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其教育问题中,政府已经在制度层面基本解决了就学难的情况,但是如何促进其社会融入,主要是社会心理融入融入,成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学生社会心理融入的教师行为策略。第一、平等、尊重、期待,构筑教师基本的学生观;第二、自信、理想、习惯,成就学生发展的人生路;第三、互助、展示、自尊,给予学生融入的大空间。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社会心理融入 教师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融入(social integration)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涂尔干(Durkheim,1951)提出。18到19世纪期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转型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自杀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表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学家的重视。Durkhein认为社会融合是导致自杀的重要社会原因。社会融合是指整合的一群人进入主流社会。也有研究发现社会融合对人类身心健康、组织绩效甚至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过程反映了他们从城市的外来者到完成迁移进入城市体系的过程,这一迁移过程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更深层次是文化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生活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们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困扰:1、对自我的认识——“我是谁?”2、地域(群体)归属感——“我心归属何方?”3、地域刻板印象和地域群体偏爱——“我们-他们彼此印象如何?”
目前,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政府层面主要是从制度上予以解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对于社会融入中更深层次的心理融入,却是制度设计很难解决的。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过程中,其心理融入才是最根本的融入,对其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着这一群体,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教育教学设计,我们的育人理念,无不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融入,特别是心理融入。在此,特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二、现状的分析
(一)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大城市受教育的基本数据
以杭州2009年数据为例,杭州市教育局提供的资料表明,截至2009年9月,杭州已有90%以上的公办学校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74596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25.41%;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117389人,占全部在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数的67.2%。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这么几点:1、目前在大城市接受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大规模的群体;2、该群体在城市接受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约2/3随班就读学区公办学校,二是进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就读。
(二)该群体目前社会心理融入的基本情况分析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社会心理融入,整体上来说是很不乐观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城市社会对其的排斥心理难在段时间内消除。如2006年春,杭州塘北小学因招收农民工子女而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反对和争论首先在网络上流传,并迅速成为网络论坛的一个热门话题。事件缘于一位家长在给孩子报名的时候,遇上了几名农民工模样的报名家长,想到自己的孩子今后要和这些农民工子女一起上学,这位家长坐不住了。于是在小区论坛上发帖:“小孩从小到大的环境、意识、习惯都不一样,这样的环境孩子去上学如何让我们做家长的放心呢?”此帖一发,上百个跟帖,参与讨论者众多。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身的各种原因很难积极主动融入。
(三)教师对这部分群体的基本行为状态
笔者在与部分教师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交谈中,发现教师中针对该群体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及行为:一是在公办学校中,教师认为该群体普遍的情况是学习成绩不如城市主体学生,在升学率、成绩优秀率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情况下,教师对该群体中成绩落后学生显性地或隐性地存在着排斥行为;二是在进城务工人员专门学校中,该类学校虽然也分为政府办学和纯民办学校两种情况,但是教师的结构主要还是民办学校教师,没有纳入政府的事业编制,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身份,或许都影响着他们的学生观与行为,他们很少考虑学生的社会心理融入问题,用他们的一句话来说:“我自己也没能融入城市社会。”三是一部分教师在关注着该群体学生的社会心理融入问题,他们忧心忡忡,认为现在这么一个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社会融入,特别是心理融入,无论对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并为此而积极付出努力。
三、促进学生社会心理融入的教师行为策略
基于以上的现状分析,我认为,从制度层面如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社会融入,不是我们教师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从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社会心理融入,却是可以有所作为,也是应该有所作为的。我拟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探讨促进学生社会心理融入的教师行为策略。
(一)平等、尊重、期待,构筑教师基本的学生观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有自己最基本的学生观。前苏联教育家雷先科《合作教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儿童每天到学校来,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人,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进城务工人员在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中,最困难的也是心理融入。他们的工作性质,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物质条件,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低人一等自我心理感受。而客观上,他们也往往不被平等对待,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子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很自然地也会有这样的心境。
