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男权话语在今天往往有更大的话语权。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夫为妻纲”是女性必须严苛遵守的妇道。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媒介与妇女”专题讨论会在北京举办后,中国学者开始更多关注妇女与媒体相关议题,2013年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这一切都在努力推动女性形象的改变以及对媒体上呈现出的女性刻板印象的修正,试图将女性拉回到和男性相较相对平衡的社会地位。
“在进入21世纪后,消费主义将男性与女性置入‘看’与‘被看’的模式下,女性成为被男性‘观看’的审美客体”,①新闻报道中对女性的关注度也少于男性,“美丽、迷人这些传统媒体上的女性神话在网络媒体里再次成为‘卖点’”,②是否正如美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朱蒂斯·巴特勒所言,“性别充满了表演性——也就是说,身份并不是如它所声称的‘是’什么,而是被建构的”?③是否媒体在对女性和男性的报道中存在固定的模式和形象暗示?
一、研究设计
在以“女”为关键词,限定搜索时间为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限定搜索新闻源为人民网进行高级搜索,剔除无关新闻后共整理出377条新闻;同一时间段同一新闻源下以“男”为关键词,剔除无关新闻后共整理出430条新闻。之所以以互联网为考察领域是因为在互联网传播的时代,尽管人人都可以作为自媒体发声,但诸如人民网这样的国家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依然在呈现社会现象,在建构社会形象方面有不小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新闻的选择中既要考虑到宣传主题,又试图在网络这个大背景下迎合网友需求,淡化政治色彩,选择特定的新闻推送。另外,2016年3月24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人民网位列中国网站移动传播百强榜第二名(新浪网排名第一位)。④
为全面比较新闻报道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本文对涉及的相关报道进行了以下几类编码:“身份角色”(男/女医生、男/女官员、男/女(大)学生、男/女教师、男/女子等十余个身份)、“新闻主题”(健康保健、政治参与、自杀被害等十余个主题)、“态度倾向”(正向、负向、中立描述),并对含有“校花”“强奸”等明显具有标签性质、态度倾向的新闻报道进行进一步分析。在事件涉及到几个不同主题时,选取其报道主要讲述的方面。
二、研究发现
本文在对这807条新闻进行统计整理,全样本量化分析后得出如下结果:
(一)女性形象分析
1.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新闻中的次数最多,具体到有明确身份角色出现时,有关女(大)学生和女性官员的新闻都占到总数的10%以上,女性官员报道量大也和人民网自身属性相关,人民网作为《人民日报》建设的信息交换网上平台,其发布官员任免等政治类新闻的权威性是其他商业网站难以比拟的,而有关科学、体育运动、医学这样男性明显占主导优势的领域中,对女性的报道数量不足2%。值得注意的是,“女司机”作为一个标签被单独列成一个群体,而有关女司机的报道多为女性是受害一方,如2014年11月27日报道的《女公交司机被男子连打8拳致鼻骨骨折满脸血》。
2.对于女性的新闻报道的态度以中立描述为主,807份样本中,44.4%的新闻是事实陈述,而对女性正面形象树立的报道仅占报道总量的18.3%。将态度倾向和新闻主题利用SPSS软件交叉制表(如表1)后可见,负面报道中违法犯罪、被害自杀主题的新闻在报道数量上远多于其他事件类型,女性被欺负、女性罪犯等对女性极为不利的形象刻画在数量上暗示了女性的弱小。对女性正面刻画最多的主题是社会万象,即以女性为主要新闻人物,未被包含在主要新闻主题分类中的社会新闻,例如2014年7月22日人民网报道的《重庆女研究生专攻社工七年 毕业不改行》以及2014年5月14日报道的《美女收藏家董小明的民国瓷收藏》等。
3.在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取样时间段下的377条新闻中,涉及对女性构成伤害的事件达79件,如表2所示,占21%,女性依然处于弱势、被伤害群体的地位,涉及女性违法犯罪、其他社会事件也在其中占有相对客观的数量,诸如《女子打麻将因言语不和把人砸伤被追刑责》(2014年10月13日)《大三女生失联后给父母发遗书称压力大先走了》(2014年10月11日)等报道中出现的女性,也通过文本的负面词语刻画女性为对现实无力的形象。
(二)男性形象分析
1.对男性官员的报道量大大高过其他身份角色,这和人民网本身的性质、定位有很大关系。除去男性官员的报道量有150余篇外,对“男子”这一整体的报道量也相对可观,430条涉及男性的新闻里有119条新闻都以群体形象出现,由这两部分的总和过半可见,报道中对男性的关注更多集中于事件本身,不刻意集中在身份、性别这样更容易被标签化的特征上,同时在非抗震救灾、非军事纪念活动如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期间也包含了对解放军的报道,如2014年8月6日的《董宏达:“解放军炊事员饿倒”挺立起中国力量》,就是单纯报道一个叫安德华的炊事员手握厨勺却粒米未进的事迹,体现军人意志、军人品格。
