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李渔谈到:“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取,此一法也。”毛泽东为适应革命战争需要提出:“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其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脑子里先得到一个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导语,对于一篇新闻好稿来说,既是开篇即可引人入胜的工具,也是开启受众思维的一把“金钥匙”。对新闻采编者而言,讲好一篇新闻故事更无疑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媒体数量的增加,导语个性化、人性化、丰富化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要竞争手段,导语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对于广播新闻采编者而言,究竟如何用好这把“金钥匙”,笔者认为在实际新闻写作中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角度巧用细节 忌繁冗拖沓
在西方新闻界,据说导语一般不能超过26个字,这也许失之过苛,可如果没有这样的限定,后面的段落很可能无的放矢。就经验而谈,一两百字的广播新闻导语,更是无论如何难以一下就将受众吸引住。新闻导语大忌也在于过多,冗长的导语会像杂乱无序的草丛,让受众迷失方向与基本感觉,过于复杂含糊不清的导语会使整个报道往往也含糊不清,受众体验无法完成。
一篇好的广播新闻稿,开篇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在文稿开始便早已“埋下伏笔”,以听众的角度找准切入点,在开篇之初就能直触听众心底。比如,荣获2012年度·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的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新闻广播专题《选择》这样开篇:“一个月来,‘7·21北京特大暴雨’盐城农民工见义勇为的事迹从首都北京传遍全国,全国人民都知道,盐城民工兄弟好样的!一个月来,在北京,人们听得最多的就是‘谢谢’这个词。被救的人这么说……”
从导语可以看出,事件已经是一个月前发生,并且人人皆知。巧妙的是,导语摆脱了传统模式,以救人农民工受到社会和被救者称赞为切入点,并由救人农民工和被救者亲口讲述整个事件背后的细节,以及事发时的心里反应。开篇就体现出了人情味,真实情感的流露让稿件充满感染力,牢牢抓住听众的内心和耳朵,成功为后续做了铺垫。
更值得关注的是,记者从弘扬正能量的角度,讲述了一个“选择”的故事。农民工通常被社会认为低素质的代表,而在这篇文章里,恰恰就成为了传播正能量的使者。关键时刻,作者也没有忘记广播的优势,整个报道中适时插入原声,能表达人物心理、矛盾交织、情节起伏、意外结局等声音内容,让听众在感动中相信,弥补了时效短板。
二、语言通俗生动 忌术语堆砌
在快节奏生活、多元化的时代,易使受众接受的新闻要符合受众生活所需,更重要的是语言易被理解。尤其对于广播,受众需要通过熟识的语言来了解事实,了解未知的世界,填补思想空缺。假如第一句话就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不仅为受众造成理解“障碍”,也无法使受众有兴趣再了解接下来的详细内容。久而久之,会使受众疏远媒体。
著名记者莫林说过:“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广播新闻既没有图像也无文字,更是需要通过声音,就能够将听众带到现场。这就要求记者有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够把自己看到的现场用语言“绘”成图像;有“刨根问底儿”的精神,将专业术语能够转换成听众一听即知的语言,并表达出来;有坚定地立场,能够在新闻开篇,就从百姓关心关注的地方切入,用生动的语言,把听众看不到的场景栩栩如生展现出来,不仅给受众营造出“穿越感”,而且也会使新闻报道大大增强感染力。
比如包头人民广播电台专题《大后山的壮歌》,是这样开头的:“四分丘陵五分山,只有一分是滩和川的国贫县——包头市固阳县,人称大后山,自有人类居住起,就靠天吃饭。而位于固阳县东北端的卜塔亥乡,又被称为大后山的大后山,祖祖辈辈在这里的农民,每天面对的不是荒山荒坡,就是荒海荒滩。靠山吃山,这里的农民却吃不上山;靠地生存,这里却沙窝成片。村民们终年受苦受穷。然而,就是在这黄沙漫漫的卜塔亥乡,却坐落着一个绿树葱笼、柠条丛生、满目青翠的小小村落——小石拐村。凡是为这满目青翠而来到小石拐村的人,都会真切地感受到一曲用血汗谱写的壮歌,在大山深处悠悠回荡,都会深深地记住谱写这壮歌的一位普通农民的名字,他叫屈来存!”
