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之考证学是中国文化史上与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及明理学后先而起的四座高峰,而皖派朴学又是考证学的集大成者。因此,对于皖派朴学的研究乃是清代学术史乃至中国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皖派朴学述论”名题,由四章和一个余论、四个附录组成。其主要内容及相互间的关联,分述如下: 论文第一章,笔者分四个阶段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皖派朴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每一阶段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其成绩与不足,注意到了阶段与阶段间的继承和发展情况,最后,概括指出了二十世纪以来皖派朴学研究中的不足。 论文第二章,笔者用较大篇幅,以诠释构词要素的方法,分别剖析了“皖派”与“朴学”两词的内涵,进而论证了皖派朴学的得名及以之命学的意义所在。 论文的第三章,笔者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皖派朴学的成因。其中“清初学术的影响”,“清廷文化政策的影响”,“西学的影响”等3方面内容可视为皖派朴学与乾嘉学派成因相一致的地方。另外,笔者论证了皖派朴学成因中的“徽州因素”,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为“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为“徽商的作用”,一为“新安理学向皖派朴学的演变”,这三个方面在“皖派朴学”形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理应引起学界的重视。 在以上三章内容基础上,笔者在论文第四章,具体论述了“皖派朴学的演变”进程,将它从乾隆中叶产生到清末易帜的历史分作启蒙期、发展期及易帜期三个阶段来考察,分析每一阶段的治学特点与治学路径等内容,揭示阶段间演进的内在逻辑。 笔者学浅识短,故虽以“皖派朴学述论”名题,然伏案思之,“述”则颇可当之,“论”则颇有不足。故于第四章之后加“余论”,此中,选录了四则札记,类皆笔者平日读书偶有所得者。倘可补论文不足于万一,则幸甚焉。 全文以四个“附录”及一个“后记”结束。“附录”部分乃笔者左右参获,检索多种清人文集、碑传、尺牍及近人研究成果裁断而成,但愿它能为皖派朴学研究提供些方便。 本文疏漏之处一定很多,敬祈方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