我们教师,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心理融入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平等的概念。无论学生来源于哪里,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不分他们的考试成绩优劣,都给予平等对待。在教师的行为中,做到不歧视,在诸如评优、班干部评选、日常的谈心、家访次数等等都要给学生一视同仁的印象。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表现为细致的、足够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们,并且是让他们能够感受得到的尊重,才是让他们心安与快乐的。对他们的尊重主要包括对他们父母的尊重,对他们风俗习惯的尊重,对他们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学业基础落后的理解,对他们与流入城市文化差异的尊重。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会促进他们尽快缩小与城市的心理距离。第三是教师对每位学生要有一个期待。教师的期待,是鼓舞他们前行的动力,是一盏指路灯。如果你能够充满期待地对一位爱好文学的学生说:“我想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作家的,好好努力。”或许,这一句话会鼓舞他一生为之奋斗。
平等、尊重、期待,教师构筑起基本的学生观,我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将是积极健康的,心平气和的,他们不会有被游离在主流城市外围的感受。
(二)自信、理想、习惯,成就学生发展的人生路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别是随班就读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让他们树立起自信非常重要。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赫兹里特认为:“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我们总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平等。”教师树立学生的自信,在于主动地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有点,并不断地一次来激励他们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告诉他们“你能行”。
流沙河的《理想》,曾经激励着一代人为着理想而不懈努力。而其诗句所诠释的内涵,似乎也给我们教师指明这样一条教育之路,即让学生拥有理想并为之而奋斗,比我们传授知识更重要。理想是什么?正如诗中所写: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教师需要点燃每个学生的理想,可以相信,当他们都拥有了自己的理想的时候,生活会多么丰富多彩。
我们教师面对着这么个群体,会有很多感慨。在与老师了解该群体学生的日常习惯时,会有许多老师对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深感烦恼,听课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等等都不如城里小孩,当然也有这些习惯都很好的学生。也有许多老师感觉到,他们的劳动习惯很好,他们的自理能力明显比城里学生好。所以,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对他们的习惯培养就更加重要,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许就会成就他们一生。
(三)互助、展示、自尊,给予学生融入的大空间
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特别是心理融入,必须要有一定的活动载体,必须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充分展示自己,这样才能他们的社会心理融入。
自尊两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Self—Es—teem)指出,自尊是人生存需要与价值需要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生存需要要求人必须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即表现为能力;价值需要要求人的能力的发挥必须符合社会价值标准,即表现为价值。能力使人产生自信心,即自信;价值使人产生自己是重要的、有意义的或受尊重的感觉,即自尊。
让学生融入城市学生的大集体,开展有意义的一些互助活动,随班就读的学生,我们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关注两个群体的一些不同特点,尽量让他们能够展示他们的个性特点。而进城务工人员专门学校,那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公办学校、专门学校,都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教师们给予设计好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身的价值。例如杭州市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纳入名校集团化战略。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已成立3个以公办学校为核心学校、8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加盟的教育集团;另外,组织了35所办学水平较高的公办学校与46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组成学校互助共同体,通过双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课堂教学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结对帮扶,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目前,全市53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已全部参与名校集团化办学或学校互助共同体。在互助活动中,在充分展示过程中,他们会更深刻体会到自尊。我们也是给他们创造了更大的社会心理融入的空间。
四、结语
《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8日第3版)以“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题对杭州市创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进行了纪实性报道。报道中以翔实的事例讲述了杭州市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与获得的成就。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度设计层面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会融入的屏障。社会融入的对立面是社会排斥,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 指弱势社群因年龄、性别、种族、身体缺陷、社会身分和价值取向不同遭受排斥,他们并未获得一般公民的渠道、资源和机会,以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由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次提出了“社会排斥”概念,并流行于法国,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断裂。在教育的微观层面上工作,需要我们教师积极行动,为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会心理融入付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并一定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振岳,蒋锋:“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杭州市创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0-3-8.
