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争取到2015年实现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0%以上,面对数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的民生工程,审计署加大跟踪审计力度。但传统的跟踪审计大多只关注对投资的控制,对工程质量审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少。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审计为研究对象,依托SCP研究范式,分别从审计模式、审计内容和审计绩效评价三方面展开论述,期望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审计的理论体系和审计实务操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分述如下:(1)通过文献检索、网络盘点、调研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介绍建筑工程质量现状,一方面,从建设部质量检查、南京市丁家庄和岱山片区保障房调研、网络曝光的案例、江苏省住建厅专项检查和江苏省施工图审查中心审查结果等角度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违规行为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从国家质检中心检测资料、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数据和网络案例等角度分析保障性安居工程所表现的质量问题类型。然后,进一步探究建筑工程乃至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审计现状。研究结果显示,保障性安居工程各利益相关者质量行为不规范,质量问题频发;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尚未落实专项质量审计,质量只是作为投资审计的关注点之一被提及,对质量审计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2)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关系,首先界定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利益相关者,分析质量审计的具体目标和最终目标。其次,从各利益相关者自身角度出发,设计各单位的质量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体系、方法体系和流程体系,满足内部审计的需求;最后,在分析传统审计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以系统的观念设计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审计模式,形成全新的、公众参与的、开放性审计模式。审计模式的设计能够由内到外、由分到总,全面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质量。(3)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审计的内容。宏观视角是从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即各参建单位的质量控制制度和政府质量监督体系入手,研究审计内容;微观层面是从项目建设实施的全过程出发,分析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主要参与方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的审计内容。(4)基于质量机能展开方法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审计的服务绩效进行评价。首先建立审计绩效评价的HOQ模型,通过矩阵变换,得到各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是更契合顾客需求、更加合理的权重。最后,选取南京岱山片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进行实证评价,得出结论。通过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审计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内审和外审有机结合的、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开放式审计模式;对审计内容的研究,有助于形成专业工程质量审计指南,指导审计实务操作;对审计绩效的评价,有助于指引审计机构的服务改进方向,提高审计质量、改善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