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语专业本科生是河北省重要且紧缺的人力资源,研究此群体的就业问题意义重大。以河北大学为例,对其2002届至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北省法语人才的有效配置及促进相关教学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就业状况;法语专业;毕业生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1999年以来,伴随着河北省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出口不畅问题逐渐凸显。此外,随着国际化、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全国就业形势的变化,河北省本科毕业生就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据教育部最新统计,在全国226个本科专业中,法语专业的初次就业率排名前10。为适应河北省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1998年河北省委托河北大学作为首家高校,率先开设了全省第一个法语本科专业,以培养服务于省发展建设的专门法语人才。历经15年的办学,迄今河北大学法语系已为社会输送了八届毕业生,共159人。继河北大学之后,河北省已有另外4所高校先后开设了法语专业,它们分别是: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河北科技大学(2004年)、石家庄经济学院(2004年)和燕山大学(2006年)。法语专业本科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是河北省省重要且紧缺的人力资源,研究此群体的就业问题不仅有利于法语人才的有效配置而且能够促进相关教学体制改革,为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调查概述
(一)调查目的
为深入了解学校法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掌握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学习的要求,为本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2届至2012届,共八届法语本科专业毕业生159人。共发放问卷159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70.34%。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就业基本情况、就业取向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邮件、访谈等方法进行。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就业人数及就业率比较分析
在全国法语专业本科点不断增加和不少高校纷纷扩招的大环境下,河北大学法语系一直坚持一年只招一个班,平均每班20人左右的不扩招政策。表 1 反映了河北大学法语系自 2002—2012 年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的情况。
通过表 1 分析,河北大学法语系首届毕业生人数最多,就业情况不错,自2003年后实现了连年招生,招生规模并未扩大。在保证良好师生比例,充分保障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呈现出十年来八届毕业生就业率全部为100%的良好态势。
(二)毕业生就业取向问题调查
对 159 名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就业所在地要求、就业期望月薪值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至图3所示)
1.就业目标。学生就业目标表明了他们的就业志向和理想,包括本人的兴趣爱好,当然也有功利的一面。调查中,政府机关和国企是毕业生的优先选择。这些单位待遇高、福利好、声誉好,深受毕业生青睐。但这种性质的单位属于竞争激烈的领域,随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很少有富余的岗位空间。被排在第三位的职业是大学教师,这跟毕业生中大部分是女生有一定关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招聘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一般是研究生以上,所以选择这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明显不切合实际,于是多数同学以此为标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学位。民企没有被本科毕业生所看好,在调查中排最后,问题还是在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理智定位自我。
2.就业期望月薪值。在薪金问题上,近七成的毕业生体现出理想化倾向,对薪金的选择折射出对工作的挑剔。在选择单位和应聘时往往会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等认清现实时,机会却错过了。因此,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期望值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具体实际的背景下来谈,太主观理想化的要求不利于就业。
3.就业目标所在地。 针对就业地点,有 57%的同学选择了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30%选择了生源地,3%选择了西部地区。反映出了毕业生追求物质利益的倾向程度,大多数毕业生更希望去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工资待遇较好的省会或大中城市从事工作。所以,一方面学校及就业指导部门应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观;当然,另外一方面,更需要各级政府要为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并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三)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存在的问题
图4中所凸显的问题值得深思和探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许多毕业生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并非是自己专业语言能力不够,而是实践能力较弱,知识面狭隘。尤其是在外派、涉外谈判或翻译时,缺乏实践力、沟通技巧及对他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少被调查者表示,在校所学教材有些已跟不上形势,希望加大学科专业特色,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
三、建议与对策
通过调研分析并结合被调查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和探讨。
(一)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要明确法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建立注重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宽口径课程体系。再者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现多学科、多专业的互补互依,强化能力型课程。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材选用和课堂教学中,要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更新。侧重锻炼学生实际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对学生高年级时期实习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引导学生将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相结合,将实习期与试用期相结合,有力于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三)加强就业指导并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除欧洲发达国家外的第三世界法语国家。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理智定位。尽可能地积极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加大创业内容的比重,大力提倡并积极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河北大学作为河北省第一所开设法语专业本科的高校,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的变革,重视研究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法语专门人才的需求特点,使法语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法语人才资源的社会价值。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毕业生的供求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法语专业仅靠培养专才已行不通,应着眼于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课题:2012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河北省法语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RS-2012-1027。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钟秉林.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杨宜勇,朱小玉.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7.
