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例研修的重要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作为一名从事了多年义务教育的工作者,我常常听到身边的同事们的抱怨,在南疆这样偏僻落后的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老师们常年在教学一线工作,出去学习培训机会基本没有,有时候面对学生,会莫名产生知识被掏空或无话可讲的囧境,怎么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质量呢?其实,我觉得有这样看法的老师是真正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提升自己知识、能力的教育资源。而课例研修就是我们工作中最长使用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
  课例研修是一个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的研修过程。课例研修一般流程是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它是教师把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自觉地转化为课堂上教育实践智慧的过程,也是教师把研修体会、收获提炼、整理为文本或视频等形式的主题研修成果的过程,是将研修团队中每个成员个体的隐性知识在相互依存的群体研修中,展现出来成为教师群体教育智慧发展的过程。
  教学反思与教学成绩的进步是相辅相承的,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实践反思是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教师才能获得专业发展,取得进步。而课例研修的过程正是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试想,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该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
  课例研修强调的是从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出发,教师集体通过行动研究,借助课堂观察和实录分析的手段,寻找课堂教学关键事件,调整教学行为。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通过参加国家组织的远程“国家计划”培训学习,再把本校的课例研究与专家的课例研究作对比,就会知道了我们的严重不足,我们的课例研究仅仅是简单的听评课活动,年年讲,年年听,年年评,评课也是优点说得多,不足说的少,改进措施更没人说,何谈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修是教师通往专业的必经之路,是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也在课堂度过,只有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才不会虚度自己的光阴,只有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使我看到了课例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在课例研究中我认为一定要改进教师“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交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得意、得言、得法,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做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老师要有创新,让自己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真的在读,真的会说,真的会写,真有感悟,真去體验,学生从“学会”,“会学”到“乐学”。
  课例研修强调的是团体的互助和合作,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每一个教师个体才能在群体互助中增长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凝聚专业情谊,获得群体研究中的快乐和成长中的幸福,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
  学习是提高自己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都证明多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教学离不开学科知识的储备与更新,离不开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我们要静下心来阅读专业基础知识读本,重新咀嚼已渐被遗忘的专业基础知识;我们还要学习和接受那些越来越多的新专业知识;学习那些看似与自己专业无关但实际上是有关的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让知识源源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宽阔的河流”、“深深的海洋”。为做好一个专业的老师打下雄厚的扎实的知识基础。
  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只要能积极认真的投入到课例研修活动中,以一个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不断地进行反思,及时进行总结,将自己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让自己的思路更开放,方法更灵活,那么在教学中一定会自觉地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带领学生一起体会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反过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加精确、合理。俗话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用规范准确的数学教学语言循
摘 要:初中数学教育有必要承担法制教育思想渗透的义务,但在教学中,要注意讲究渗透的策略,确保数学教育内容为主体的情况下渗透法制教育思想。  关键词:初中数学;法制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在不断的攀升,作为初中教育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有义务做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起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行为,进而成为一个遵法、守法的祖国栋梁之材。  初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子化教学的领先技术,已在中学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老师可运用视频、影像、声音等多种手段,将健美操教学内容立体化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肢体动作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和共享性较强,学生可重复观看,反复学习,便于学生对各个动作要领的掌握。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和合理开展多媒体体育教学活动,做出一些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
学位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时效性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教学设计的时效性。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和应用同时,在数学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分類号】G633.6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
【摘要】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其主要表现为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久而久之,不僅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恐惧心理,而且引发了对数学学科的畏惧,影响了学科质量的提升。教师也只能采取某些传统对策,比如题海战等来应对,其结果自然是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走出以上困境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解困之道,以供同行参考。一、注重题目结构的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多种策略,注重题后课后反思等方法的研究,  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认为,学习兴趣、知识储备、策略学习、课后反思对于培养、巩固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不断提升自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分类号】G623.5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
摘要:《老门生三世报恩》通过叙述饱学之士鲜于同八岁举神童,“胸藏万卷,笔扫千军”但儒途淹蹇,五十七岁依然挤在后生队伍里,谈文讲艺,后接连被蒯遇时“错取”,而最终仕途顺达,以其一己之力,报答蒯氏知遇之恩的故事。全篇语言风趣幽默风趣,角色设置匠心独运,蒯遇时的“爱少贱老”与屡次“错取”鬓发苍然的鲜于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为后来的鲜于同的报恩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情节极具表现張力。  关键词:《警世通言
在半干旱地区,水分是影响植被分布格局、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同时,森林植被又对水分循环具有调节作用,特别是不同森林种类在调节地表径流方面影响巨大。曼宁阻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以绿色植物为主的环境的改善,开始研究绿色植物生态功能作用的发挥。“绿量”是对原有的园林绿化理论的新突破,体现了人们对植物功能认识的进一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