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公民教育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法中对公民身份与公民地位的确立而衍生的。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公民教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了公民的理念,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演进与发展,公民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公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培养出的公民的规格与质量。初中阶段的公民教育承担着为未来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责任,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展公民教育,既可以为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也能为学生以后接受高等教育奠定基础。研究初中阶段的公民教育目标的历史演进、现状以及重构,不仅可以理清初中公民教育目标发展的脉络,把握公民教育目标的演进的趋势,明确新时期公民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公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而对初中阶段的公民教育目标进行重构,为培养出更具时代特征、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未来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全面了解初中公民教育目标的现状,就必须明晰初中公民教育目标的历史演进,了解公民教育目标的演进趋势。我国初中的公民教育目标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由培养“国民”到培养“政治公民”,由培养“政治公民”到培养“道德公民”,由“道德公民”的培养再到“现代公民”的培养。从公民教育目标的历史演进中,我们可以发现公民教育目标日益注重公民道德的培养,在未来的公民教育目标中会强化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政府政策在引领公民教育目标的建构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要建构更为完善的初中公民教育目标,就必须全方位的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公民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与现状。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公共化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我国初中公民教育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阶段的学校公民教育目标却缺乏应对这种挑战的因素。由于受公民教育目标演进历程的影响,公民教育目标中过分注重对个体私德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培养,缺乏对公民意识与公德意识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维度的培养,缺乏技能维度的培养。公民教育目标面临的这些挑战与问题,要求对公民教育目标进行重构。要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未来公民,就必须针对初中公民教育目标现存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理清个体与国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在遵循时代性、适应性、国际化、本土化原则的基础上,从认知、态度价值观及技能的维度来对初中阶段的公民教育目标进行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