2.因为对男性的报道中有相当数量的报道是针对男性官员的官职任命、调动等情况,所以中立描述性的新闻占了很大数量。就正向和负向两个有明显倾向的报道量来看,负向新闻数量有112篇,几乎是正向新闻的两倍。从报道态度倾向和新闻主题的交叉表格来看(如表3),对男性的正面描述还有突出社会贡献这一主题,凸显了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能力,而负面描述也是更多集中于违法犯罪这类明确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事件。
3.在取样时间段的430条关于男性的报道中,除去政治参与主题涉及到的是官员任免方面的消息,占比例最多的新闻主题是违法犯罪,即男性主动去侵害他人构成过失,甚至是犯罪。如2014年4月15日的新闻《广东东莞太子酒店董事长梁某辉涉嫌组织卖淫被刑拘》,就是典型的涉及违法犯罪的报道。 (三)男性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据新浪科技2016年初的文章《CNNIC第37次调查报告:网民结构》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3.6:46.4,网民性别结构趋向均衡,⑤但男性网民的比例还是略微高于女性网民,这正好符合本文选取的样本中有关男性的新闻量稍高于女性的报道量的现象。虽然“男女平等”被一再提及,但是由于男性网民比例相对高,新闻报道对于男性的关注也相对更多。
1. 媒体奇观下的两性形象
美国著名文化批判家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媒体奇观”这一理论。他说道,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都是媒体奇观,在这其中,媒体总是采用一种追求轰动效应的奇观逻辑,来吸引受众。⑥
笔者在浏览2013年到2015年两年的样本时发现,大量涉及女性形象构建的新闻报道都存在着诸多奇观逻辑。如《19岁女子因怀孕缺钱从事卖淫被抓》,将“19岁”以及“怀孕”这样有着双重身份的叙述对象和“卖淫”联系在一起,本身就塑造了一大奇观。而同样是被拘捕,涉及到男性多用“男子”描述,并不刻意强调其身份角色,如《男子造谣工厂保安打死员工抛尸被警方拘留》。
针对同一身份角色时,媒体对大众强势角色不做强调,所以有涉及“女老总”“女企业家”“女代表”这样的新闻事件时,就给予女性特别的性别强调,与此同时,在新闻报道中代表高权力、高社会地位,如官员、高管、教授等如果是女性任职,身份职业前则通常都被冠以“女”字来加以区别。由此可见,在人们的意识下,代表权力、受人推崇的地位和职业已然成了男性的专属。
2.从新闻内容角度看两性形象
按照甘惜分在《新闻大词典》中的分类,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等主题的新闻为“硬新闻”,而人情味较浓,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被定义为“软新闻”。⑦根据前文中的数据统计可知,涉及女性官员和女兵的新闻共51条,在377条女性样本中仅占13.8%,而同一类型新闻涉及男性的条数是162条,在430条男性样本中占比高达37.7%。在相较更为严肃、重要的硬新闻,即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主题的新闻中,男性是主要人物,实际生活中担任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男性也多于女性,因此报道量也就自然有所区分。由于政治和军事新闻中大部分内容是表现父权社会的权力斗争,男性成了绝对权力的象征。而女性即使以政治身份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除去官职任免的报道,也多被关注花边消息,如《朴槿惠每次出访均由全智贤前健身教练陪同》《揭秘宋美龄:衣柜里的旗袍都有号码》,只有在社会新闻中,尤其是充满娱乐性或者悲剧性的软新闻中,女性才有可能作为事件主题被真正关注,但也常呈现出凄惨、出位等男性所期待的形象,始终处于被伤害、被观看的地位,如《央视财经最年轻女主播被带走 细数美女主播》《女孩遭性骚扰后将猥琐男踹下公交车》等。
就新闻报道的态度倾向而言,男性报道中负面报道不足正面描述的两倍,而对女性的负面报道则是正面报道的两倍还要多,并且多集中于被害、自杀的主题(79个),主动违法犯罪的事件仅占377条新闻中的15.9%,与同主题男性占比33.7%形成鲜明对比;而对于被害自杀的事件,430条男性新闻中只有27条。由此可见,在所有的负面报道中,女性常常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并且如果涉及到违法犯罪案件,即使是相对危害程度较轻的负面事件,女性性别也被刻意突显出来,如《美国女主播突爆粗口当场辞职 声称要做大麻生意》。
而对于“儿童”这一群体,两性报道中都有提及,并且涉及到的主题都是被害、自杀一类。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和花朵,媒体也主动给予关注,但是他们始终在新闻中处于弱势,这和监护人的监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遗憾的是新闻中都未提及儿童受害的后续报道。
3.基于女权主义视角看两性形象
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而成的”,⑧很多报道从男性角度出发,将女性对象化,描述为男性理想中的状态和样子。
