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时代的教学改革,如何更好地体现以学员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给刚刚立足三尺讲台的年轻教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教材、课件、板书等各要素的重要性,着重分析在课程设计中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年轻教员尽快驾驭课堂。
[关键词]年轻教员 教学设计
作为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员,课堂是立足之本。如何言传身教、如何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员自身需要从基础做起,练好“内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教育和当代教育相结合,练出“神功”。
一、教材的重要性
(一)教材的理解
教材是学员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教员授课的主要依据。要上好一堂课,教员一定要吃透课程内容,做到“融会贯通”。首先纵观全书,了解所讲的章节在全书中所起的作用,然后详细研究该章节的内容,搞清楚每个概念、公式、图表和结论的来龙去脉和涵义,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既要参考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教学资料,又要逐字逐句地对教材进行推敲,对定理、定义要“咬文嚼字”,切实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直到能整体把握,这样一堂课讲下来就能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二)教材的应用
年轻教员讲课,学员每一步都能听懂,而一堂课下来却什么也没记住,究其原因是教员本身没吃透教材,把讲的章节脱离整本书的体系,从而条理不清、层次不明,导致学员雾里看花,因此把教材内容在课堂中完美的体现非常重要。这就如同要到达某一地点,一种做法是带着学员走到地方,才告诉学员这就是我们要到的目的地;另一种做法是先告诉学员我们要到哪里去,一路指点重要标志物,其结果必然是后一种做法让更多人记得路径。年轻教员应清醒认识各知识点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讲课过程中做到精雕细琢,详略得当,授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课件和板书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网络资源无比丰富的今天,教学课件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生动直观的图文界面以及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体现了很好的应用价值,因而广大教员积极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它上好每堂课,遗憾的是多数教员能做到的只是把教案搬到课件上,照搬照念,把传统教育的特色抛弃的一干二净。作为年轻教员,在教学准备时课件的制作是一个关键。课件在教学中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电子版的教材。
传统教学中,教员是一支粉笔走天下,足见板书的重要性。课件与板书应该是互为补充、有机的整体。板书是脉络,课件是枝叶;课件是楼阁,而板书是室内装潢。板书应分为主板书与副板书,主板书用来书写本堂课知识要点,副板书主要用来分析问题,使概念细化容易理解,课件则能为知识点提供大信息量的分析实例。拿《工程热力学》的多变过程能量关系来说,通过课件分析每个多变过程P-V图,主板书负责书写每个过程的温度,熵等的变化情况,变化过程的公式推导在课件上进行,可避免长时间的推导公式,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技巧则应该在副板书上展示,这样就既能让学生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设计的重要性
年轻教员由于没有课堂经验,完整、详实的讲稿和课件能够增加自信,但还不足以上好一堂课,因而课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入的设计
对于教学来讲,一个好的课堂引入,可以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对内容充满兴趣。比如一个自然现象、一个典故、一个科技报道,还可以是一个有哲理的小笑话,总之只要处心设计,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比如通过雨后彩虹现象可以引入牛顿三棱镜散射实验;看过立体电影人,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鸟在眼前飞翔,导弹曳着火光从头顶飞过,战斗机轰鸣着向你俯冲而来。立体电影为什么会有立体感呢?为什么看立体电影要带上一副眼镜呢?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偏振光说起,这些引入既形象又生动。
(二)过渡的设计
一堂课的逻辑性强不强,过渡是关键,不能很好的过渡,结构就显得松散,教员讲起来费力,学员思路就容易断层,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好。设计好过渡必须建立在熟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比如《热工基础》的绪论,可以先讲热工理论的发展史,介绍一些科学家的贡献及某些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有趣的事,引起学员的兴致,从而引出他们研究科学时所用的方法,从如何改进到成熟,然后讲解如何利用理论来研究实际中的能量问题;也可以通过现代对能源的应用讨论引出热工理论研究的重要,及时提出所用的研究方法,这样一节课环环相扣,内容就很完整。
(三)情境的设计
平时要多练多揣摩教学对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员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特级教员斯霞也说:“教员的语言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充分做好准备,预设好课堂可能发生的情景,设身处地为学员想,仔细分析难在何处,什么地方容易出错,这样方能掌控整个教学环节,做到语言凝练。有意识的设计自己的语言,预防“语言干巴无味,讲话不形象,不生动,不幽默”情况发生,更不应该成了“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作为年轻教员更应该敢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认真探讨好的教学手段,力求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员感到学习不只是艰辛的脑力劳动,更是一种享受。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搜集有关专业的研究前沿,科技的进展,最新的成果,讲课时信手拈来,这样才能把逻辑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动感课堂。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李天顺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沈思义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原则和方向》.博文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