开篇运用大量现场环境描写,甚至流传于当地的顺口溜,加强了亲切感。语言表达也使用了平铺直叙的方式,让现场如同一幅幅画面,呈现在受众面前,弥补了广播只能听不能看的缺点。作者将“大后山”与“小石拐”环境进行对比,通过重点描绘“大后山”的荒凉与“小石拐”的葱郁体现出差异,一方面,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手法体现出主要人物为打造“小石拐”付出的艰辛,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与新闻报道的意义。
三、运作方式灵活 忌呆板固化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丹尼斯说:“好的导语可以简短而明快,可以细细道来,将读者徐徐引入正文,也可以热火朝天、气势如虹。导语可以产生悬念,也可以蓄力而发,导语应当适应稿件的特殊需要。它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可以传达信息而且可以为稿件确定情绪与基调。”要使一篇广播报道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开篇就能带读者“穿越”很重要。这就涉及导语的灵活运作。
仍以《选择》为例,开篇就是一段两名被救者向农民工表示感谢的原声,随后使用细腻精炼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听众带回事发现场,表现出社会因此对农民工表示尊重的同时,更表达出了农民工渴望得到社会尊重的心路历程。文章摒弃“5W+值得社会弘扬,我们学习……”的传统模式,用原声巧妙的将听众带入故事,再传达社会真善美,从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与关注,成功创作出了一篇影响力大、立意创新的广播专题报道。
同样值得学习的还有,荣获2012年度·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的扬州广播电台评论《一张道歉条,触动了我们什么?》这样开篇:“2号中午,凌先生和几个朋友吃完饭回到停车点,突然发现自己的宝马车上有一道刺目的划痕,后视镜也撞坏了。气恼的凌先生刚要发火,意外地看到前挡风玻璃上有一张字条。上面这样写着:‘尊敬的车主,在今天中午的上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联系方式如下。’后面还写上了大大的‘对不起’三个字。”
原本只是讲述一件车辆刮蹭事故,并不罕见。导语却巧用车主的误会与一名中学生的道歉开篇,给听众带来悬念,之后,才将事件经过步步还原。加上来自社会各方的评论,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诚信价值强烈反响,直触听众心底并获得参与感。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看到,导语不仅是决定一篇新闻“命运”的序曲,也是“雕琢”一篇出彩作品的“工具”,同时体现着记者对新闻作品的处理能力。
在导语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不少人认为,导语应该新闻五要素俱全,若将所有事实浓缩于导语之中,难免出现“套公式”的程序新闻。但在今天,媒体形式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互联网等电子平台,受众大多都是通过导语来取舍新闻的。我们在众多的广播新闻获奖作品中也能看到,记者告诉听众一件事,促使听众能了解新闻主要内容并有兴致的听下去,在新闻导语上都进行了十分巧妙的精雕细琢,给予充分重视,使导语充满“诱惑力”,为整篇文章出彩做了铺垫。
导语,对于一篇新闻好稿来说,既是开篇即可引人入胜的工具,也是开启受众思维的一把“金钥匙”。对新闻采编者而言,讲好一篇新闻故事更无疑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媒体数量的增加,导语个性化、人性化、丰富化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要竞争手段,导语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对于广播新闻采编者而言,究竟如何用好这把“金钥匙”,笔者认为在实际新闻写作中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角度巧用细节 忌繁冗拖沓
在西方新闻界,据说导语一般不能超过26个字,这也许失之过苛,可如果没有这样的限定,后面的段落很可能无的放矢。就经验而谈,一两百字的广播新闻导语,更是无论如何难以一下就将受众吸引住。新闻导语大忌也在于过多,冗长的导语会像杂乱无序的草丛,让受众迷失方向与基本感觉,过于复杂含糊不清的导语会使整个报道往往也含糊不清,受众体验无法完成。
一篇好的广播新闻稿,开篇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在文稿开始便早已“埋下伏笔”,以听众的角度找准切入点,在开篇之初就能直触听众心底。比如,荣获2012年度·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的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新闻广播专题《选择》这样开篇:“一个月来,‘7·21北京特大暴雨’盐城农民工见义勇为的事迹从首都北京传遍全国,全国人民都知道,盐城民工兄弟好样的!一个月来,在北京,人们听得最多的就是‘谢谢’这个词。被救的人这么说……”
从导语可以看出,事件已经是一个月前发生,并且人人皆知。巧妙的是,导语摆脱了传统模式,以救人农民工受到社会和被救者称赞为切入点,并由救人农民工和被救者亲口讲述整个事件背后的细节,以及事发时的心里反应。开篇就体现出了人情味,真实情感的流露让稿件充满感染力,牢牢抓住听众的内心和耳朵,成功为后续做了铺垫。
