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光拍摄一直受到许多摄影者的喜爱,很多人觉得这是因为风光摄影最容易找到拍摄题材,而且就题材本身来看,大自然环境里大多数的景物都是静态的,因此在相机操作和拍摄技术上对初学者的要求不是那么高;更何况出外散心以及旅游也是很多人的爱好,能把在外面看到吸引自己的景物拍摄下来,作为自己的回忆,还能和亲友们共享,实在是一举多得。不过在我看来,这也和中国文化有几分关联。从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长川”到毛泽东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再到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些都说明在中国的文化背景里,大自然中的景物可以给人不同层次的启发,同时也可以超越题材本身,表达一份难以形容的感受。可如果要把风光摄影的追求推到这个方向,不仅需要时间上的锻炼和培养,更需要“心”、“景”与“情”的结合。毕竟,这是一份感受,而不是局限于题材本身的记录。
虽然从这个角度来谈论风光摄影似乎显得过分认真,但我只想说明,任何一项有意义的追求都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在当前技术发展下,摄影操作上的简易性以及它成像效果的优越性和纪实性,都为摄影的空前发展提供了契机。风光摄影所能带来的并不只是把一张风光照片的拍摄、应用以及它的意义局限于纯粹的记录上。也正因为如此,我想从题材的选择、画框中景物的取舍,以至画面的整体结构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对一般摄影初学者来说,摄影似乎是建立在“实物成像”的基础上,将对自己有吸引力的所见记录下来的工具,而且是最直接、最理想的手段。不过,摄影者会发现照片不一定可以重现拍摄时所看到的景色。由于画框的存在,一张照片不可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传递现实环境所能流露的全部信息或感受。为此,拍摄者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把眼前的景色尽可能都收录下来。如果说画框带来了局限,有的拍摄者甚至会为了缩小照片和肉眼观察之间的差距,利用过去的宽幅相机或今天数码时代的接片手段来突破这种局限。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照片都是全景的。当然,这样的拍摄确实是以记录大自然景观为最主要追求的。这不仅导致一些影友把风光摄影定位在这样的照片上,也使当今摄影界的一部分论者坚持要把大自然景物的拍摄以“风景”来定名。
从另一方面出发,也正因为一部分这类照片的成功拍摄,一些摄影者开始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模仿。确实,利用相机进行临摹要比过去的绘画或书法来得容易。在中国文化里,临摹也一直是视觉媒体学习的基础,更何况根据拍摄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说不定比临摹原型还要动人。长此以往,很多被成功拍摄,或在获奖摄影作品中出现的景点,也就成为众多摄影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因为摄影者的这种热衷,有些摄影书籍甚至把主题放在题材选择上,告诉读者应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角度来拍摄某一景点。不过,也正因为利用相机从事临摹来得简单,在国外摄影界,临摹拍摄被认为是既缺乏个人观点,又缺乏艺术界所重视的“创新性”和“原创性”的拍摄方法,多被人以“明信片”或是“挂历照”这一类似褒实贬的语句来形容,不会受到重视。我认为,在摄影的学习上,临摹的价值不在画面里的景物,而应该是对拍摄技术的学习。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以后适当的场合里再作详谈。
在前面我也提到,风光摄影的拍摄往往始自景色对摄影者的吸引,但要把这份吸引力表现在照片上,继而追求与观赏者之间的沟通,可不像拍摄人文题材那样地明显和直接。由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通,以人文为题材的照片很容易带来观赏者的认同感,特别是当照片所记录的是一桩大家都可以领悟的故事或感受时。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这类照片现在被定名为“纪实”。其实,如果拍摄的主要目的是记录,不论任何题材,只要照片的制作不过分依赖后期,都可以称作纪实。
除去像前面所提到的在热门景点拍摄全景,一般情况下,面对同一片景色,可以说每一个摄影者都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就很难要求观赏者由照片引发的反应和摄影者相似了。这就是风光题材和人文题材拍摄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一旦风光照片脱离有充分视觉吸引力的风景,投入到前面所提到的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所描述的景色,这样的照片就更像是一篇散文了,不可能让每一位观赏者都有一目了然的反应。要感悟这样的景色,不论是拍摄者还是观赏者,不仅要对它感到兴趣,还需要“心”的体验,引出“情”的迸发。也正因如此,我常常提到我的老师所说的话:“在按下快门以前,先问问自己是什么触发了拍摄的激情,然后尽可能地把它突出在画面里。”这句话说明了拍摄大自然景色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对一般初学者来说,却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要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并在照片里表达出来,可以说是风光摄影爱好者最大的挑战。它所需要的是“心”与“景”的结合,而不只是获取景色而已。同时,要将其付诸于实践,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当今很多人把摄影看作最简单入门的“文化修养”,而难有人愿意把自己投入在长期的锻炼和不懈的追求中。但惟有如此,照片才会有个性和深度。
