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brecht Neubert提出翻译能力包含五个“分力”: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及转换能力。语言能力作为翻译能力的基础,当然是应该是首要掌握的。 在中国,一般是大学承担着培养译员的任务,因此许多大学的英语专业里都开设有翻译课。但是学生们尽管学了很多年的英语并受了一些翻译训练,他们的翻译仍然不尽如人意。在他们的翻译练习中,中式英语的表达比比皆是。这表示他们的英语水平还不够高。既然母语负迁移严重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翻译能力的培养,并最终影响翻译工作的结果,那么我们的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究竟多大程度上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我们能否通过对比分析理论的教学指导有效地帮助他们消除或至少降低翻译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翻译能力? 于是,作者以对比分析法和迁移理论为基础,在铜仁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希望能找到一些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以致翻译能力的方法。作者在对实验组的教学中加入了对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和后测中的表现得出结论:对比分析理论的确能够帮助学生减少负迁移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致翻译能力。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此研究的简要介绍,叙述了研究的背景及学生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是对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包括翻译能力、语言能力、对比分析法和语言迁移。 第三章是关于研究设计。研究问题、假设、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过程、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预期结果在这一章都一一阐述。 第四章是本论文最重要的一章,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到研究结果。学生翻译中出现的迁移错误被分成十一个小类别,每一个类别的错误都加以细致分析。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同学在实验前测试和实验后测试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回答了研究问题。最后,作者还对学生们在采访中所做出的答案进行了细致分析。 最后一章是结论。作者以实验数据及学生在采访中的表现为基础,得出结论:对比分析法对于减少学生在中英翻译过程中所受到的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且学生如果清楚地了解中英语言之间的差异的话,这也会对他们的二语习得有很大帮助,从而他们的语言能力以致翻译能力都会大大提高。最后,作者对翻译教学及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