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用好课本;阅读技巧; 文习惯;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 明确济南市中考现代文考纲要求。
2、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常见思路和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和落实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传授现代文阅读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难点:阅读技巧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运用。
教法和学法设想:
教师本着用好课本、充分发挥课文的载体作用为指导思想,以理论指导和实例示范相结合;学生以独立思考为原则、互助合作为辅助手段。以期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水平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明确考试大纲,才能抓住考点,才能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有目的的训练自己的各种能力,避免做题过程中的盲目性。
投影出示考纲:
现代文阅读:能运用所学知识阅读课本之外的跟课文难易相当的现代文。
1.理解关键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2.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态度或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4. 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5. 能就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写作特色等作初步的鉴赏品评,提倡多角度有个性地理解。
6. 能由文章的感情、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法等产生联想和创新。
解说考纲:
从这份考纲可以看出来,06年的现代文阅读更突出新课程理念,更强调了考试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性、整体性考查评价以及个性化阅读。
二、揭题,引出阅读步骤:
考纲的要求,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我们初三同学平常学习现代文的最低要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解读现代文。(板书课题:现代文阅读指导)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平常阅读一篇文章通常有几个步骤?(学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并加以解说。)
出示阅读步骤:
1、 初读整体感知。
读课文一两遍,思考并写一写课文大致写了什么内容或什么人、什么事。,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为了快速读懂课文,要养成找“窗口”的习惯。一篇文章往往有点题的语句,一个语段也常有中心句或重点句,段与段之间常有过渡句,这些都是透视一篇文章的“窗口”。在阅读中应养成搜索这些“窗口”的良好习惯。
2、 初读品味
在初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写作技巧,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品中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等。
品读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根据训练的重点以及文章自身的特点,自设问题。在自设问题中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辨析能力,审美能力等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3、 反思迁移
这是升华阶段。前两个步骤只是读懂文章,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把阅读所得用于指导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因此还要从阅读中吸收、积累对学习有用的东西,从阅读中辨析美丑善恶,陶冶情操。
三、进入阅读实践:
1、 导入:明确了考纲的要求和阅读的步骤,大家想试一下自己的能力吗?
2、 阅读课文《谈生命》。
3、 学生自由阅读。
要求:
①每人自设自答三个问题以上。
②每人各写一则读书笔记。
4、 小结自由阅读情况
5、 出示老师设计好的思考题,让学生互助解决,质疑,解疑。
自主探究板块
(1)、本文以____和_____为喻,揭示生命由________到________,再到________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________的意志和________的精神。
悟:找主旨的规律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如何找写作思路________________。
(3)、冰心把生命比做两种事物,分别是什么?两段文字各侧重于哪一方面?
悟: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心对生命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些词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用三角符号标出来。简要谈一两个词的表达作用。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选择一两句进行圈点批注。
提示:
第一步在句中圈出一个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 词 语, 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作注。
第二步品评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
合作探究板块
(1)、全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纵观全文,本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在宣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
(3)、文中说“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也不同,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冤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的?
悟:如何做这类题?
语言的运用
(1)仿写:例句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冰心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像玫瑰一样芬芳、艳丽。长长的一个世纪,从起点到终点,一笔和生命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3)关于生命的名人轶事你能试举一例吗?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生命是如何认识的
(5)、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A、 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
提示:“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决定了全文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B、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示:“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6)生命是什么,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________,只有__________才会获得新生的力量;生命是 ____________,只有历经风雨才能庄严灿烂。江流入海, _______,只有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点快乐与 ___,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完美,才会拥有更灿烂的人生。
(7)本文用充满哲理性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你认为下面这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進行小组交流。
A、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
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
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8)你能简要分析人类或自然界中痛苦与幸福相伴共生的其他生命现象吗?
写作技巧点评板块
语言特点
立意
结构
布局
思路
开头结尾
小结
谈谈你所领悟到的阅读技巧有哪些?
你还想知道那些知识与阅读技巧?