其实老师的话,简单理解,就是我们有必要认识到自己想拍摄的主题是什么。不过,在这里所谓的“主题”并不一定说在画面里必须要有一个“趣味中心”的实体,而是自己想通过画面所表达的是什么。一片色彩上的结合,一份动态或是像朱自清所形容的景色那样的气氛⋯⋯这都是一份心情的流露,而不在于题材本身的描绘与记录。
根据我的经验,要接受这份挑战的第一步,就是在拍摄对自己具有吸引力的景色时,不仅要选取不同的拍摄角度、镜头和取景方式,以达到多样的拍摄,还要去找寻最有表现能力的画面,最好将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并在按下快门之前,先通过取景器对所拍摄的画面作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看看它是否能像景色本身一样,可以引发个人对这片景色产生同样的思维、感情和吸引力,然后再拍摄。毕竟,在照片画框中进行的结构取舍会产生“偏之一分,差之千里”的差距。
经过多次这样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镜头的拍摄实践,我可以逐渐分辨当前景物真正吸引我的是哪一部分或哪几部分的结合。但即便如此,在我摄影的初期,这样的习作却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效果,相反甚至可能带来不知如何下手的困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他人拍摄的照片(但不是临摹)可以为我带来启发,譬如说在我开始拍摄水面的景色时,拍出来的照片总好像是缺了些什么。不过在看了别人的照片以后,我发现在画面的底部如果包括湖岸一角可以充实画面,能为画面带来一份平衡感;如果能利用水里的倒影,往往可以为水面带来色彩,也让画面中的景物从近到远地形成连接。换句话说,我认为摄影上的临摹并不在于画面本身的形象,而是在拍摄技术以及构图上的学习和借鉴。分析自己所拍摄的与他人拍摄的照片之间构图上的差异,不仅加深了我对于眼前景色的认识,也逐渐训练了我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题材的找寻和取舍上,也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操作可以帮助摄影者表达对眼前景色的认识和感受,甚至是它所带来的意义。但是作为摄影的题材,大自然景物所引发的观赏者的感受仍然见仁见智,这是因为每个人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各有不同。而这些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在我看来,正是风光摄影的深度和优越性所在。就像读唐诗中“泊船岸边”为人们带来的感受一样,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各有千秋。对杜甫来说,“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会让他感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而对孟浩然来说,在“移舟泊烟渚”这样类似的环境下,却感到“日暮客愁新”的惆怅。换句话说,同一片景色为每个人所带来的不同感受使照片跳出了“看山是山”的纯粹记录的范畴,增添了层次,实现了因人而异的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正因为处在同一片景色里,不同的取舍可以说明拍摄者对同一片景色产生的不同感受。一张照片不再只是这片景色单纯的整体记录,而成为了实际景物的不同侧面。换句话说,即使到了同一个景点,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都挤到同一个位置去拍摄大同小异的“明信片”。大可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去表达个人的感受。
在前面谈到,从全景的拍摄上来说,利用宽幅相机或者数码接片可以缩小画框所造成照片和肉眼观察之间的差距。而在探讨通过拍摄突出摄影者个人观点时,画框的存在也有它正面的功效。画框的存在造成了照片和肉眼观察之间的差距,所以不同的拍摄角度和不同镜头的应用也决定了画框里景物的取舍以及它们的相对大小和位置,从而决定了它们为画面整体带来的效果。
画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画面里题材的取舍,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甚至一张照片的意义。这是因为,画框能够决定画面中不同元素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后者也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构图。没有画框,就谈不上什么构图。
提到构图,现在很多摄影书籍和教材上,往往冠其以“法规”二字。这样形容的目的可能是希望把这方面的应用规范化,但在我看来,这引起了照片拍摄上的一个误区。构图是“视觉的语言”,它在摄影上的作用就像文字之于文章,应该是来自“心”的操作。所以说,在一个现存的环境里拍照,画面的结构绝不是按照什么规律“构”出来的。这就像英语“take a picture”所说,照片是拍摄者主动“拿”下来的。在发现了一片具有吸引力的景色后,摄影者需要随机应变,根据现场所带来的启发,利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和不同的镜头来决定现场景物的拍摄角度与画面的结构,从而表达一张照片的意义。这也就是我常常所说的——拍摄时的随意性。摄影是无法一直根据个人既定的思维模式来进行现场创作的。
同时,正因为摄影是在一个现存的环境里进行创作,风光摄影不仅建立在现场景物的选择上,还有必要考虑当时光线与气候条件的变化。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自然环境中的景物看作是静态的,光线与气候条件就是一项变数。虽然现在一般的摄影爱好者都认识到光影效果的重要性,也不乏很多人起早待夕地去拍摄晨昏阳光下的景物,但事实上,拍摄效果可以是多方面的,也不一定是等得到的。我认为,对光线与气候的把握最能在风光摄影的拍摄上发挥摄影的瞬间性,也能通过景物的选择和构图为画面增加一份动态。