更值得关注的是,记者从弘扬正能量的角度,讲述了一个“选择”的故事。农民工通常被社会认为低素质的代表,而在这篇文章里,恰恰就成为了传播正能量的使者。关键时刻,作者也没有忘记广播的优势,整个报道中适时插入原声,能表达人物心理、矛盾交织、情节起伏、意外结局等声音内容,让听众在感动中相信,弥补了时效短板。
二、语言通俗生动 忌术语堆砌
在快节奏生活、多元化的时代,易使受众接受的新闻要符合受众生活所需,更重要的是语言易被理解。尤其对于广播,受众需要通过熟识的语言来了解事实,了解未知的世界,填补思想空缺。假如第一句话就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不仅为受众造成理解“障碍”,也无法使受众有兴趣再了解接下来的详细内容。久而久之,会使受众疏远媒体。
著名记者莫林说过:“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广播新闻既没有图像也无文字,更是需要通过声音,就能够将听众带到现场。这就要求记者有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够把自己看到的现场用语言“绘”成图像;有“刨根问底儿”的精神,将专业术语能够转换成听众一听即知的语言,并表达出来;有坚定地立场,能够在新闻开篇,就从百姓关心关注的地方切入,用生动的语言,把听众看不到的场景栩栩如生展现出来,不仅给受众营造出“穿越感”,而且也会使新闻报道大大增强感染力。
比如包头人民广播电台专题《大后山的壮歌》,是这样开头的:“四分丘陵五分山,只有一分是滩和川的国贫县——包头市固阳县,人称大后山,自有人类居住起,就靠天吃饭。而位于固阳县东北端的卜塔亥乡,又被称为大后山的大后山,祖祖辈辈在这里的农民,每天面对的不是荒山荒坡,就是荒海荒滩。靠山吃山,这里的农民却吃不上山;靠地生存,这里却沙窝成片。村民们终年受苦受穷。然而,就是在这黄沙漫漫的卜塔亥乡,却坐落着一个绿树葱笼、柠条丛生、满目青翠的小小村落——小石拐村。凡是为这满目青翠而来到小石拐村的人,都会真切地感受到一曲用血汗谱写的壮歌,在大山深处悠悠回荡,都会深深地记住谱写这壮歌的一位普通农民的名字,他叫屈来存!”
开篇运用大量现场环境描写,甚至流传于当地的顺口溜,加强了亲切感。语言表达也使用了平铺直叙的方式,让现场如同一幅幅画面,呈现在受众面前,弥补了广播只能听不能看的缺点。作者将“大后山”与“小石拐”环境进行对比,通过重点描绘“大后山”的荒凉与“小石拐”的葱郁体现出差异,一方面,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手法体现出主要人物为打造“小石拐”付出的艰辛,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与新闻报道的意义。
三、运作方式灵活 忌呆板固化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丹尼斯说:“好的导语可以简短而明快,可以细细道来,将读者徐徐引入正文,也可以热火朝天、气势如虹。导语可以产生悬念,也可以蓄力而发,导语应当适应稿件的特殊需要。它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可以传达信息而且可以为稿件确定情绪与基调。”要使一篇广播报道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开篇就能带读者“穿越”很重要。这就涉及导语的灵活运作。
仍以《选择》为例,开篇就是一段两名被救者向农民工表示感谢的原声,随后使用细腻精炼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听众带回事发现场,表现出社会因此对农民工表示尊重的同时,更表达出了农民工渴望得到社会尊重的心路历程。文章摒弃“5W+值得社会弘扬,我们学习……”的传统模式,用原声巧妙的将听众带入故事,再传达社会真善美,从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与关注,成功创作出了一篇影响力大、立意创新的广播专题报道。
同样值得学习的还有,荣获2012年度·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的扬州广播电台评论《一张道歉条,触动了我们什么?》这样开篇:“2号中午,凌先生和几个朋友吃完饭回到停车点,突然发现自己的宝马车上有一道刺目的划痕,后视镜也撞坏了。气恼的凌先生刚要发火,意外地看到前挡风玻璃上有一张字条。上面这样写着:‘尊敬的车主,在今天中午的上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联系方式如下。’后面还写上了大大的‘对不起’三个字。”
原本只是讲述一件车辆刮蹭事故,并不罕见。导语却巧用车主的误会与一名中学生的道歉开篇,给听众带来悬念,之后,才将事件经过步步还原。加上来自社会各方的评论,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诚信价值强烈反响,直触听众心底并获得参与感。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看到,导语不仅是决定一篇新闻“命运”的序曲,也是“雕琢”一篇出彩作品的“工具”,同时体现着记者对新闻作品的处理能力。
在导语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不少人认为,导语应该新闻五要素俱全,若将所有事实浓缩于导语之中,难免出现“套公式”的程序新闻。但在今天,媒体形式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互联网等电子平台,受众大多都是通过导语来取舍新闻的。我们在众多的广播新闻获奖作品中也能看到,记者告诉听众一件事,促使听众能了解新闻主要内容并有兴致的听下去,在新闻导语上都进行了十分巧妙的精雕细琢,给予充分重视,使导语充满“诱惑力”,为整篇文章出彩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