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的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a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三各科复习都实行分轮复习,无论是三轮还是两轮复习,其中第一轮复习都是紧扣课本,是夯实基础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复习效果不好,基础不够扎实,很难在后面的复习中实现成绩的提高。因此,高三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本文就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作一些反思,旨在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67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三各科复习都实行分轮复习,无论是三轮还是两轮复习,其中第一轮复习都是紧扣课本,是夯实基础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复习效果不好,基础不够扎实,很难在后面的复习中实现成绩的提高。因此,高三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笔者现就高三文综政治一轮复习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抓教材,紧扣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学生们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阶段政治学科三个模块(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在复习的时候指导学生细看教材,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对于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教师的监督也很重要,在每节课前可以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上一节所复习内容抽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列提纲,构建知识框架
  高三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已有了解,但由于知识点的孤立记忆及遗忘,学生未能形成一定的体系。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既要从微观上把握每个知识点,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构建知识框架包括两部分:首先,在每复习完一节一课后,及时让学生对本节本课知识进行归纳,列出提纲,以主干知识为基础,把书本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做到内容简略、线条清楚,这就是把书读“薄”,然后根据提纲再把知识补充完整,也就是把书再读“厚”。这样就会提起一条线,放开一大片,有利于全面的系统的掌握知识。其次,打破教材章节束缚,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教材知识进行组合。高中政治教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一般说来,是先普遍后特殊、先具体后概括、先国内后国际。这些排列方法,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归类,理清教材的逻辑关系,以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比如经济常识,它的主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教材首先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讲起,第一课讲了商品经济的一般知识,第二课讲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两课都讲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第二课开始,引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到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一般”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即价值规律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不足,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和结果;“特殊”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必然产生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者的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教材余下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的。通过知识框架的建立,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热点,提高运用能力
  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它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心时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等热点问题,既要熟悉掌握其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引发的事件、导致的后果,又要联系所学学科知识,宏观把握,微观切入,多角度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一直是这几年高考的一个重点,如2008年的高考政治题中就涉及有民族问题,雪灾和地震等一系列社会热点。同时,单纯的复习教材知识学生会认为很枯燥,而在复习过程中适时地结合热会热点问题进行复习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经济常识复习时,结合当前的金融危机让学生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结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结合十七三中全会有关内容,分析当前我国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包括及时热点和长期热点,对于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长期热点,可在复习时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即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将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和新鲜材料及时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联系实际,以不断提高适应高考的能力。
  四、做练习,巩固复习效果
  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记忆,学生还必须做大量练习,可以说多多益善,题做多了自然就灵活了。这一方面教师要做的就是督促、检查、落实,要不厌其烦。同时,练习时注重选择题和简答题、分析说明题、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高中政治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个部分,政治与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而思考问题时都离不开哲学思维。尤其是在回答主观题时,知识要点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精炼;不仅理论知识表述要准确,而且要做到联系背景分析,努力使答案层次分明、符合逻辑,富有针对性。在回答主观题时,一定要过好审题关、结构关,语言关。审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读懂材料,找到与材料相结合的知识点,答题的结构要严谨具有逻辑性,答题的语言也是学生非常欠缺的,平常训练时,要有意识把他们错误的语言进行汇总,集中纠正,进行归类。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725000)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爱好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事物与某次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爱好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爱好具有选择性、趋向性的特征。从学习历史知识的心理特征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正逐步提高。他们的英雄主义意向及好奇心理,对过去的探索及对未来的追求都为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提供了条件。因此,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摘要:语文是中学的基础学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把语文上得精彩生动,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可以信任的,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更好地激发兴趣。同时,教师要适时适地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使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举一反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培养兴趣来
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师创建充满爱的教学氛围的具体措施。而这一举措也正好迎合了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便于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关键词:创建;爱;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50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创建充满爱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的教学氛围,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那么,怎样创建充满爱的教学氛围呢
摘要:教育家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重,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苦不堪言。而解决这一矛盾显得极为紧迫。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高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许多农村初中生谈作文色变,他们写一次作文就是情感的伪化.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写作的真谛是真情,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常说“作文即做人”,社会需要诚信.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创造一种平等、宽容、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学习
摘要:笔者认为,将口试引入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也会随之端正。那么,该如何引入?笔者认为不妨利用情境教学。  关键词:英语口语测试;情景教学;师生互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58  一、为何要将口试引入课堂教学  一直以来,口试没有在课堂上引起重视,学生们也只是
摘要:本文以2013年温州市一模作文为例,分析了目前学生在作文选材上普遍存在的陈旧化、低幼化、单一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鲜活选材的四个途径:素材体系的对换更新,陈旧素材的角度变化,隐性素材的显性化,生活资源的吸收与运用。  关键词:选材;替换;新角度;显性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59  选材,是作文过程中极其重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学生用文字表情达意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文学得如何的尺度.而且,从写作中,我们不仅可以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高度重视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认识;兴趣;感悟;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66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我们应该追求和思考的教育教学任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日益成为语文教师案头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