在本命题的研究中,笔者对样本的事件主题分了健康保健、违法犯罪、自杀被害、生活态度、娱乐八卦、特殊社会贡献、政治参与、社会万象、职场生活、婚恋家庭10个大类,而在实际操作分析中,并没有职场生活和婚恋家庭两个主题的事件出现在涉及男性的新闻报道中,女性的报道中也缺乏生活态度主题和特殊社会贡献主题的相关新闻。西方政治哲学认为,政治、文化、市民社会领域是公共领域,而私人范畴则是指家庭以及家庭生活。按照如此说法,人民网呈现的新闻报道中男性多以社会角色出现,女性依然难以摆脱家庭角色,即使女性也以社会角色出现,其受关注程度也要低于男性,女性从事的职业不但更多体现出辅助性的色彩如护士、秘书等,并且在职场上也频频爆出被伤害的新闻,还是难以和男性保持平等的地位。“女性传播要求的男女平等不是在现象层面的平等,而是在同等参与程度基础上的平等”。⑨
女性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身影多了起来,但颇为遗憾的是,这也让她们更容易成为悲剧性事件的主角,看似是新闻对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女性生存状态给予关注,实际上很多新闻片面追求点击量,从标题上就大做文章,甚至给女性按照既定的标签进行归类。女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本应被关注勤奋、上进等主题,却在媒体上被贴上“校花”的标签并附上近照,甚至还能在其他商业网站上看到校花评比等网络活动;而有关女性被性侵的消息不仅使女性经历了肉体上的伤害,还被拿到公众中讨论,在精神方面受到二次伤害。在体力、生理方面都无法和男性抗衡的女性在如此侮辱中始终处于劣势,也是男权社会的缩影。
三、结论与讨论
一提到男性,人们习惯性地将其与政治、经济、军事、犯罪等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领域,以及对抗性、攻击性强的方面联系起来,而女性呈现出的形象则始终是软弱的、受伤的弱势群体。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是,如果标题中同时出现两种性别的强调,男性身份通常于女性身份之前,即男性作为第一主体,而涉及的事件主题也是男性对女性的侵犯等伤害,如《沙特男医生侵犯女患者被判1000鞭刑和10年监禁》《男子下药迷奸女同事致其变身南京蓝可儿》。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带有偶然因素,而媒体选择将其报道则与媒介和受众有很大关系,男性在古典文化中呈现的阳刚、主外、能力强、强权,与女性在传统观念中的阴柔、内敛、柔弱等形象依然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而所谓有看点的新闻也是利用了这两种固有的印象在其中加入了具有冲突性和矛盾性的细节,然而这样的新闻所反映出的也并非是真实的形象。
综上,人民网作为国内的权威综合性新闻网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报道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态度倾向,在新闻的呈现上对女性正面形象、多元社会职能的关注量还有待提升。网络媒体作为发展潜力大、资讯更新快的有影响力传媒形式,如何积极构建新型的媒介性别形象, 还需业内人士共同探讨和研究。
注释:
①刘立群.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②刘立群等.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③Judith Butler.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M].New York Routledge,1990
④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sogou.com/v17564.htm?fromTitle=%E4%BA%BA%E6%B0%91%E7%B6%B2
⑤CNNIC第37次调查报告:网民结构。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i/2016-01-
22/doc-ifxnuvxh5088776.shtml
⑥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渗透[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⑦甘惜分.新闻大词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⑧西蒙·波伏娃[法].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年版
⑨庄佳.媒介与女性主义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5(下半月)
“在进入21世纪后,消费主义将男性与女性置入‘看’与‘被看’的模式下,女性成为被男性‘观看’的审美客体”,①新闻报道中对女性的关注度也少于男性,“美丽、迷人这些传统媒体上的女性神话在网络媒体里再次成为‘卖点’”,②是否正如美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朱蒂斯·巴特勒所言,“性别充满了表演性——也就是说,身份并不是如它所声称的‘是’什么,而是被建构的”?③是否媒体在对女性和男性的报道中存在固定的模式和形象暗示?
