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咏史诗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y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分专题进行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宋代咏史诗进行解读与分析。
   第一章《绪论》。主要辨析咏史诗的概念,对本文的术语进行必要的约定,并对宋代咏史诗创作的文学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发展历程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与归纳。
   第二章《西昆体的历史命运和宋初咏史诗创作的取径》。西昆诗人在宋初咏史诗的创作上具有代表性,但宋初的政治文化环境,使得胡曾等晚唐咏史组诗作家成为大多数宋初诗人在咏史诗创作中的学习样板。宋初诗人对唐人咏史创作的学习取径,对整个宋代咏史诗创作的发展走向,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第三章《从〈明妃曲〉看咏史诗的新变》。王安石的《明妃曲》典型地反映了宋代咏史诗的新变化,它不但改变了传统昭君题材诗歌的写作模式,并且在以议论为诗等方面,也是诗文革新时期咏史诗创作的一面旗帜。
   第四章《三苏与苏门诗人咏史诗的文化品位》。三苏与苏门诗人的咏史诗在艺术上是宋代咏史诗创作的高峰,“奇”、“雅”、“通”是他们咏史作品相互关联又互为补充的三个特征。他们的咏史诗自觉地追求奇趣新意,具有浓厚的书卷气,由于在创作中讲求各门类艺术的相通以及审美风格的多样与融通,从而拓展了咏史诗的题材,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手段。
   第五章《沧桑之感与豪放之声——论南渡时期的咏史诗》。在南渡时期,咏史诗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吊古伤今、讽时刺世的题材内容,雄浑豪壮、悲慨深沉的艺术风格,是这一时期咏史诗创作的醒目标志。南渡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这一时期咏史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代特征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咏史诗的风格类型,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六章《宋代的咏史组诗——以南宋为中心》。宋代咏史诗创作的繁荣,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咏史组诗数量的激增,尤其是在南宋,咏史组诗空前兴盛,王十朋、刘克庄、徐钧等人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家。受咏史组诗的影响,咏地方风物和先贤以及咏经子、咏孝的大型组诗也蓬勃发展,表明在宋代咏史组诗形式渗入了更多的社会生活领域,与学术、教育、地域文化都有更为密切的联系,表现出宋代文学与社会生活更深层次的融合。
   第七章《咏史诗与文艺世俗化的潮流——从另一个角度看郑思肖的〈一百二十图诗集〉》。郑思肖《一百二十图诗集》的题材指向和主题意蕴,以及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故事性和戏剧性,与宋元通俗文艺有许多共同点和一致性,表明在宋末元初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世俗化倾向广泛地存在于各门类艺术中,诗歌、绘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一道,共同汇成了通俗文艺蓬勃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八章《宋代的咏曹娥诗》,认为曹娥故事近两千年的流传过程,是一个“孝”主题不断强化的过程,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宋代是一个最关键的时期。宋代文人众多的咏曹娥诗,弘扬了“孝”的主题,同时在诗人们扩大主题内涵、挖掘思想深度的努力中,移孝为忠成为宋代咏曹娥诗的主题中另一个重要指向。
   第九章《宋代的咏严光诗》。在宋代的咏史诗中,东汉隐士严光是最常出现的形象之一。严光故事的流传以及历代众多文人的歌咏,使他成为隐逸文化的象征与符号。与前代相比,宋代的咏严光诗不仅数量更多,所包容的意蕴也更为丰富。宋代咏严光诗多歌颂严光的气节操守,同时还往往表达了文人的政治诉求,另外这类诗歌对山水之乐的描绘,还使传统的隐逸主题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第十章《浯溪题咏与宋代咏史诗的政治主题》。以咏《大唐中兴颂》为中心的浯溪题咏是宋代咏史诗中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作品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治乱本根的理性思考,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在玄宗肃宗的君父之道以及文学的美刺稽政等问题上热烈讨论,使之在宋代咏史诗政治主题的表现上具有典型性。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流动愈加活跃,根据商务部的公开数据,我国2016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在2006年630.21亿美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1260亿美元;2016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701.1亿美元,更是2006年(161.3亿美元)的10.5倍。而同期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2.75万亿美元攀升至11.2万亿美元,这不得不让人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好奇,尤其是最近几年我
