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初一学生,面对新课改,今天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已经悄悄地发生了“革命”。
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状物的方式。我的思路是想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孩子们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只要他们读出了“自己”,目标就算达成了;品味语言我采用的是静、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先自己默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语段,从遣词造句、修辞使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批注,然后小组交流自学的收获,最后班内展示,大家共享学习的成果。
原以为这样的设计会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标的达成度会很高。但是,当课堂结束的时候,我有不少的遗憾。
一、朗读能力的低下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缺憾
这篇课文共有16段,在课前充分预习的情况下,课堂一开始我按照座次随意让前后并排的16名同学采用接力的方式读课文,觉得这样可以给更多的同学机会,来表现自己。没想到的是,因为文章的每个语段都比较简短,再加上有许多听课老师,在情绪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让每个孩子在开场的时候一下子进入“角色”似乎不可能。结果是,学生朗读完了,课文也变得 “零散”了,课堂的“开局”显得有些拘谨。
究其原因,就是平常对朗读的指导不具体,不到位,甚至有忽视朗读的现象。平日里让学生读课文往往以齐读、自由读、默读的形式进行,除了诗歌,似乎很少拿出完整的时间指导和训练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因此,关键时候,孩子们张不开嘴巴,放不开嗓子,读得平平淡淡、没有滋味,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些只可意会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朗读“言传”出来。有时候,一篇文章只要“会读”了,就说明已经读懂了。
所以,我提醒自己,从今天开始不能让不会朗读成为孩子们永久的缺憾!
二、对文字的感受不够灵敏
在让学生做了独自的“静态”阅读和批注后,我让他们在组内交流学习的成果。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批注并不太理想,他们所找的词语、句子或者语段并不是课文中那些看上去所谓的非常“典范”的地方,当然,对同一课文的理解希望孩子们能够真正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但是,今天从学生的表现看,我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文字的一种漠视和麻木。
他们要么只是在课本上简单的画了几条线段符号;要么只是用太笼统、太直白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觉;要么就是词不达意,不着边际;甚至有的同学“心里有话写不出”。能够很敏感、很准确地发现和说出文章“魅力”所在的同学,为数不是太多。
其实,孩子们面对文字时眼睛的“粗糙”和心灵的“漠然”也并非个别现象。从各级各类公开课的情况看,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不容乐观。有时候,一节课下来,感觉真正做了课堂主人的学生不多,老师或者几个学生“独霸”课堂的现象时有发生,多数学生处在被动“倾听”的位置上,这就慢慢形成了懒惰的习惯,对美丽的文字“熟视无睹”也就成为必然。再者,现在孩子们作业繁多,濒于应付,没有时间观察和阅读,这种脱离了生活和阅读的语文学习,终将走入死气沉沉的泥潭。还有甚者,认为语文是个“皮厚”的东西,语文课可听可不听,语文阅读可做可不做,语文学习也就可有可无。
静下心来,密密地斟酌语言的内涵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和享受好像成为一种奢侈!
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状物的方式。我的思路是想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孩子们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只要他们读出了“自己”,目标就算达成了;品味语言我采用的是静、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先自己默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语段,从遣词造句、修辞使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批注,然后小组交流自学的收获,最后班内展示,大家共享学习的成果。
原以为这样的设计会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标的达成度会很高。但是,当课堂结束的时候,我有不少的遗憾。
一、朗读能力的低下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缺憾
这篇课文共有16段,在课前充分预习的情况下,课堂一开始我按照座次随意让前后并排的16名同学采用接力的方式读课文,觉得这样可以给更多的同学机会,来表现自己。没想到的是,因为文章的每个语段都比较简短,再加上有许多听课老师,在情绪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让每个孩子在开场的时候一下子进入“角色”似乎不可能。结果是,学生朗读完了,课文也变得 “零散”了,课堂的“开局”显得有些拘谨。
究其原因,就是平常对朗读的指导不具体,不到位,甚至有忽视朗读的现象。平日里让学生读课文往往以齐读、自由读、默读的形式进行,除了诗歌,似乎很少拿出完整的时间指导和训练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因此,关键时候,孩子们张不开嘴巴,放不开嗓子,读得平平淡淡、没有滋味,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些只可意会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朗读“言传”出来。有时候,一篇文章只要“会读”了,就说明已经读懂了。
所以,我提醒自己,从今天开始不能让不会朗读成为孩子们永久的缺憾!
二、对文字的感受不够灵敏
在让学生做了独自的“静态”阅读和批注后,我让他们在组内交流学习的成果。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批注并不太理想,他们所找的词语、句子或者语段并不是课文中那些看上去所谓的非常“典范”的地方,当然,对同一课文的理解希望孩子们能够真正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但是,今天从学生的表现看,我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文字的一种漠视和麻木。
他们要么只是在课本上简单的画了几条线段符号;要么只是用太笼统、太直白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觉;要么就是词不达意,不着边际;甚至有的同学“心里有话写不出”。能够很敏感、很准确地发现和说出文章“魅力”所在的同学,为数不是太多。
其实,孩子们面对文字时眼睛的“粗糙”和心灵的“漠然”也并非个别现象。从各级各类公开课的情况看,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不容乐观。有时候,一节课下来,感觉真正做了课堂主人的学生不多,老师或者几个学生“独霸”课堂的现象时有发生,多数学生处在被动“倾听”的位置上,这就慢慢形成了懒惰的习惯,对美丽的文字“熟视无睹”也就成为必然。再者,现在孩子们作业繁多,濒于应付,没有时间观察和阅读,这种脱离了生活和阅读的语文学习,终将走入死气沉沉的泥潭。还有甚者,认为语文是个“皮厚”的东西,语文课可听可不听,语文阅读可做可不做,语文学习也就可有可无。
静下心来,密密地斟酌语言的内涵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和享受好像成为一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