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生仿写,在学生作文中起着领航的作用。课本既是阅读、理解和欣赏的蓝本,也是写作的范本。以课本为依托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有效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现代作家茅盾认为:“仿写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仿写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的示范性,捕捉精彩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课文这套“范文”,挖掘训练点,一课一练,持之以恒,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从事中低年段教学中,在仿写方面做了一系列连贯性的训练:巧借句式,初学“织网”;巧借修辞,活用“手艺”;巧借结构,起航“捕鱼”。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
关键词:仿写;训练点;句式;修辞;结构;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51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了十几年的语文教师,笔者深知在作文教学上的难。也正因为其不易,无数教师不断摸索,创新了许多作文教学模式。通过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生仿写,在学生作文中起着领航的作用。课本既是阅读、理解和欣赏的蓝本,也是写作的范本。以课本为依托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有效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简要的‘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去探索。”现代作家茅盾也认为:“仿写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仿写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的示范性,捕捉精彩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课文这套“范文”,一课一练,持之以恒,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从事中低年段教学中,在仿写方面所做的连贯性的训练方法。
一、巧借句式,初学“织网”
很多教师都以为,学生进入了三年级才开始进行作文训练,其实,在一、二年级我们就已经为作文做好了充分准备。如果说作文是一座高楼,那句子就是其中的一块砖。没有一、二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一下子让学生架起作文的高楼,是非常难的。这些年来,笔者一直都是把一班学生从一年级带到中年级,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笔者从一年级开始,就挖掘课文中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而仿写句式,就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连什么是句子都还不懂,所以,一年级第一学期笔者着重于对完整的一句话的仿写训练。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的《花朵》和《共同的家》时,文中都用了相同的句式,就是“ 是 ”。在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说说“ 是 的花朵。”“ 是 的家。”然后告诉学生,像这种句型就是一句完整的话。最后发散学生的思维,用“是”字写一句完整的话。又如学习《学校是乐园》,我挖掘了里面的训练点“ 有 ,有 。”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森林里有老虎,有狮子。”“小河里有鱼,有虾。”等句子。
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确实不容易。充分利用课文例句进行仿写句式训练,对于写话刚起步的学生来说,就像给了学生一根拐杖,让学生拄着拐杖学走路,这样,才能慢慢打开学生的思路,才能为日后的写作筑起减缓坡度的阶梯。在教学中,我常常挖掘课文中仿写的训练点,一课一句,先“扶”再“放”,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在学生心中构筑了句子的概念,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巧借修辞,活用“手艺”
同样的物品,我们会觉得甲比乙好,这是工艺的问题,同样的,有些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我们会觉得这种表达比那种表达要生动。这就是表达技巧的问题。所以,“网”不仅仅是“织”那么简单,还得讲究“手艺”。因此,在学生的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还得引导学生进行“润色”训练,把语句写具体、写生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的示范性,捕捉精彩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蝴蝶花》的时候,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脸,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说话呢!”我把它作为了本课的一个训练点,让学生运用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方法去进行仿说仿写训练。出乎笔者的意料,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写出了很多生动有趣的语句。“太阳公公工作了一天,累得倒在山头睡着了,星星弟弟开始缠着月亮婆婆给他们讲故事。”“青蛙在荷叶舞台上开演唱会,鱼儿们买不到票,正躲在荷叶下偷听呢!”……像这样的句子,不是比“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小青蛙在荷叶着呱呱地叫着。”要生动多了吗?
这样的仿说仿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思维,达到训练的目的,又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锻炼了写作能力。实践证明,多抓住精彩语句、语段进行仿寫,学生在行文过程中,语言会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形象,即使是拙笔,也会逐渐生花。
三、巧借结构,起航“捕鱼”
当学生进入中年段,写作开始正式登上舞台,段、篇的仿写便常要以“主角”出现。我们常说,小学生作文不拘泥于形式,想写什么写什么,但不懂得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撒网”“打鱼”才是最重要的。但那些理性化的写作知识如果单单凭教师讲,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怎么也看不清的。而我们的课文把这些知识通俗化了、浅显化了、直观化了,易于学生领悟接受。所以,我们主要抓好文章结构的仿写点进行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掌握表达方法,形成写作能力。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奇异的植物世界》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去发现段落之间的共同点:先写去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东西或闻到什么气味,然后通过李叔叔之口,发现这种植物的奇异之处。课前,笔者已经让孩子们搜集了不少课本上没有写到的奇异的植物,笔者让他们选择其中的一种,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个个跃跃欲试,也写出了像课文一样精彩的片断:
离开荷花池,大家来到了一个小山坡。小星捂住鼻子惊叫起来:“呀,什么味道这么臭?”李叔叔把大家带到一朵很大很大的花跟前,笑着说:“这叫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刚才你们闻到的臭味就是它发出来的。它不像别的花散发出香味吸引蜜蜂、蝴蝶来传播花粉,而是发出臭味吸引蚊子、苍蝇来传播花粉。”
又如在学习了三年级《雪顿节上看赛牛》后,笔者专门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拔河比赛,然后,让孩子们依照这篇课文的写法,按赛前、赛时、赛后的结构进行习作,孩子们也写得非常好。
但应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换句话说,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哪些该仿,哪些不该仿,模仿哪些“特点”,怎样模仿等,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
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是学生写作的航行之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从而在作文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參考文献:
[1] 吴忠豪.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专题行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王品红.仿写,行之有效的习作训练法[J].陕西教育(教学),2010(10).
