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性金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从国际视角分析,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和运行机制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国家开发行为代表的中国开发性金融如何在现行条件下兼顾开发性和商业性经营目标,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从2007年至今,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已有5个年头,商业化转型给国家开发银行带来的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相比于转型前,国家开发银行的净利润有了明显提升,不良贷款率得到了稳定的控制,资本充足率更是由转型前的下降趋势变为了转型后的上升直至稳定趋势。转型的国家开发银行在取得相应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如政策性思维影响商业化转型效果、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营销经验不足制约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这些都是国家开发银行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跟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从设立、运营、重点扶持领域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国家开发银行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国家开发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资本补充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科学的风险防控机制,坚持改革与创新,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根据自身定位和业务发展方向打造国际一流的混业经营发展模式,充分商业化框架下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无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都是必然趋势。本文也简明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在转型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接下来,本文重点对国家开发银行转型前后的资产、负债和利润等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商业化运作之后国家开发银行不仅在资产利润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同时能够很好的控制不良贷款率,并且资本充足率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在进行转型前后自身对比的同时,本文还将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进行了比较,通过具体数据的分析,转型前的国家开发银行在利润增长水平上要低于中国工商银行,但是开发性金融机构较商业性金融机构更易于向市场上投放信贷资金。最后,本文在结合具体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国家开发银行在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全文的分析,国家开发银行在加快进行转型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定位问题,建立完善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同时国家应该完善关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制,为打造国际上一流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切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