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编者把莫怀戚的《散步》安排在第一课,对刚入中学大门的中国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泓清泉。通过阅读,课文《散步》不但给即将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初中生一份善待衰老生命之“孝”的精神食粮,而且通过读写结合开启了初中作文写作的第一步。
  【关键词】语文;读写;选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举一反三,练成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的话。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利用课文指导学生写作,确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训练。它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一、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知课文,感知作者,明确写作的功效
  我们知道,文章写得好的实质,是思考得好,即“非感受得比较深刻不写”(叶圣陶 )这里重要的是“深”,感受要深,认识要深。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让学生深刻地感受生活,实乃作文改革之关键。引导学生深刻感受生活,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教师的有力工具。教师首先要以教材为例,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关心社会,关心人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用心灵与客观事物教材发生撞击,受到震撼,从而去体会、理解、分析、综合、提高,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舍此,我们的课堂作文教学就不能引导学生深刻感悟生活,就不能写出对生活认识深刻的文章。
  为此,在教学《散步》前,让学生调查(学生分组,通过对住家周边咨询和网络查询等方式)了解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状况。发现: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再让学生们观察周边家庭老年人的状况。惊讶的发现:“白发浪潮”充斥着我们的周边,老年人生活状况虽然较以前有所改善,但精神生活却非常贫乏(农村尤为突出),难得松心,无法享受与子女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有的甚至在孤独中走完人生之路。在此基础上,学生明晰:中国人“敬老”的“文化精髓”可能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对经济的过度追求在慢慢丢掉,而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难怪高明的作者莫怀戚早就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从而成就了他这篇经典之作。
  作为语文典范的课文,对作家把握生活的思考方式的理解,引起学生关注生活的社会综合实践等方面展开教学,通过感悟,就较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性,集中有效地传授某一语文规律,读写结合给学生实在而又清晰的收获,开启了课堂作文教学的高效、务实。因为文章是心灵之物,在情感缺乏、灵性泯灭的状态下,岂能有好文章?在此意义上说,读与写的结合,其实是“心灵之约”。因此,重视写的能力而读,才会为下一步产生写作的内驱力(想写的欲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选材,明确选材是写作的关键
  哲学家培根说过“哺养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作者为了表现“善待衰老生命”的“孝道”大主题,精心选取了一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小题材,以小见大,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让学生在品评中,汲取作者写文章在选材上的特色——以小见大。
  通过写作实践,达到叶老所说的效果:“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也正是课内外衔接“立足课内,辐射课外”的开端。这样做到了教与学和谐的交流。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这样就实现读和写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的科学机制。
  三、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结构以及语言的精美,明确写作还应注意思路和文采
  《散步》一文不过580字,但它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读完这篇课文,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它的思路明晰:(1)“我”劝母亲散步;(2)全家一起散步;(3)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4)“我”决定委屈儿子;(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何写得很有兴味,发人深思呢?不外乎采用了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如劝母亲散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觉得很累。”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再如选择走大路还是小路时发生了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后来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从而出现了“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的精美特写镜头。和妻子、孩子散步及背孩子是常有的事,但一家三代在一起,且有背长辈散步就少了,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很少做到的,这正是感动读者的亮点之处,在阅读中反思自己。扪心自问,我们对长辈做得咋样。
  《散步》语言美无处不在。如景物描写的诗意美,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那小路远处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不都流露出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吗?还有两两对称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明白:事物很多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通过阅读、感悟,学生自然会不断明晰作文还应注意思路和文采,才更能打动人。
  综上所述,在开启初中学生作文的征途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文,多角度挖掘文章的价值,做到读写结合,并不断丰富,不断实践,就一定能撑起初中作文写作的艳阳天。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题目是文章的灵魂,一个好标题不仅能开阔作者的思路,而且能唤起阅卷老师对文章的兴趣。由于高考作文阅卷时间短,对题目的要求就更高,因此掌握必要的拟题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高考作文的拟题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六大方法:情景交融法、引用化用法、巧用修辞法、巧用算式法、逆向思维法、创设悬念法。  【关键词】高考作文;拟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插图,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有助于语文老师的教学,还有利于加深初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插图;应用;语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课本共六册,每册教材都深受师生欢迎,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令人眼前一亮。六册教材共计插图210幅,80%左
【摘 要】随着高考的临近,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取得高分,成了很多学生迫切的愿望。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更多地向学生渗透一些作文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现场作文能力。本文从联想与想象入手,对这一行文技巧进行了简单并易于学生把握的分析,力求助高考学子一臂之力。  【关键词】高考作文;联想;想象;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考作文,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众多试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我尝试着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性研究,既培养学生的阅读与习作的良好习惯,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
【摘 要】文言文教学重要的价值和目标就是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然而传统的文言教学却过于功利化,要突破如此功利化的重围,使文言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育人之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近年来高考取消了文化常识的考查,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重字词句,轻传统文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可是,文言文的学习不只是为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只靠增加阅读量,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具体的观察和积累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们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情。  【关键词】作文;生活;观察;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
【摘要】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率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
【摘要】词始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时期,词渐衰微,平庸者多。至清代,词学重受文人关注。然而词家往往循规蹈矩,鲜有突破,故产生浮艳颓靡之风。而纳兰词的出现,就为沉落多年的词坛注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纳兰词”,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就是“情真”。  【关键词】纳兰性德;纳兰词;艺术风格;情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大词人。纳兰自幼天资
【摘要】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短短几句,诗人就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理……可是对于活在当下的孩子们,对古诗中这些生涩的语言文字却兴趣不大。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声声朗读吟诵中,爱上古诗,我觉得关键要让学生“入境悟情”。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入境悟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以诵读为基础,入境悟情  俞平
摘要 作为一种教师互助合作的新形式,高中语文集体备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不仅可以集体研读大纲和语文教材、分析学情,还可以共同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反馈教学信息等。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师备课和教学的要求。但是,在集体备课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合作流于形式、教师之间不平等、忽视教师的个性等等。为此,针对当前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