病床上争分夺秒……每次监察他都要亲自下井,每次下井都挑最艰苦、最远的路线。他从不放过一处作业地点、一项安
20世纪初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IvanPavlov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反射”概念(ConditionedResponse)。这一概念主要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
传统上,隐喻被看成是特殊的修辞格。然而,在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中,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模式,其内容是概念间的映射,是用一事物来理解他事物。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反映出我
Austin在1955年提出言语行为,Searle将其进一步发展,自此言语行为已经成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Austin指出研究言语行为的目的在于回答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行事
中国改革开放尤其入世以来,法律翻译空前繁荣,然而问题不少。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准确不够,误译较多;二是可读性差,翻译腔严重。究其原因,客观上由于法律语言、法律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