课外作业:
(1)请运用阅读技巧,认真完成《学检》上的课外的题目《石缝中的生命》。注意完成圈圈点点、积累反思部分。检验一下你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多少,并且把你做题的体会写下来,尤其记下你觉得用的最好的技巧。准备下节课交流。
(2)作文:模仿本文的写作技巧,写一篇《谈青春》。请给本堂课加一段有哲理性或者优美富有文采的话。以表达你的学习感受!
6、 小结阅读实践情况。
四、总结:
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刻苦训练。大家要把阅读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到最终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需求。
提几点要求,希望大家努力做到:
1、保证每天一定的阅读时间和数量。可以因人而异。
2、阅读时要动笔:或摘录,或圈点批注,或写体验收获。
3、读练要适当结合。读是基础,但要适当找些精美的文章强化训练,譬如,0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
五、课外延伸
课后阅读《邂逅霍金》一文,要求自设自答五道题以上,完成后面的阅读题,并写一则读书笔记。
附有关材料:
邂逅霍金
①自从《时间筒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②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③那天下午,当我们经过剑桥河边的时候,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④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
⑤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暑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 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⑥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热情的表现。
⑦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着,人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⑧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⑨霍金是不幸的,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来;他不能写 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人,却坚持说自己是个快乐的人。他的思 维穿越时间和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凭着敏锐的直觉和严密的推理,直接挑战自己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 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宝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
注:邂逅:偶然遇见。 翟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阅读《生命的暗示》,完成1——6小题。(本题满分20分)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⑴清凉的秋雨送来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⑵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⑶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⑷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⑸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⑹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⑺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涉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偉大的片刻。
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⑼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⑽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⑾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⑿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第⑶段文字“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加点的词。(2分)
深谙:
2.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的是什么?(4分)
3.阅读本文第⑸段文字,说说作者写“钟声”的目的是什么?(3分)
4.阅读本文第⑺段文字,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4分)
5.研读本文第⑻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4分)
绝大多数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6.认真阅读并反复揣摩品味第⑼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然后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与思考。(3分)
(以上2篇阅读文章均选自2006年中考试卷)
教学反思:
本人13年来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任教初中语文,据我观察,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怪现象:课本上的文章按教参分析复制一遍给学生,如同“鸡肋”,草草结束课程却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寄托在大量各种渠道淘来的阅读题上。根据就是历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根本就不考课本上的文章,学它有何用处呢?这是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做法。甚至本人也曾有过这种做法。
然而,随着我对《新课标》的认真解读、中考考纲的解读以及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认为,“课本不重要,多做课外阅读题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一种舍近求远、舍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入选人教版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已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学习掌握阅读方法是最好的途径,基本篇目中的重点段应逐句逐层地认真研读,只有在课内段的阅读分析中学到方法,才可能在考试时阅读课外选文正确运用阅读技巧。正是有了这种认识,我在学习现代文部分时,本着一个用好课本的原则,以课本为载体,着重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习惯,注重文章写作技巧的点评。这样一来,既不用挖空心思到处找阅读材料,也避免了作文讲评空泛的弊病。细细看来,在这堂阅读指导课上,综合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学生既获得到了语言的积累,又进行了阅读技巧的感悟和方法的积累,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注重了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和落实:圈点批注的习惯、有感情朗读的习惯、用好《学习与检测》的习惯、感悟阅读技巧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的习惯、勤动笔会思考的习惯等。课外作业的布置,也着重利用《学习与检测》,充分发揮它的巩固阅读技巧、落实阅读习惯的功能。作文的仿写,也是对本文写作技巧的一个领悟和应用的过程,正所谓“观其文而行其道”,与文学大家学作文,可谓其乐无穷。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初次进行这方面尝试的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速度比平时上课慢一些,这是正常的,一旦教师和学生都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速度就会跟上来。教师在课堂上就会真正成为一个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享受师生对话的愉悦,更不必在讲台上夸夸其谈,省却许多的口舌之苦。学生也获得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动笔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舞台。如果在充分感悟阅读技巧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两篇同题材阅读题的拓展训练,效果会更加明显。