最后,我要回到“心”与“景”这个主题。在风光摄影的取景和拍摄上,如果能从“心”出发,那么即使在同一个“景”区拍摄,每个人所拍摄的照片,因为他们的个性、兴趣和拍摄时心情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从而体现其创新性。
虽然从这个角度来谈论风光摄影似乎显得过分认真,但我只想说明,任何一项有意义的追求都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在当前技术发展下,摄影操作上的简易性以及它成像效果的优越性和纪实性,都为摄影的空前发展提供了契机。风光摄影所能带来的并不只是把一张风光照片的拍摄、应用以及它的意义局限于纯粹的记录上。也正因为如此,我想从题材的选择、画框中景物的取舍,以至画面的整体结构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对一般摄影初学者来说,摄影似乎是建立在“实物成像”的基础上,将对自己有吸引力的所见记录下来的工具,而且是最直接、最理想的手段。不过,摄影者会发现照片不一定可以重现拍摄时所看到的景色。由于画框的存在,一张照片不可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传递现实环境所能流露的全部信息或感受。为此,拍摄者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把眼前的景色尽可能都收录下来。如果说画框带来了局限,有的拍摄者甚至会为了缩小照片和肉眼观察之间的差距,利用过去的宽幅相机或今天数码时代的接片手段来突破这种局限。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照片都是全景的。当然,这样的拍摄确实是以记录大自然景观为最主要追求的。这不仅导致一些影友把风光摄影定位在这样的照片上,也使当今摄影界的一部分论者坚持要把大自然景物的拍摄以“风景”来定名。
从另一方面出发,也正因为一部分这类照片的成功拍摄,一些摄影者开始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模仿。确实,利用相机进行临摹要比过去的绘画或书法来得容易。在中国文化里,临摹也一直是视觉媒体学习的基础,更何况根据拍摄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说不定比临摹原型还要动人。长此以往,很多被成功拍摄,或在获奖摄影作品中出现的景点,也就成为众多摄影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因为摄影者的这种热衷,有些摄影书籍甚至把主题放在题材选择上,告诉读者应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角度来拍摄某一景点。不过,也正因为利用相机从事临摹来得简单,在国外摄影界,临摹拍摄被认为是既缺乏个人观点,又缺乏艺术界所重视的“创新性”和“原创性”的拍摄方法,多被人以“明信片”或是“挂历照”这一类似褒实贬的语句来形容,不会受到重视。我认为,在摄影的学习上,临摹的价值不在画面里的景物,而应该是对拍摄技术的学习。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以后适当的场合里再作详谈。
在前面我也提到,风光摄影的拍摄往往始自景色对摄影者的吸引,但要把这份吸引力表现在照片上,继而追求与观赏者之间的沟通,可不像拍摄人文题材那样地明显和直接。由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通,以人文为题材的照片很容易带来观赏者的认同感,特别是当照片所记录的是一桩大家都可以领悟的故事或感受时。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这类照片现在被定名为“纪实”。其实,如果拍摄的主要目的是记录,不论任何题材,只要照片的制作不过分依赖后期,都可以称作纪实。
除去像前面所提到的在热门景点拍摄全景,一般情况下,面对同一片景色,可以说每一个摄影者都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就很难要求观赏者由照片引发的反应和摄影者相似了。这就是风光题材和人文题材拍摄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一旦风光照片脱离有充分视觉吸引力的风景,投入到前面所提到的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所描述的景色,这样的照片就更像是一篇散文了,不可能让每一位观赏者都有一目了然的反应。要感悟这样的景色,不论是拍摄者还是观赏者,不仅要对它感到兴趣,还需要“心”的体验,引出“情”的迸发。也正因如此,我常常提到我的老师所说的话:“在按下快门以前,先问问自己是什么触发了拍摄的激情,然后尽可能地把它突出在画面里。”这句话说明了拍摄大自然景色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对一般初学者来说,却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要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并在照片里表达出来,可以说是风光摄影爱好者最大的挑战。它所需要的是“心”与“景”的结合,而不只是获取景色而已。同时,要将其付诸于实践,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当今很多人把摄影看作最简单入门的“文化修养”,而难有人愿意把自己投入在长期的锻炼和不懈的追求中。但惟有如此,照片才会有个性和深度。
其实老师的话,简单理解,就是我们有必要认识到自己想拍摄的主题是什么。不过,在这里所谓的“主题”并不一定说在画面里必须要有一个“趣味中心”的实体,而是自己想通过画面所表达的是什么。一片色彩上的结合,一份动态或是像朱自清所形容的景色那样的气氛⋯⋯这都是一份心情的流露,而不在于题材本身的描绘与记录。
