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在Cr(Ⅵ)诱导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时序效应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体外实验系统中,探讨不同浓度维生素C(VitC)处理浓度在六价铬(Cr(Ⅵ))引起L-02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时序效应。 方法: Cr(VI)用重铬酸钾(K<,2>Cr<,2>O<,7>)配制。将6.25、25、100、400、1600μmol/L VitC和2.5、10、40、160、6401μmol/L Cr(VI)分别加入L-02肝细胞的培养基中,处理24小时,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回归方程求出VitC和Cr(Ⅵ)的抑制细胞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此确定后续试验毒作用浓度。 分别将不同毒性比的VitC和Cr(VI)按照不同先后次序作用于L-02肝细胞,培养24小时,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化学比色法测定线粒体内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线粒体膜通透性;偏振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等。 结果: 1.VitC和Cr(VI)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6.001+33.638X,Y=5.007+28.576X。VitC与Cr(VI)对肝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4.21μmol/L和35.65μmol/L。VitC与Cr(VI)的细胞增殖抑制毒性比约为1:10。 2.VitC对Cr(VI)所致肝细胞线粒体抗氧化系统损伤的影响:当Cr(VI)与VitC毒性比为4:1时,先Cr(VI)后VitC处理组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不同处理时序组(P<0.05);当二者毒性比为1:1时,先Cr(VI)后VitC处理组GSH显著低于其他两个不同处理时序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不同处理时序组(P<0.05);Cr(Ⅵ)和VitC同时试验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不同处理时序组(P<0.05);当毒性比为1:4时,3个不同处理时序组的GSH、MDA结果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r(VI)和VitCN时试验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先Cr(VI)后VitC处理组(P<0.05)。 3.VitC对Cr(VI)所致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的影响:三个不同Cr(VI)与VitC毒性比处理组中,先Cr(VI)后VitC处理组线粒体膜通透性最大。 4.VitC对Cr(Ⅵ)所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的影响:三个不同Cr(Ⅵ)与VitC毒性比处理组,当Cr(Ⅵ)与VitC毒性比为4:1和1:1时,3个不同处理时序组的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毒性比为1:4时,先Cr(Ⅵ)后VitC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其他两个不同处理时序组相比(P<0.05)。 5.VitC对Cr(Ⅵ)所致细胞线粒体膜流动性改变的影响:膜流动性未观察到明显变化。 结论: 1.VitC对Cr(Ⅵ)诱导L-02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拮抗作用依次为:Cr(Ⅵ)与VitC同时试验组>先VitC处理后Cr(Ⅵ)染毒组>先Cr(Ⅵ)染毒后VitC处理组。 2.当Cr(Ⅵ)为36μmol/L浓度时,VitC与Cr(Ⅵ)无论何种处理时序,高浓度VitC(14401μmol/L)可对L-02肝细胞线粒体造成一定损伤。 3.不同VitC与Cr(Ⅵ)毒性比对VitC拮抗Cr(Ⅵ)诱导L-02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作用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其他文献
吸入引起肺损伤的有毒化学物质中,以全氟异丁烯(PFIB)的毒性最强。PFIB常温下为气态,常出现于聚氟工业的副产物中,同时也是含氟塑料Teflon高温分解和燃烧产物之一。吸入后引起严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认识对称图形  1.出示“爱心”图案 ,请大家拿出剪刀和彩纸,跟老师一起剪一个这样的图形。  边讲解边演示:先将纸对折,再在纸上画出,然后沿画线剪下来。  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等图片,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交流)  发现:(1)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2)它们是对称的。  归纳: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7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图片欣赏。(伴随优美的音乐,大屏幕播放剪纸画)  伴随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几幅美丽的剪纸画,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电脑上的图案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学习素材,为巩固和设计图案的环节作充分的准备。  2.说一说。这些图案里包含着数学的美。你们知道它们美丽的秘密在哪里吗?(点两三名学生回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5—6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现:公园的摩天轮、旋转木马、旋转飞机、高空脚踏车等图片。  你能说一说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可以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这些物体都是在做“旋转”运动。在二年级时我们已初步认识了旋转现象,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研究物体“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思路】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感知旋转现
目的:在今天,随着健康概念的改变,新的医学模式的产生,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精神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PTSD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带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冰箱、衣柜、电视机箱子、高层楼房图,这些物体的形状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长方体、正方体)(板书)  2.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把冰箱和电视机箱子抽象成长方体和正方体几何图形。  3.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设计意图]从实物入手,引导学生对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40页-43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实物。  能说出谁的体积大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入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唤起旧知 提出猜想  1.用4个体积为1立方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