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形式,健康被认为是影响各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2009年新医改十年来,中国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翻了两倍,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居民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已经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支出在GDP中所占份额将持续提升,健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在我国经济转型这一关键阶段,政府卫生投入对居民健康、经济增长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大,因此,探讨新医改以来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结合新医改背景,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以政府卫生投入作为投入指标,选择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作为健康产出指标计算政府卫生投入的健康产出绩效,以此作为健康人力资本指标,并在模型中引入了政府卫生投入同物质资本比,在分析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同时,探讨政府卫生投入对物质资本的挤占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在此分析框架下,考虑健康人力资本以及政府卫生投入占物质资本比两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以期对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出客观评价。
研究发现:第一,在健康产出绩效方面:新医改在短期内有效提升了我国各区域的健康产出水平,但持续性较低,改革后期效率下降明显,目前存在健康产出效率低下问题,并且区域差异较为明显,西部地区的健康产出绩效较低。第二,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一方面,从全国情况来看,新医改以来,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政府卫生投入挤出物质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整体来说,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正;另一方面,从各个区域的情况来看,对比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低的地区,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且政府卫生投入对物质资本的挤占对经济增长的负效用越小。
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本文认为我国应高度重视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继续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规模的同时,提高政府卫生投入的健康产出效率,促进各个地区健康人力资本的协调发展。
结合新医改背景,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以政府卫生投入作为投入指标,选择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作为健康产出指标计算政府卫生投入的健康产出绩效,以此作为健康人力资本指标,并在模型中引入了政府卫生投入同物质资本比,在分析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同时,探讨政府卫生投入对物质资本的挤占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在此分析框架下,考虑健康人力资本以及政府卫生投入占物质资本比两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以期对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出客观评价。
研究发现:第一,在健康产出绩效方面:新医改在短期内有效提升了我国各区域的健康产出水平,但持续性较低,改革后期效率下降明显,目前存在健康产出效率低下问题,并且区域差异较为明显,西部地区的健康产出绩效较低。第二,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一方面,从全国情况来看,新医改以来,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政府卫生投入挤出物质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整体来说,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正;另一方面,从各个区域的情况来看,对比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低的地区,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且政府卫生投入对物质资本的挤占对经济增长的负效用越小。
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本文认为我国应高度重视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继续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规模的同时,提高政府卫生投入的健康产出效率,促进各个地区健康人力资本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