[2]张向葵,刘双.西方自尊两因素理论研究回顾及其展望[J].心理科学,2008,(2).
[3]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人性化的个体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10,(9).
[4]伊·谢·科恩.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9.
[5]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
(作者单位: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社会心理融入 教师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融入(social integration)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涂尔干(Durkheim,1951)提出。18到19世纪期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转型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自杀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表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学家的重视。Durkhein认为社会融合是导致自杀的重要社会原因。社会融合是指整合的一群人进入主流社会。也有研究发现社会融合对人类身心健康、组织绩效甚至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过程反映了他们从城市的外来者到完成迁移进入城市体系的过程,这一迁移过程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更深层次是文化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生活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们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困扰:1、对自我的认识——“我是谁?”2、地域(群体)归属感——“我心归属何方?”3、地域刻板印象和地域群体偏爱——“我们-他们彼此印象如何?”
目前,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政府层面主要是从制度上予以解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对于社会融入中更深层次的心理融入,却是制度设计很难解决的。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过程中,其心理融入才是最根本的融入,对其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着这一群体,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教育教学设计,我们的育人理念,无不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融入,特别是心理融入。在此,特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二、现状的分析
(一)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大城市受教育的基本数据
以杭州2009年数据为例,杭州市教育局提供的资料表明,截至2009年9月,杭州已有90%以上的公办学校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74596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25.41%;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117389人,占全部在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数的67.2%。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这么几点:1、目前在大城市接受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大规模的群体;2、该群体在城市接受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约2/3随班就读学区公办学校,二是进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就读。
(二)该群体目前社会心理融入的基本情况分析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社会心理融入,整体上来说是很不乐观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城市社会对其的排斥心理难在段时间内消除。如2006年春,杭州塘北小学因招收农民工子女而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反对和争论首先在网络上流传,并迅速成为网络论坛的一个热门话题。事件缘于一位家长在给孩子报名的时候,遇上了几名农民工模样的报名家长,想到自己的孩子今后要和这些农民工子女一起上学,这位家长坐不住了。于是在小区论坛上发帖:“小孩从小到大的环境、意识、习惯都不一样,这样的环境孩子去上学如何让我们做家长的放心呢?”此帖一发,上百个跟帖,参与讨论者众多。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身的各种原因很难积极主动融入。
(三)教师对这部分群体的基本行为状态
笔者在与部分教师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交谈中,发现教师中针对该群体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及行为:一是在公办学校中,教师认为该群体普遍的情况是学习成绩不如城市主体学生,在升学率、成绩优秀率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情况下,教师对该群体中成绩落后学生显性地或隐性地存在着排斥行为;二是在进城务工人员专门学校中,该类学校虽然也分为政府办学和纯民办学校两种情况,但是教师的结构主要还是民办学校教师,没有纳入政府的事业编制,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身份,或许都影响着他们的学生观与行为,他们很少考虑学生的社会心理融入问题,用他们的一句话来说:“我自己也没能融入城市社会。”三是一部分教师在关注着该群体学生的社会心理融入问题,他们忧心忡忡,认为现在这么一个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社会融入,特别是心理融入,无论对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并为此而积极付出努力。
三、促进学生社会心理融入的教师行为策略
基于以上的现状分析,我认为,从制度层面如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社会融入,不是我们教师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从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社会心理融入,却是可以有所作为,也是应该有所作为的。我拟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探讨促进学生社会心理融入的教师行为策略。
(一)平等、尊重、期待,构筑教师基本的学生观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有自己最基本的学生观。前苏联教育家雷先科《合作教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儿童每天到学校来,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人,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进城务工人员在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中,最困难的也是心理融入。他们的工作性质,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物质条件,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低人一等自我心理感受。而客观上,他们也往往不被平等对待,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子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很自然地也会有这样的心境。