教学目标:
1、 明确济南市中考现代文考纲要求。
2、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常见思路和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和落实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传授现代文阅读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难点:阅读技巧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运用。
教法和学法设想:
教师本着用好课本、充分发挥课文的载体作用为指导思想,以理论指导和实例示范相结合;学生以独立思考为原则、互助合作为辅助手段。以期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水平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明确考试大纲,才能抓住考点,才能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有目的的训练自己的各种能力,避免做题过程中的盲目性。
投影出示考纲:
现代文阅读:能运用所学知识阅读课本之外的跟课文难易相当的现代文。
1.理解关键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2.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态度或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4. 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5. 能就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写作特色等作初步的鉴赏品评,提倡多角度有个性地理解。
6. 能由文章的感情、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法等产生联想和创新。
解说考纲:
从这份考纲可以看出来,06年的现代文阅读更突出新课程理念,更强调了考试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性、整体性考查评价以及个性化阅读。
二、揭题,引出阅读步骤:
考纲的要求,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我们初三同学平常学习现代文的最低要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解读现代文。(板书课题:现代文阅读指导)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平常阅读一篇文章通常有几个步骤?(学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并加以解说。)
出示阅读步骤:
1、 初读整体感知。
读课文一两遍,思考并写一写课文大致写了什么内容或什么人、什么事。,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为了快速读懂课文,要养成找“窗口”的习惯。一篇文章往往有点题的语句,一个语段也常有中心句或重点句,段与段之间常有过渡句,这些都是透视一篇文章的“窗口”。在阅读中应养成搜索这些“窗口”的良好习惯。
2、 初读品味
在初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写作技巧,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品中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等。
品读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根据训练的重点以及文章自身的特点,自设问题。在自设问题中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辨析能力,审美能力等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3、 反思迁移
这是升华阶段。前两个步骤只是读懂文章,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把阅读所得用于指导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因此还要从阅读中吸收、积累对学习有用的东西,从阅读中辨析美丑善恶,陶冶情操。
三、进入阅读实践:
1、 导入:明确了考纲的要求和阅读的步骤,大家想试一下自己的能力吗?
2、 阅读课文《谈生命》。
3、 学生自由阅读。
要求:
①每人自设自答三个问题以上。
②每人各写一则读书笔记。
4、 小结自由阅读情况
5、 出示老师设计好的思考题,让学生互助解决,质疑,解疑。
自主探究板块
(1)、本文以____和_____为喻,揭示生命由________到________,再到________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________的意志和________的精神。
悟:找主旨的规律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如何找写作思路________________。
(3)、冰心把生命比做两种事物,分别是什么?两段文字各侧重于哪一方面?
悟: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心对生命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些词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用三角符号标出来。简要谈一两个词的表达作用。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选择一两句进行圈点批注。
提示:
第一步在句中圈出一个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 词 语, 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作注。
第二步品评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
合作探究板块
(1)、全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纵观全文,本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在宣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
(3)、文中说“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也不同,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冤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的?
悟:如何做这类题?
语言的运用
(1)仿写:例句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冰心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像玫瑰一样芬芳、艳丽。长长的一个世纪,从起点到终点,一笔和生命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3)关于生命的名人轶事你能试举一例吗?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生命是如何认识的
(5)、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A、 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
提示:“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决定了全文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B、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示:“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6)生命是什么,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________,只有__________才会获得新生的力量;生命是 ____________,只有历经风雨才能庄严灿烂。江流入海, _______,只有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点快乐与 ___,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完美,才会拥有更灿烂的人生。
(7)本文用充满哲理性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你认为下面这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進行小组交流。
A、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
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
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8)你能简要分析人类或自然界中痛苦与幸福相伴共生的其他生命现象吗?
写作技巧点评板块
语言特点
立意
结构
布局
思路
开头结尾
小结
谈谈你所领悟到的阅读技巧有哪些?
你还想知道那些知识与阅读技巧?
