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变,教育领导者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中开设了欣赏课,使艺术欣赏课的普及率大大提高。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只有教育者认识了高中阶段开设艺术课对中学生全面而深刻的意义,才能使这门课程的普及得以实现。
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其影响和重要意义。
一、美术欣赏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但凡有学识的都不能否认,文化艺术修养在人的素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不难想象一个素质很高的人,艺术文化知识贫乏,艺术审美能力低下。只有具有良好艺术修养的人,才能成为素质良好的人才,离开了文化艺术修养,素质结构就有了致命的缺陷。我们看到社会上那么多狂热的“追星族”,不正是应试教育下忽视艺术教育的倾向造成的吗?在经济和社会急剧发展的今天,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有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全面的教育。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艺术课程设为核心课程,认为艺术教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完善了人格,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国家把高中美术、音乐欣赏课作为必修课开设,目的在于提高全体高中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适应教育转轨的需要。如果说“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那么“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素质教育”。
二、美术欣赏促进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文化视野是迅速扩展的阶段,多接触学习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丰富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化观。美术还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传播的载体,学生通过观摩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文化、社会状况。如《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宋时的社会风俗、建筑、贸易等。
从《簪花仕女图》了解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个侧面,通过服饰、发式,进而体会生活方式、社会时尚和审美趣味。这些都比文字介绍要直观生动准确得多。而欣赏如王希梦的《千里江上图》、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等名作,可以让学生感受特殊的意境,发展形象思维,丰富情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修身养性、提高审美能力,更能提升文化品位、辨别美丑,提高道德修养,对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有着不容忽视的
作用。
三、寓品德教育于美术欣赏之中,提高修养,健全人格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欣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从米勒的《拾穗者》到罗中立的《父亲》让学生体会的是对现实、农民的命运的同时反思自身日常的浪费行为;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到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感受英雄的壮举和气魄,从而激发爱国之情。
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欣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此外,美术欣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创造心理等。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
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合格的中学生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欣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通过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欣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中国画的留白处理,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齐白石大师的《虾》、等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美术欣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欣赏过程也是培养欣赏者创造力的过程。美术欣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美术欣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2004年9月10日,胡锦涛主席发表了关于美育的讲话,在讲话中他这样讲道:“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造就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自由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中学)
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其影响和重要意义。
一、美术欣赏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但凡有学识的都不能否认,文化艺术修养在人的素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不难想象一个素质很高的人,艺术文化知识贫乏,艺术审美能力低下。只有具有良好艺术修养的人,才能成为素质良好的人才,离开了文化艺术修养,素质结构就有了致命的缺陷。我们看到社会上那么多狂热的“追星族”,不正是应试教育下忽视艺术教育的倾向造成的吗?在经济和社会急剧发展的今天,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有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全面的教育。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艺术课程设为核心课程,认为艺术教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完善了人格,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国家把高中美术、音乐欣赏课作为必修课开设,目的在于提高全体高中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适应教育转轨的需要。如果说“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那么“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素质教育”。
二、美术欣赏促进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文化视野是迅速扩展的阶段,多接触学习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丰富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化观。美术还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传播的载体,学生通过观摩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文化、社会状况。如《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宋时的社会风俗、建筑、贸易等。
从《簪花仕女图》了解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个侧面,通过服饰、发式,进而体会生活方式、社会时尚和审美趣味。这些都比文字介绍要直观生动准确得多。而欣赏如王希梦的《千里江上图》、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等名作,可以让学生感受特殊的意境,发展形象思维,丰富情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修身养性、提高审美能力,更能提升文化品位、辨别美丑,提高道德修养,对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有着不容忽视的
作用。
三、寓品德教育于美术欣赏之中,提高修养,健全人格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欣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从米勒的《拾穗者》到罗中立的《父亲》让学生体会的是对现实、农民的命运的同时反思自身日常的浪费行为;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到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感受英雄的壮举和气魄,从而激发爱国之情。
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欣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此外,美术欣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创造心理等。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
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合格的中学生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欣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通过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欣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中国画的留白处理,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齐白石大师的《虾》、等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美术欣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欣赏过程也是培养欣赏者创造力的过程。美术欣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美术欣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2004年9月10日,胡锦涛主席发表了关于美育的讲话,在讲话中他这样讲道:“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造就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自由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