一、研究设计
在以“女”为关键词,限定搜索时间为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限定搜索新闻源为人民网进行高级搜索,剔除无关新闻后共整理出377条新闻;同一时间段同一新闻源下以“男”为关键词,剔除无关新闻后共整理出430条新闻。之所以以互联网为考察领域是因为在互联网传播的时代,尽管人人都可以作为自媒体发声,但诸如人民网这样的国家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依然在呈现社会现象,在建构社会形象方面有不小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新闻的选择中既要考虑到宣传主题,又试图在网络这个大背景下迎合网友需求,淡化政治色彩,选择特定的新闻推送。另外,2016年3月24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人民网位列中国网站移动传播百强榜第二名(新浪网排名第一位)。④
为全面比较新闻报道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本文对涉及的相关报道进行了以下几类编码:“身份角色”(男/女医生、男/女官员、男/女(大)学生、男/女教师、男/女子等十余个身份)、“新闻主题”(健康保健、政治参与、自杀被害等十余个主题)、“态度倾向”(正向、负向、中立描述),并对含有“校花”“强奸”等明显具有标签性质、态度倾向的新闻报道进行进一步分析。在事件涉及到几个不同主题时,选取其报道主要讲述的方面。
二、研究发现
本文在对这807条新闻进行统计整理,全样本量化分析后得出如下结果:
(一)女性形象分析
1.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新闻中的次数最多,具体到有明确身份角色出现时,有关女(大)学生和女性官员的新闻都占到总数的10%以上,女性官员报道量大也和人民网自身属性相关,人民网作为《人民日报》建设的信息交换网上平台,其发布官员任免等政治类新闻的权威性是其他商业网站难以比拟的,而有关科学、体育运动、医学这样男性明显占主导优势的领域中,对女性的报道数量不足2%。值得注意的是,“女司机”作为一个标签被单独列成一个群体,而有关女司机的报道多为女性是受害一方,如2014年11月27日报道的《女公交司机被男子连打8拳致鼻骨骨折满脸血》。
2.对于女性的新闻报道的态度以中立描述为主,807份样本中,44.4%的新闻是事实陈述,而对女性正面形象树立的报道仅占报道总量的18.3%。将态度倾向和新闻主题利用SPSS软件交叉制表(如表1)后可见,负面报道中违法犯罪、被害自杀主题的新闻在报道数量上远多于其他事件类型,女性被欺负、女性罪犯等对女性极为不利的形象刻画在数量上暗示了女性的弱小。对女性正面刻画最多的主题是社会万象,即以女性为主要新闻人物,未被包含在主要新闻主题分类中的社会新闻,例如2014年7月22日人民网报道的《重庆女研究生专攻社工七年 毕业不改行》以及2014年5月14日报道的《美女收藏家董小明的民国瓷收藏》等。
3.在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取样时间段下的377条新闻中,涉及对女性构成伤害的事件达79件,如表2所示,占21%,女性依然处于弱势、被伤害群体的地位,涉及女性违法犯罪、其他社会事件也在其中占有相对客观的数量,诸如《女子打麻将因言语不和把人砸伤被追刑责》(2014年10月13日)《大三女生失联后给父母发遗书称压力大先走了》(2014年10月11日)等报道中出现的女性,也通过文本的负面词语刻画女性为对现实无力的形象。
(二)男性形象分析
1.对男性官员的报道量大大高过其他身份角色,这和人民网本身的性质、定位有很大关系。除去男性官员的报道量有150余篇外,对“男子”这一整体的报道量也相对可观,430条涉及男性的新闻里有119条新闻都以群体形象出现,由这两部分的总和过半可见,报道中对男性的关注更多集中于事件本身,不刻意集中在身份、性别这样更容易被标签化的特征上,同时在非抗震救灾、非军事纪念活动如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期间也包含了对解放军的报道,如2014年8月6日的《董宏达:“解放军炊事员饿倒”挺立起中国力量》,就是单纯报道一个叫安德华的炊事员手握厨勺却粒米未进的事迹,体现军人意志、军人品格。
2.因为对男性的报道中有相当数量的报道是针对男性官员的官职任命、调动等情况,所以中立描述性的新闻占了很大数量。就正向和负向两个有明显倾向的报道量来看,负向新闻数量有112篇,几乎是正向新闻的两倍。从报道态度倾向和新闻主题的交叉表格来看(如表3),对男性的正面描述还有突出社会贡献这一主题,凸显了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能力,而负面描述也是更多集中于违法犯罪这类明确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事件。
