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是新时期我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加强农技推广人才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农技推广人才队伍,进一步增强其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本文首先对农村科技服务问题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开农技推广的和意义;探讨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 问题 队伍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5-0134-01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到2020年,中国粮食国内总需求将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增长50%-60%,实践证明,无论是过去或者未来,中国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其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措施是靠科技,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所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以后能不能持续发展?建设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个关键问题,置身于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挑战、适应新的要求,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科技服务的重要性。
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在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补充的服务系统。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但由于受农业自身生产特点的影响以及制度变迁中对路径的依赖,目前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从总体上来讲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技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途径。没有积极有效的农技推广,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目前农技推广体系缺乏活力、存在问题突出,已严重影响着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农技体系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农技体系怎样改,如何改一直是困扰决策部门的难题。因此,必须加快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真正转变。
二、我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面临推广经费不足、甚至短缺的现象。有钱开支、无钱下乡指导,硬件设施配置不到位,正常的农业科技培训无法进行。同时,因为资金短缺、从事农技推广的农业技术人员也无法实现“充电”,进而不能及时掌握农业新技术、新成果。
2、农机构设置不合理,定位不恰当。近几年,农技推广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建立了以政府推廣体系为主,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农民合作组织、供销社、企业组织、有关群众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入WTO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存在着农业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定位不恰当,运行制度存在缺陷,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与科研、教育分离,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差,观念陈旧等问题,制约着推广力度成果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资源整合不够。农村科技创新的主体仍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价值取向上重学术轻应用,在操作能力上强研发弱推广。这样,就造成了提供的农村科技成果技术集成程度差,与现实生产有距离,有效供给不足,并使农村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扩散。
3、农民直接接受新技术能力差作为个体的农民思想仍然很保守,缺乏推广新技术的勇气,在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运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直接将科技成果向农民进行传播,收效难以保障。
三、不断创新,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现代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传统意义上的农技推广系统有了许多变化和创新,服务范围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还包括农村经济的各项产业,以及农民的就业、生活、环境等民生问题。要稳定和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充分履行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还要逐步建立以农技推广事业单位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以及专家大院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为重要力量,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这支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观念,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农民生产对农业科技的需要。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多条腿走路,稳定、健全农技推广站所,发挥主渠道作用,催生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农技推广载体,。大力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
3、是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由一个组织负责某项职能,在多个组织相互竞争中形成合理的分工。
(1)国有农技推广体系是多元化农技推广组织的主体。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国家对弱势地区农村、弱势群体农民、弱势产业农业能够给予一定的扶持,而扶持的关键是要支持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这就确立了其主体地位。
(2)农技推广的关键是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农技推广人员一份明确的工作,加强考核督查,用为农服务的成效,以此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农技推广机制改革的实质内容。
(4)服务农户。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农户已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是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农户要在竞争中立足,惟一的途径是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革新技术、提高产量与质量;精打细算,合理经营,降低成本。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 问题 队伍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5-0134-01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到2020年,中国粮食国内总需求将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增长50%-60%,实践证明,无论是过去或者未来,中国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其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措施是靠科技,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所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以后能不能持续发展?建设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个关键问题,置身于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挑战、适应新的要求,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科技服务的重要性。
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在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补充的服务系统。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但由于受农业自身生产特点的影响以及制度变迁中对路径的依赖,目前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从总体上来讲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技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途径。没有积极有效的农技推广,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目前农技推广体系缺乏活力、存在问题突出,已严重影响着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农技体系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农技体系怎样改,如何改一直是困扰决策部门的难题。因此,必须加快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真正转变。
二、我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面临推广经费不足、甚至短缺的现象。有钱开支、无钱下乡指导,硬件设施配置不到位,正常的农业科技培训无法进行。同时,因为资金短缺、从事农技推广的农业技术人员也无法实现“充电”,进而不能及时掌握农业新技术、新成果。
2、农机构设置不合理,定位不恰当。近几年,农技推广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建立了以政府推廣体系为主,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农民合作组织、供销社、企业组织、有关群众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入WTO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存在着农业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定位不恰当,运行制度存在缺陷,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与科研、教育分离,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差,观念陈旧等问题,制约着推广力度成果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资源整合不够。农村科技创新的主体仍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价值取向上重学术轻应用,在操作能力上强研发弱推广。这样,就造成了提供的农村科技成果技术集成程度差,与现实生产有距离,有效供给不足,并使农村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扩散。
3、农民直接接受新技术能力差作为个体的农民思想仍然很保守,缺乏推广新技术的勇气,在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运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直接将科技成果向农民进行传播,收效难以保障。
三、不断创新,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现代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传统意义上的农技推广系统有了许多变化和创新,服务范围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还包括农村经济的各项产业,以及农民的就业、生活、环境等民生问题。要稳定和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充分履行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还要逐步建立以农技推广事业单位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以及专家大院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为重要力量,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这支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观念,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农民生产对农业科技的需要。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多条腿走路,稳定、健全农技推广站所,发挥主渠道作用,催生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农技推广载体,。大力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
3、是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由一个组织负责某项职能,在多个组织相互竞争中形成合理的分工。
(1)国有农技推广体系是多元化农技推广组织的主体。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国家对弱势地区农村、弱势群体农民、弱势产业农业能够给予一定的扶持,而扶持的关键是要支持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这就确立了其主体地位。
(2)农技推广的关键是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农技推广人员一份明确的工作,加强考核督查,用为农服务的成效,以此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农技推广机制改革的实质内容。
(4)服务农户。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农户已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是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农户要在竞争中立足,惟一的途径是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革新技术、提高产量与质量;精打细算,合理经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