课外作业:
(1)请运用阅读技巧,认真完成《学检》上的课外的题目《石缝中的生命》。注意完成圈圈点点、积累反思部分。检验一下你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多少,并且把你做题的体会写下来,尤其记下你觉得用的最好的技巧。准备下节课交流。
(2)作文:模仿本文的写作技巧,写一篇《谈青春》。请给本堂课加一段有哲理性或者优美富有文采的话。以表达你的学习感受!
6、 小结阅读实践情况。
四、总结:
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刻苦训练。大家要把阅读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到最终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需求。
提几点要求,希望大家努力做到:
1、保证每天一定的阅读时间和数量。可以因人而异。
2、阅读时要动笔:或摘录,或圈点批注,或写体验收获。
3、读练要适当结合。读是基础,但要适当找些精美的文章强化训练,譬如,0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
五、课外延伸
课后阅读《邂逅霍金》一文,要求自设自答五道题以上,完成后面的阅读题,并写一则读书笔记。
附有关材料:
邂逅霍金
①自从《时间筒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②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③那天下午,当我们经过剑桥河边的时候,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④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
⑤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暑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 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⑥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热情的表现。
⑦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着,人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⑧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⑨霍金是不幸的,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来;他不能写 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人,却坚持说自己是个快乐的人。他的思 维穿越时间和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凭着敏锐的直觉和严密的推理,直接挑战自己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 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宝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
注:邂逅:偶然遇见。 翟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阅读《生命的暗示》,完成1——6小题。(本题满分20分)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⑴清凉的秋雨送来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⑵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⑶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⑷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⑸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⑹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⑺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涉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偉大的片刻。
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⑼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⑽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⑾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⑿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第⑶段文字“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加点的词。(2分)
深谙:
2.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的是什么?(4分)
3.阅读本文第⑸段文字,说说作者写“钟声”的目的是什么?(3分)
4.阅读本文第⑺段文字,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4分)
5.研读本文第⑻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4分)
绝大多数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6.认真阅读并反复揣摩品味第⑼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然后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与思考。(3分)
(以上2篇阅读文章均选自2006年中考试卷)
教学反思:
本人13年来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任教初中语文,据我观察,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怪现象:课本上的文章按教参分析复制一遍给学生,如同“鸡肋”,草草结束课程却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寄托在大量各种渠道淘来的阅读题上。根据就是历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根本就不考课本上的文章,学它有何用处呢?这是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做法。甚至本人也曾有过这种做法。
然而,随着我对《新课标》的认真解读、中考考纲的解读以及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认为,“课本不重要,多做课外阅读题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一种舍近求远、舍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入选人教版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已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学习掌握阅读方法是最好的途径,基本篇目中的重点段应逐句逐层地认真研读,只有在课内段的阅读分析中学到方法,才可能在考试时阅读课外选文正确运用阅读技巧。正是有了这种认识,我在学习现代文部分时,本着一个用好课本的原则,以课本为载体,着重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习惯,注重文章写作技巧的点评。这样一来,既不用挖空心思到处找阅读材料,也避免了作文讲评空泛的弊病。细细看来,在这堂阅读指导课上,综合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学生既获得到了语言的积累,又进行了阅读技巧的感悟和方法的积累,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注重了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和落实:圈点批注的习惯、有感情朗读的习惯、用好《学习与检测》的习惯、感悟阅读技巧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的习惯、勤动笔会思考的习惯等。课外作业的布置,也着重利用《学习与检测》,充分发揮它的巩固阅读技巧、落实阅读习惯的功能。作文的仿写,也是对本文写作技巧的一个领悟和应用的过程,正所谓“观其文而行其道”,与文学大家学作文,可谓其乐无穷。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初次进行这方面尝试的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速度比平时上课慢一些,这是正常的,一旦教师和学生都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速度就会跟上来。教师在课堂上就会真正成为一个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享受师生对话的愉悦,更不必在讲台上夸夸其谈,省却许多的口舌之苦。学生也获得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动笔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舞台。如果在充分感悟阅读技巧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两篇同题材阅读题的拓展训练,效果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