根据我的经验,要接受这份挑战的第一步,就是在拍摄对自己具有吸引力的景色时,不仅要选取不同的拍摄角度、镜头和取景方式,以达到多样的拍摄,还要去找寻最有表现能力的画面,最好将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并在按下快门之前,先通过取景器对所拍摄的画面作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看看它是否能像景色本身一样,可以引发个人对这片景色产生同样的思维、感情和吸引力,然后再拍摄。毕竟,在照片画框中进行的结构取舍会产生“偏之一分,差之千里”的差距。
经过多次这样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镜头的拍摄实践,我可以逐渐分辨当前景物真正吸引我的是哪一部分或哪几部分的结合。但即便如此,在我摄影的初期,这样的习作却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效果,相反甚至可能带来不知如何下手的困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他人拍摄的照片(但不是临摹)可以为我带来启发,譬如说在我开始拍摄水面的景色时,拍出来的照片总好像是缺了些什么。不过在看了别人的照片以后,我发现在画面的底部如果包括湖岸一角可以充实画面,能为画面带来一份平衡感;如果能利用水里的倒影,往往可以为水面带来色彩,也让画面中的景物从近到远地形成连接。换句话说,我认为摄影上的临摹并不在于画面本身的形象,而是在拍摄技术以及构图上的学习和借鉴。分析自己所拍摄的与他人拍摄的照片之间构图上的差异,不仅加深了我对于眼前景色的认识,也逐渐训练了我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题材的找寻和取舍上,也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操作可以帮助摄影者表达对眼前景色的认识和感受,甚至是它所带来的意义。但是作为摄影的题材,大自然景物所引发的观赏者的感受仍然见仁见智,这是因为每个人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各有不同。而这些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在我看来,正是风光摄影的深度和优越性所在。就像读唐诗中“泊船岸边”为人们带来的感受一样,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各有千秋。对杜甫来说,“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会让他感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而对孟浩然来说,在“移舟泊烟渚”这样类似的环境下,却感到“日暮客愁新”的惆怅。换句话说,同一片景色为每个人所带来的不同感受使照片跳出了“看山是山”的纯粹记录的范畴,增添了层次,实现了因人而异的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正因为处在同一片景色里,不同的取舍可以说明拍摄者对同一片景色产生的不同感受。一张照片不再只是这片景色单纯的整体记录,而成为了实际景物的不同侧面。换句话说,即使到了同一个景点,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都挤到同一个位置去拍摄大同小异的“明信片”。大可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去表达个人的感受。
在前面谈到,从全景的拍摄上来说,利用宽幅相机或者数码接片可以缩小画框所造成照片和肉眼观察之间的差距。而在探讨通过拍摄突出摄影者个人观点时,画框的存在也有它正面的功效。画框的存在造成了照片和肉眼观察之间的差距,所以不同的拍摄角度和不同镜头的应用也决定了画框里景物的取舍以及它们的相对大小和位置,从而决定了它们为画面整体带来的效果。
画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画面里题材的取舍,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甚至一张照片的意义。这是因为,画框能够决定画面中不同元素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后者也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构图。没有画框,就谈不上什么构图。
提到构图,现在很多摄影书籍和教材上,往往冠其以“法规”二字。这样形容的目的可能是希望把这方面的应用规范化,但在我看来,这引起了照片拍摄上的一个误区。构图是“视觉的语言”,它在摄影上的作用就像文字之于文章,应该是来自“心”的操作。所以说,在一个现存的环境里拍照,画面的结构绝不是按照什么规律“构”出来的。这就像英语“take a picture”所说,照片是拍摄者主动“拿”下来的。在发现了一片具有吸引力的景色后,摄影者需要随机应变,根据现场所带来的启发,利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和不同的镜头来决定现场景物的拍摄角度与画面的结构,从而表达一张照片的意义。这也就是我常常所说的——拍摄时的随意性。摄影是无法一直根据个人既定的思维模式来进行现场创作的。
同时,正因为摄影是在一个现存的环境里进行创作,风光摄影不仅建立在现场景物的选择上,还有必要考虑当时光线与气候条件的变化。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自然环境中的景物看作是静态的,光线与气候条件就是一项变数。虽然现在一般的摄影爱好者都认识到光影效果的重要性,也不乏很多人起早待夕地去拍摄晨昏阳光下的景物,但事实上,拍摄效果可以是多方面的,也不一定是等得到的。我认为,对光线与气候的把握最能在风光摄影的拍摄上发挥摄影的瞬间性,也能通过景物的选择和构图为画面增加一份动态。
最后,我要回到“心”与“景”这个主题。在风光摄影的取景和拍摄上,如果能从“心”出发,那么即使在同一个“景”区拍摄,每个人所拍摄的照片,因为他们的个性、兴趣和拍摄时心情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从而体现其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