(作者简介:刘碧霞(1980-),女,江西景德镇人,讲师,硕士,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法语语言学及教学法研究;刘 飞(1978-),男,河北保定人,讲师,硕士,河北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就业状况;法语专业;毕业生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1999年以来,伴随着河北省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出口不畅问题逐渐凸显。此外,随着国际化、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全国就业形势的变化,河北省本科毕业生就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据教育部最新统计,在全国226个本科专业中,法语专业的初次就业率排名前10。为适应河北省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1998年河北省委托河北大学作为首家高校,率先开设了全省第一个法语本科专业,以培养服务于省发展建设的专门法语人才。历经15年的办学,迄今河北大学法语系已为社会输送了八届毕业生,共159人。继河北大学之后,河北省已有另外4所高校先后开设了法语专业,它们分别是: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河北科技大学(2004年)、石家庄经济学院(2004年)和燕山大学(2006年)。法语专业本科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是河北省省重要且紧缺的人力资源,研究此群体的就业问题不仅有利于法语人才的有效配置而且能够促进相关教学体制改革,为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调查概述
(一)调查目的
为深入了解学校法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掌握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学习的要求,为本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2届至2012届,共八届法语本科专业毕业生159人。共发放问卷159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70.34%。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就业基本情况、就业取向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邮件、访谈等方法进行。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就业人数及就业率比较分析
在全国法语专业本科点不断增加和不少高校纷纷扩招的大环境下,河北大学法语系一直坚持一年只招一个班,平均每班20人左右的不扩招政策。表 1 反映了河北大学法语系自 2002—2012 年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的情况。
通过表 1 分析,河北大学法语系首届毕业生人数最多,就业情况不错,自2003年后实现了连年招生,招生规模并未扩大。在保证良好师生比例,充分保障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呈现出十年来八届毕业生就业率全部为100%的良好态势。
(二)毕业生就业取向问题调查
对 159 名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就业所在地要求、就业期望月薪值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至图3所示)
1.就业目标。学生就业目标表明了他们的就业志向和理想,包括本人的兴趣爱好,当然也有功利的一面。调查中,政府机关和国企是毕业生的优先选择。这些单位待遇高、福利好、声誉好,深受毕业生青睐。但这种性质的单位属于竞争激烈的领域,随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很少有富余的岗位空间。被排在第三位的职业是大学教师,这跟毕业生中大部分是女生有一定关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招聘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一般是研究生以上,所以选择这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明显不切合实际,于是多数同学以此为标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学位。民企没有被本科毕业生所看好,在调查中排最后,问题还是在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理智定位自我。
2.就业期望月薪值。在薪金问题上,近七成的毕业生体现出理想化倾向,对薪金的选择折射出对工作的挑剔。在选择单位和应聘时往往会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等认清现实时,机会却错过了。因此,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期望值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具体实际的背景下来谈,太主观理想化的要求不利于就业。
3.就业目标所在地。 针对就业地点,有 57%的同学选择了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30%选择了生源地,3%选择了西部地区。反映出了毕业生追求物质利益的倾向程度,大多数毕业生更希望去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工资待遇较好的省会或大中城市从事工作。所以,一方面学校及就业指导部门应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观;当然,另外一方面,更需要各级政府要为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并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三)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存在的问题
图4中所凸显的问题值得深思和探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许多毕业生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并非是自己专业语言能力不够,而是实践能力较弱,知识面狭隘。尤其是在外派、涉外谈判或翻译时,缺乏实践力、沟通技巧及对他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少被调查者表示,在校所学教材有些已跟不上形势,希望加大学科专业特色,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
三、建议与对策
通过调研分析并结合被调查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和探讨。
(一)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要明确法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建立注重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宽口径课程体系。再者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现多学科、多专业的互补互依,强化能力型课程。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材选用和课堂教学中,要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更新。侧重锻炼学生实际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对学生高年级时期实习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引导学生将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相结合,将实习期与试用期相结合,有力于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三)加强就业指导并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除欧洲发达国家外的第三世界法语国家。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理智定位。尽可能地积极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加大创业内容的比重,大力提倡并积极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河北大学作为河北省第一所开设法语专业本科的高校,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的变革,重视研究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法语专门人才的需求特点,使法语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法语人才资源的社会价值。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毕业生的供求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法语专业仅靠培养专才已行不通,应着眼于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课题:2012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河北省法语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RS-2012-1027。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钟秉林.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杨宜勇,朱小玉.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7.
(作者简介:刘碧霞(1980-),女,江西景德镇人,讲师,硕士,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法语语言学及教学法研究;刘 飞(1978-),男,河北保定人,讲师,硕士,河北保定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