近十年来,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已逐渐向深层因素展开,如地理、文化因素等。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在推动或限制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国家间文化差异对跨国收入差距的影响。  文章用国家公民价值观念差异反映两国文化差异,将7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两两匹配,形成2850个样本组合,利用霍夫斯泰德国家文化维度理论模型构造ks指数,表示国家间文化差异,即文化距离,并采
当前我国地区之间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该文以资源错配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说明了资源错配降低收入水平的理论途径。其次通过构建引入中间品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N部门非竞争一般模型,一方面说明了中间品份额在产出乘数中的重要决定作用以及乘数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税率水平及其波动幅度与收入具有负相关性。最后对中国31个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
自2015年我国公司债券准入条件放宽后,公司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急剧的扩容,一级市场发行的存量与增量都得到迅猛发展,而飞速攀升的同时,风险也迅速积聚,逐渐暴露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不完善性。在此背景下,对公司债发行定价过程中有关信用利差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从公司债券入手,希望通过研究,得到公司债券发行定价时影响信用利差变动的因素。  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有关债券信用利差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债
学位
相较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信贷规模逐年增长,但汽车金融渗透率仍远远低于西方国家。汽车消费信贷在国外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国外诸多学者也从理论与实证等角度验证了汽车消费信贷对汽车消费需求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但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加之本国传统的居民观念以及特殊的经济背景,汽车消费信贷能否发挥出其对汽车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以及作用强度如何则有待验证。本文起初先对研
生命教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和国家要始终关心爱护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放飞青春梦想搭建人生出彩舞台,特别是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寄予厚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大学生生命教育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性作用,是大学生实现青春梦想投入到中国
学位
笔者认为,我国物业税立法的基本模式应选择个别财产税中的混合分离式。建议在税目中将土地税与房屋税具体分开,分别适用不同的纳税主体,课以不同的税率,以确保土地的配置效率、加速房屋的自然折旧。同时,根据WTO的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税收制度。改革现行以土地面积、房产原值或是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的计征方式,按照市场评估价值作为物业税的计税依据。考虑到房地产作为一种不动产特殊的商品性质,结
学位
1804年德国刑法学者费尔巴哈率先运用了不能犯理论并使其成为刑法上的问题,自此,围绕着不能犯的论争就没有停止过。对不能犯的研究理应成为我国刑法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未能予以足够重视。事实上,无论是刑法理论方面还是司法实践中,不能犯都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另外,传统刑法理论中不能犯理论与新刑法的价值取向相违背,也与新刑法的体系不相协调,存在重大的缺陷。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界定不能
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是《商标法》中比较特殊的制度,众所周知《商标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商标专有权,维护商标所有权人的利益的法律,是对私权利的保护,而商标法中也确实明确细致的规定了注册商标的要求和侵权认定。而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其保护的是非商标所有权人,是对商标所有权人的权利的限制和制约。合理使用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著作权法中,而对于商标合理使用的规定在立法和研究上是比较晚的,同时国外也未有统一的规定,因而在研
学位
谶纬思想繁荣发展于汉代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掺杂祥瑞灾异、阴阳五行等神秘而复杂的内容,而汉代又是经学的“繁盛”时代。经学与谶纬的叠加催生了综合驳杂内容、谶纬指导下的“配经”之纬书。其中的《诗纬》以其神秘性、综合性的特点,成为汉代《诗经》解读的一家之言,是汉代四家诗之外的被忽略的《诗经》研究。《诗纬》研究不仅对《诗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汉代文化的了解与考察也极具价值。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