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由于作家创作倾向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写实主义乡土小说中,乡土世界阴郁凝重,人性丑陋病弱;诗化田园小说中,乡土世界清新明快,人性优美健康,鲁迅和废名分别是这两种创作倾向的代表作家,论者多把废名同周作人联系起来,又因为周作人的身份性质及其同鲁迅的对立关系,而将废名与鲁迅也对立起来,甚至将他们的创作宗旨也对立起来加以理解。本论文将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兴起入手,比较研究废名同鲁迅乡土小说创作的同与异。作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中诗化田园小说创始人的废名,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原因而处于被人冷落的地位,将其与鲁迅的创作进行比较,对于认识废名作品的价值,具有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梳理。 本文共分六部分。绪论概述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兴起与发展,点明写实主义乡土小说与诗化田园小说创作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论题。第一章对两人的创作主题——生与死进行比较,指出同样发生在古老乡土中国的生死,被鲁迅与废名赋予了不同的意义。鲁迅通过对乡土世界中扭曲变异的生与死的描写,尤其是精神死亡的描写,对乡土社会加以批判抨击。他赋予常人的生死沉重的历史意义。而废名则用审美的态度来观照生死。在他建起的平静田园中,一切人事均按照自然的状态舒展生发,其中有美好的人性,艰难却不艰险的生活,悲伤却不悲惨的死亡。废名向传统文化开掘,构筑梦与美的世界的目的清晰显现。第二章对两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分别是女性形象和小人物的比较。通过人物形象比较,得出两人对于乡土的态度:废名和鲁迅对乡土的感情都是复杂的,在两人复杂的乡土情结中,废名的柔和让他规避着现实的痛苦,留恋着乡土世界人性美好的一面;鲁迅则突破单纯的怀乡,用批判来表达着他对乡土世界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痛苦。第三章对两人作品中的民俗描写进行比较。民俗是乡土世界人物的生存环境,对民俗的态度,不仅表现出对乡土的态度,还可以看出对传统的态度。鲁迅着意展现的,是传统习俗如何规约乡土社会人的生存状态,如何扼杀人性的。他有意识地压抑了其中种种留恋的感情,甚至让人事在原本寓意美好的民俗面前被扭曲,用以达到警示国民的文学目的。废名则描写了人与民俗的鱼水相依状态,演绎出一幕又一幕古老淳朴、充满温情的民俗场景。第四章比较两人创作的叙述方式。对废名和鲁迅来说,发生在古老乡土世界中的生老病死,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事件经过他们的加工后在读者面前就显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貌。不同的叙述方式,尤其是叙述视角的不同,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结语部分,通过前四部分的比较,得出鲁迅和废名乡土小说创作“殊途同归”这一结论。尽管乡土世界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但都是真实的乡土,鲁迅通过对现实乡土世界的摹写,揭露现实的丑陋病弱,以达到拯救国民性的文学目的;废名则通过构建乡土乌托邦,唤醒乡土世界中人们的生命力。尽管方式不同,但其创作目的是一致的—对理想社会的精神期待和思想诉求。从这个意义来讲,废名与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是“殊途同归”关键词:乡土小说,乡土态度,创作目的,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