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个体的自我加工特点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jzk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来考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对自我信息加工的影响,以及情绪刺激是如何影响受虐者自我信息加工,从而揭示其自我的发展状况。研究使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筛选参与者。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选取童年期受心理虐待参与者(实验组)30人,未受心理虐待参与者(对照组)30人。采用Sui等人开发的知觉匹配范式以考察个体的自我加工特点。首先,实验一要求参与者将中性几何图形与自己,朋友和生人建立联系,参与者的任务是判断呈现的图形与人称是否匹配,目的是考察抽象几何图形被纳入到自我系统中是否会表现出自我加工优势。其次,实验二进一步将消极、中性和积极三种情绪刺激内嵌于社会连接图形中,探讨在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的个体其自我加工过程是否受到情绪信息的调控,进而考察心理虐待个体自我的信息整合功能。实验一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反应速率(RT/ACC)显著快于朋友,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朋友加工优势增强。实验二发现,在消极情绪条件下实验组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反应速率显著快于朋友,在积极和中性条件未见明显差异;对照组在积极和消极条件下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反应速率均显著快于朋友。在自我相关信息加工过程中,无论儿童期是否遭受心理虐待个体均存在显著自我加工优势。对于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个体,其自我的信息整合功能并不稳定,消极情绪维持其自我加工能力,积极情绪则降低其自我加工能力,且存在更强的朋友加工优势,更容易将朋友和积极情绪建立自动化关联;对于未遭受心理虐待个体,自我的信息整合功能更加稳定,并不易受到情绪信息干扰。研究结论进一步从实验角度验证了建构主义自我发展理论(CSDT),说明心理虐待经历对个体自我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我良性积极能力方面。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研究基于媒体效应的差异易感模型、社会比较理论及客体化理论,研究社交网站使用(主动性/被动性)对大学生自我客体化的影响,以及社交网站体像比较和反刍思维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共选取哈尔滨三所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社交网站体像比较量表》、《客体化身体意识量表》、《反刍思维问卷》进行测试。研究表明:  (1)大学生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
学位
本研究采用非实验设计研究方法中的问卷法,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几所院校选取720名被试,探讨了依恋焦虑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探讨了孤独感和自我控制在依恋焦虑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的作用。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1.依恋焦虑分量表、孤独感量表、自我控制量表、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问卷的信效度良好,适合于本次研究。  2.大学生孤独感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  3.大学生依恋
学位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地质工程项目选取400名野外地质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组织承诺问卷、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和心理授权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野外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家庭冲突和组织承诺处于中等水平,组织公民行为处于较高水平,心理授权水平较低。  (2)工作家庭冲突和组织公民行为都在性别上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工作—家庭冲突及家
本研究使用国内外比较权威且应用相对广泛,信效度也较好的领导-成员交换量表、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员工感知可雇用性量表、沉默行为量表。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济南、淄博、德州、青岛等城市多家公司的40多个团队,共计有500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08份。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  (1)领导-成员交换和员工感知可雇佣性处在中等以上水平,工作不安全感和员工沉默处在中等以下水平。  (
抑郁是一种病理性的低下状态,表现为个体感受到不愉快、绝望,持久的缺乏快乐感。青少年阶段是抑郁高发时期,抑郁的人不仅有自杀的风险,还更容易罹患其他疾病。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对抑郁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将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侵扰子女内心世界、破坏孩子自主性发展的控制。较高水平的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高水平的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都相关。父母心理控制极有可能使孩子形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