[3] 张玉宏.浅议仿写[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3).
[4] 林仕平.仿写,让学生作文驶入快车道[J].吉林教育,2009(20).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新世纪学校 525000)
关键词:仿写;训练点;句式;修辞;结构;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51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了十几年的语文教师,笔者深知在作文教学上的难。也正因为其不易,无数教师不断摸索,创新了许多作文教学模式。通过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生仿写,在学生作文中起着领航的作用。课本既是阅读、理解和欣赏的蓝本,也是写作的范本。以课本为依托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有效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简要的‘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去探索。”现代作家茅盾也认为:“仿写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仿写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的示范性,捕捉精彩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课文这套“范文”,一课一练,持之以恒,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从事中低年段教学中,在仿写方面所做的连贯性的训练方法。
一、巧借句式,初学“织网”
很多教师都以为,学生进入了三年级才开始进行作文训练,其实,在一、二年级我们就已经为作文做好了充分准备。如果说作文是一座高楼,那句子就是其中的一块砖。没有一、二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一下子让学生架起作文的高楼,是非常难的。这些年来,笔者一直都是把一班学生从一年级带到中年级,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笔者从一年级开始,就挖掘课文中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而仿写句式,就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连什么是句子都还不懂,所以,一年级第一学期笔者着重于对完整的一句话的仿写训练。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的《花朵》和《共同的家》时,文中都用了相同的句式,就是“ 是 ”。在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说说“ 是 的花朵。”“ 是 的家。”然后告诉学生,像这种句型就是一句完整的话。最后发散学生的思维,用“是”字写一句完整的话。又如学习《学校是乐园》,我挖掘了里面的训练点“ 有 ,有 。”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森林里有老虎,有狮子。”“小河里有鱼,有虾。”等句子。
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确实不容易。充分利用课文例句进行仿写句式训练,对于写话刚起步的学生来说,就像给了学生一根拐杖,让学生拄着拐杖学走路,这样,才能慢慢打开学生的思路,才能为日后的写作筑起减缓坡度的阶梯。在教学中,我常常挖掘课文中仿写的训练点,一课一句,先“扶”再“放”,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在学生心中构筑了句子的概念,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巧借修辞,活用“手艺”
同样的物品,我们会觉得甲比乙好,这是工艺的问题,同样的,有些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我们会觉得这种表达比那种表达要生动。这就是表达技巧的问题。所以,“网”不仅仅是“织”那么简单,还得讲究“手艺”。因此,在学生的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还得引导学生进行“润色”训练,把语句写具体、写生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的示范性,捕捉精彩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蝴蝶花》的时候,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脸,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说话呢!”我把它作为了本课的一个训练点,让学生运用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方法去进行仿说仿写训练。出乎笔者的意料,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写出了很多生动有趣的语句。“太阳公公工作了一天,累得倒在山头睡着了,星星弟弟开始缠着月亮婆婆给他们讲故事。”“青蛙在荷叶舞台上开演唱会,鱼儿们买不到票,正躲在荷叶下偷听呢!”……像这样的句子,不是比“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小青蛙在荷叶着呱呱地叫着。”要生动多了吗?
这样的仿说仿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思维,达到训练的目的,又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锻炼了写作能力。实践证明,多抓住精彩语句、语段进行仿寫,学生在行文过程中,语言会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形象,即使是拙笔,也会逐渐生花。
三、巧借结构,起航“捕鱼”
当学生进入中年段,写作开始正式登上舞台,段、篇的仿写便常要以“主角”出现。我们常说,小学生作文不拘泥于形式,想写什么写什么,但不懂得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撒网”“打鱼”才是最重要的。但那些理性化的写作知识如果单单凭教师讲,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怎么也看不清的。而我们的课文把这些知识通俗化了、浅显化了、直观化了,易于学生领悟接受。所以,我们主要抓好文章结构的仿写点进行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掌握表达方法,形成写作能力。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奇异的植物世界》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去发现段落之间的共同点:先写去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东西或闻到什么气味,然后通过李叔叔之口,发现这种植物的奇异之处。课前,笔者已经让孩子们搜集了不少课本上没有写到的奇异的植物,笔者让他们选择其中的一种,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个个跃跃欲试,也写出了像课文一样精彩的片断:
离开荷花池,大家来到了一个小山坡。小星捂住鼻子惊叫起来:“呀,什么味道这么臭?”李叔叔把大家带到一朵很大很大的花跟前,笑着说:“这叫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刚才你们闻到的臭味就是它发出来的。它不像别的花散发出香味吸引蜜蜂、蝴蝶来传播花粉,而是发出臭味吸引蚊子、苍蝇来传播花粉。”
又如在学习了三年级《雪顿节上看赛牛》后,笔者专门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拔河比赛,然后,让孩子们依照这篇课文的写法,按赛前、赛时、赛后的结构进行习作,孩子们也写得非常好。
但应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换句话说,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哪些该仿,哪些不该仿,模仿哪些“特点”,怎样模仿等,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
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是学生写作的航行之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从而在作文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參考文献:
[1] 吴忠豪.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专题行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王品红.仿写,行之有效的习作训练法[J].陕西教育(教学),2010(10).
[3] 张玉宏.浅议仿写[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3).
[4] 林仕平.仿写,让学生作文驶入快车道[J].吉林教育,2009(20).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新世纪学校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