[关键词]年轻教员 教学设计
作为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员,课堂是立足之本。如何言传身教、如何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员自身需要从基础做起,练好“内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教育和当代教育相结合,练出“神功”。
一、教材的重要性
(一)教材的理解
教材是学员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教员授课的主要依据。要上好一堂课,教员一定要吃透课程内容,做到“融会贯通”。首先纵观全书,了解所讲的章节在全书中所起的作用,然后详细研究该章节的内容,搞清楚每个概念、公式、图表和结论的来龙去脉和涵义,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既要参考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教学资料,又要逐字逐句地对教材进行推敲,对定理、定义要“咬文嚼字”,切实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直到能整体把握,这样一堂课讲下来就能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二)教材的应用
年轻教员讲课,学员每一步都能听懂,而一堂课下来却什么也没记住,究其原因是教员本身没吃透教材,把讲的章节脱离整本书的体系,从而条理不清、层次不明,导致学员雾里看花,因此把教材内容在课堂中完美的体现非常重要。这就如同要到达某一地点,一种做法是带着学员走到地方,才告诉学员这就是我们要到的目的地;另一种做法是先告诉学员我们要到哪里去,一路指点重要标志物,其结果必然是后一种做法让更多人记得路径。年轻教员应清醒认识各知识点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讲课过程中做到精雕细琢,详略得当,授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课件和板书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网络资源无比丰富的今天,教学课件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生动直观的图文界面以及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体现了很好的应用价值,因而广大教员积极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它上好每堂课,遗憾的是多数教员能做到的只是把教案搬到课件上,照搬照念,把传统教育的特色抛弃的一干二净。作为年轻教员,在教学准备时课件的制作是一个关键。课件在教学中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电子版的教材。
传统教学中,教员是一支粉笔走天下,足见板书的重要性。课件与板书应该是互为补充、有机的整体。板书是脉络,课件是枝叶;课件是楼阁,而板书是室内装潢。板书应分为主板书与副板书,主板书用来书写本堂课知识要点,副板书主要用来分析问题,使概念细化容易理解,课件则能为知识点提供大信息量的分析实例。拿《工程热力学》的多变过程能量关系来说,通过课件分析每个多变过程P-V图,主板书负责书写每个过程的温度,熵等的变化情况,变化过程的公式推导在课件上进行,可避免长时间的推导公式,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技巧则应该在副板书上展示,这样就既能让学生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设计的重要性
年轻教员由于没有课堂经验,完整、详实的讲稿和课件能够增加自信,但还不足以上好一堂课,因而课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入的设计
对于教学来讲,一个好的课堂引入,可以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对内容充满兴趣。比如一个自然现象、一个典故、一个科技报道,还可以是一个有哲理的小笑话,总之只要处心设计,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比如通过雨后彩虹现象可以引入牛顿三棱镜散射实验;看过立体电影人,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鸟在眼前飞翔,导弹曳着火光从头顶飞过,战斗机轰鸣着向你俯冲而来。立体电影为什么会有立体感呢?为什么看立体电影要带上一副眼镜呢?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偏振光说起,这些引入既形象又生动。
(二)过渡的设计
一堂课的逻辑性强不强,过渡是关键,不能很好的过渡,结构就显得松散,教员讲起来费力,学员思路就容易断层,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好。设计好过渡必须建立在熟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比如《热工基础》的绪论,可以先讲热工理论的发展史,介绍一些科学家的贡献及某些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有趣的事,引起学员的兴致,从而引出他们研究科学时所用的方法,从如何改进到成熟,然后讲解如何利用理论来研究实际中的能量问题;也可以通过现代对能源的应用讨论引出热工理论研究的重要,及时提出所用的研究方法,这样一节课环环相扣,内容就很完整。
(三)情境的设计
平时要多练多揣摩教学对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员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特级教员斯霞也说:“教员的语言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充分做好准备,预设好课堂可能发生的情景,设身处地为学员想,仔细分析难在何处,什么地方容易出错,这样方能掌控整个教学环节,做到语言凝练。有意识的设计自己的语言,预防“语言干巴无味,讲话不形象,不生动,不幽默”情况发生,更不应该成了“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作为年轻教员更应该敢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认真探讨好的教学手段,力求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员感到学习不只是艰辛的脑力劳动,更是一种享受。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搜集有关专业的研究前沿,科技的进展,最新的成果,讲课时信手拈来,这样才能把逻辑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动感课堂。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李天顺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沈思义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原则和方向》.博文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