3.在取样时间段的430条关于男性的报道中,除去政治参与主题涉及到的是官员任免方面的消息,占比例最多的新闻主题是违法犯罪,即男性主动去侵害他人构成过失,甚至是犯罪。如2014年4月15日的新闻《广东东莞太子酒店董事长梁某辉涉嫌组织卖淫被刑拘》,就是典型的涉及违法犯罪的报道。 (三)男性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据新浪科技2016年初的文章《CNNIC第37次调查报告:网民结构》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3.6:46.4,网民性别结构趋向均衡,⑤但男性网民的比例还是略微高于女性网民,这正好符合本文选取的样本中有关男性的新闻量稍高于女性的报道量的现象。虽然“男女平等”被一再提及,但是由于男性网民比例相对高,新闻报道对于男性的关注也相对更多。
1. 媒体奇观下的两性形象
美国著名文化批判家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媒体奇观”这一理论。他说道,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都是媒体奇观,在这其中,媒体总是采用一种追求轰动效应的奇观逻辑,来吸引受众。⑥
笔者在浏览2013年到2015年两年的样本时发现,大量涉及女性形象构建的新闻报道都存在着诸多奇观逻辑。如《19岁女子因怀孕缺钱从事卖淫被抓》,将“19岁”以及“怀孕”这样有着双重身份的叙述对象和“卖淫”联系在一起,本身就塑造了一大奇观。而同样是被拘捕,涉及到男性多用“男子”描述,并不刻意强调其身份角色,如《男子造谣工厂保安打死员工抛尸被警方拘留》。
针对同一身份角色时,媒体对大众强势角色不做强调,所以有涉及“女老总”“女企业家”“女代表”这样的新闻事件时,就给予女性特别的性别强调,与此同时,在新闻报道中代表高权力、高社会地位,如官员、高管、教授等如果是女性任职,身份职业前则通常都被冠以“女”字来加以区别。由此可见,在人们的意识下,代表权力、受人推崇的地位和职业已然成了男性的专属。
2.从新闻内容角度看两性形象
按照甘惜分在《新闻大词典》中的分类,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等主题的新闻为“硬新闻”,而人情味较浓,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被定义为“软新闻”。⑦根据前文中的数据统计可知,涉及女性官员和女兵的新闻共51条,在377条女性样本中仅占13.8%,而同一类型新闻涉及男性的条数是162条,在430条男性样本中占比高达37.7%。在相较更为严肃、重要的硬新闻,即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主题的新闻中,男性是主要人物,实际生活中担任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男性也多于女性,因此报道量也就自然有所区分。由于政治和军事新闻中大部分内容是表现父权社会的权力斗争,男性成了绝对权力的象征。而女性即使以政治身份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除去官职任免的报道,也多被关注花边消息,如《朴槿惠每次出访均由全智贤前健身教练陪同》《揭秘宋美龄:衣柜里的旗袍都有号码》,只有在社会新闻中,尤其是充满娱乐性或者悲剧性的软新闻中,女性才有可能作为事件主题被真正关注,但也常呈现出凄惨、出位等男性所期待的形象,始终处于被伤害、被观看的地位,如《央视财经最年轻女主播被带走 细数美女主播》《女孩遭性骚扰后将猥琐男踹下公交车》等。
就新闻报道的态度倾向而言,男性报道中负面报道不足正面描述的两倍,而对女性的负面报道则是正面报道的两倍还要多,并且多集中于被害、自杀的主题(79个),主动违法犯罪的事件仅占377条新闻中的15.9%,与同主题男性占比33.7%形成鲜明对比;而对于被害自杀的事件,430条男性新闻中只有27条。由此可见,在所有的负面报道中,女性常常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并且如果涉及到违法犯罪案件,即使是相对危害程度较轻的负面事件,女性性别也被刻意突显出来,如《美国女主播突爆粗口当场辞职 声称要做大麻生意》。
而对于“儿童”这一群体,两性报道中都有提及,并且涉及到的主题都是被害、自杀一类。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和花朵,媒体也主动给予关注,但是他们始终在新闻中处于弱势,这和监护人的监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遗憾的是新闻中都未提及儿童受害的后续报道。
3.基于女权主义视角看两性形象
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而成的”,⑧很多报道从男性角度出发,将女性对象化,描述为男性理想中的状态和样子。