我们教师,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心理融入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平等的概念。无论学生来源于哪里,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不分他们的考试成绩优劣,都给予平等对待。在教师的行为中,做到不歧视,在诸如评优、班干部评选、日常的谈心、家访次数等等都要给学生一视同仁的印象。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表现为细致的、足够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们,并且是让他们能够感受得到的尊重,才是让他们心安与快乐的。对他们的尊重主要包括对他们父母的尊重,对他们风俗习惯的尊重,对他们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学业基础落后的理解,对他们与流入城市文化差异的尊重。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会促进他们尽快缩小与城市的心理距离。第三是教师对每位学生要有一个期待。教师的期待,是鼓舞他们前行的动力,是一盏指路灯。如果你能够充满期待地对一位爱好文学的学生说:“我想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作家的,好好努力。”或许,这一句话会鼓舞他一生为之奋斗。
平等、尊重、期待,教师构筑起基本的学生观,我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将是积极健康的,心平气和的,他们不会有被游离在主流城市外围的感受。
(二)自信、理想、习惯,成就学生发展的人生路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别是随班就读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让他们树立起自信非常重要。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赫兹里特认为:“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我们总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平等。”教师树立学生的自信,在于主动地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有点,并不断地一次来激励他们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告诉他们“你能行”。
流沙河的《理想》,曾经激励着一代人为着理想而不懈努力。而其诗句所诠释的内涵,似乎也给我们教师指明这样一条教育之路,即让学生拥有理想并为之而奋斗,比我们传授知识更重要。理想是什么?正如诗中所写: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教师需要点燃每个学生的理想,可以相信,当他们都拥有了自己的理想的时候,生活会多么丰富多彩。
我们教师面对着这么个群体,会有很多感慨。在与老师了解该群体学生的日常习惯时,会有许多老师对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深感烦恼,听课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等等都不如城里小孩,当然也有这些习惯都很好的学生。也有许多老师感觉到,他们的劳动习惯很好,他们的自理能力明显比城里学生好。所以,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对他们的习惯培养就更加重要,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许就会成就他们一生。
(三)互助、展示、自尊,给予学生融入的大空间
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特别是心理融入,必须要有一定的活动载体,必须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充分展示自己,这样才能他们的社会心理融入。
自尊两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Self—Es—teem)指出,自尊是人生存需要与价值需要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生存需要要求人必须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即表现为能力;价值需要要求人的能力的发挥必须符合社会价值标准,即表现为价值。能力使人产生自信心,即自信;价值使人产生自己是重要的、有意义的或受尊重的感觉,即自尊。
让学生融入城市学生的大集体,开展有意义的一些互助活动,随班就读的学生,我们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关注两个群体的一些不同特点,尽量让他们能够展示他们的个性特点。而进城务工人员专门学校,那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公办学校、专门学校,都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教师们给予设计好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身的价值。例如杭州市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纳入名校集团化战略。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已成立3个以公办学校为核心学校、8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加盟的教育集团;另外,组织了35所办学水平较高的公办学校与46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组成学校互助共同体,通过双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课堂教学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结对帮扶,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目前,全市53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已全部参与名校集团化办学或学校互助共同体。在互助活动中,在充分展示过程中,他们会更深刻体会到自尊。我们也是给他们创造了更大的社会心理融入的空间。
四、结语
《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8日第3版)以“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题对杭州市创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进行了纪实性报道。报道中以翔实的事例讲述了杭州市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与获得的成就。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度设计层面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会融入的屏障。社会融入的对立面是社会排斥,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 指弱势社群因年龄、性别、种族、身体缺陷、社会身分和价值取向不同遭受排斥,他们并未获得一般公民的渠道、资源和机会,以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由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次提出了“社会排斥”概念,并流行于法国,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断裂。在教育的微观层面上工作,需要我们教师积极行动,为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会心理融入付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并一定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振岳,蒋锋:“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杭州市创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0-3-8.
[2]张向葵,刘双.西方自尊两因素理论研究回顾及其展望[J].心理科学,2008,(2).
[3]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人性化的个体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10,(9).
[4]伊·谢·科恩.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9.
[5]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
(作者单位: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校长、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