在本命题的研究中,笔者对样本的事件主题分了健康保健、违法犯罪、自杀被害、生活态度、娱乐八卦、特殊社会贡献、政治参与、社会万象、职场生活、婚恋家庭10个大类,而在实际操作分析中,并没有职场生活和婚恋家庭两个主题的事件出现在涉及男性的新闻报道中,女性的报道中也缺乏生活态度主题和特殊社会贡献主题的相关新闻。西方政治哲学认为,政治、文化、市民社会领域是公共领域,而私人范畴则是指家庭以及家庭生活。按照如此说法,人民网呈现的新闻报道中男性多以社会角色出现,女性依然难以摆脱家庭角色,即使女性也以社会角色出现,其受关注程度也要低于男性,女性从事的职业不但更多体现出辅助性的色彩如护士、秘书等,并且在职场上也频频爆出被伤害的新闻,还是难以和男性保持平等的地位。“女性传播要求的男女平等不是在现象层面的平等,而是在同等参与程度基础上的平等”。⑨
女性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身影多了起来,但颇为遗憾的是,这也让她们更容易成为悲剧性事件的主角,看似是新闻对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女性生存状态给予关注,实际上很多新闻片面追求点击量,从标题上就大做文章,甚至给女性按照既定的标签进行归类。女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本应被关注勤奋、上进等主题,却在媒体上被贴上“校花”的标签并附上近照,甚至还能在其他商业网站上看到校花评比等网络活动;而有关女性被性侵的消息不仅使女性经历了肉体上的伤害,还被拿到公众中讨论,在精神方面受到二次伤害。在体力、生理方面都无法和男性抗衡的女性在如此侮辱中始终处于劣势,也是男权社会的缩影。
三、结论与讨论
一提到男性,人们习惯性地将其与政治、经济、军事、犯罪等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领域,以及对抗性、攻击性强的方面联系起来,而女性呈现出的形象则始终是软弱的、受伤的弱势群体。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是,如果标题中同时出现两种性别的强调,男性身份通常于女性身份之前,即男性作为第一主体,而涉及的事件主题也是男性对女性的侵犯等伤害,如《沙特男医生侵犯女患者被判1000鞭刑和10年监禁》《男子下药迷奸女同事致其变身南京蓝可儿》。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带有偶然因素,而媒体选择将其报道则与媒介和受众有很大关系,男性在古典文化中呈现的阳刚、主外、能力强、强权,与女性在传统观念中的阴柔、内敛、柔弱等形象依然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而所谓有看点的新闻也是利用了这两种固有的印象在其中加入了具有冲突性和矛盾性的细节,然而这样的新闻所反映出的也并非是真实的形象。
综上,人民网作为国内的权威综合性新闻网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报道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态度倾向,在新闻的呈现上对女性正面形象、多元社会职能的关注量还有待提升。网络媒体作为发展潜力大、资讯更新快的有影响力传媒形式,如何积极构建新型的媒介性别形象, 还需业内人士共同探讨和研究。
注释:
①刘立群.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②刘立群等.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③Judith Butler.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M].New York Routledge,1990
④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sogou.com/v17564.htm?fromTitle=%E4%BA%BA%E6%B0%91%E7%B6%B2
⑤CNNIC第37次调查报告:网民结构。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i/2016-01-
22/doc-ifxnuvxh5088776.shtml
⑥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渗透[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⑦甘惜分.新闻大词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⑧西蒙·波伏娃[法].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年版
⑨庄佳.媒介与女性主义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5(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