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学作品的教学意在提高学生的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根据作品创设出的课堂剧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情境,一种由学生自己创设并体验的情境,一种培养阅读能力的情境。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课堂剧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道出了文学作品的鉴赏规律,即不管你愿不愿意,观众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情感经历对作品加以再创造。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的研究表明,人的阅读技能有四种层面:(1)字面的理解。(2)解释。(3)评论性阅读。对作品作出个人反应,并对此做出个人的评价。提出个人对作品性质、价值、精确性、真实性的判断。(4)创造性阅读。无疑,提高学生的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应成为我们语教学的首要目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是简单地做一种“外科手术”,把字、词、句、修辞等罗列出来,最后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还是老师去创设一种情感氛围,将学生带入作品,或者干脆引导学生自己去创设情境呢?笔者在一次教学实践中,曾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话剧,让学生把剧本中的对白与旁白朗读出来,谁知课后,在一个学生的周记本里,却发现了这样一段话:“老师今天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一个话剧,我在剧中饰演骗子一角……”于是,这位学生将骗子的心理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番。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灵感,我想,中学生想象丰富,模仿力强,极富表演潜质,何不尝试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呢?自此以后,我便展开了对“课堂剧”的思索。
一、“课堂剧”:一种生动、直观的情境
文学作品最突出的标志是它的形象性和抒情性,作者的意念总是通过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来传达的。因此,读起来有趣,但理解起来却难。而中学生社会阅历的肤浅和思考能力的单薄是不能回避的现实,施教者能否把作品中的形象具体到自己和学生的眼前、脑中,能否把感情渗透到教学中去,是文学作品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课堂剧”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取学生富于模仿之所长,制其理解能力薄弱之所短,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表演天赋,让学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将作品形象中的意念直观地生动地传达给学生。比如教读鲁迅的小说《祝福》,由于它的主题十分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我们可以让三个同学分别扮演三个不同时期的祥林嫂,将鲁迅先生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如初到鲁镇的祥林嫂,衣着整洁,头发光亮,脸色有些许红润,眼睛灵活有神;而经过改嫁打击而又丧夫失子的祥林嫂则衣衫仍整齐,但脸色发青,眼神痴呆,表情木讷,逢人便说:“如果我的阿毛还活着……”;最后,让精神彻底崩溃,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出场:她衣衫褴褛,头发干枯零乱,脸色枯黄,如同木乃伊似的她拄着拐杖,提着破篮,里面放着一只空碗,眼睛定定的对同学们说:“人死后真有灵魂吗?同时,在三位祥林嫂出场的同时,让一个同学以旁白的形式道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三个截然不同的祥林嫂的形象一定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一定的冲击,然后教者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导致祥林嫂由一个健壮、红润的妇女变成一具类似骷髅的活物的原因,那么,祥林嫂由人变成鬼的悲剧内涵就昭然若揭了。“课堂剧”这种直观、生动的情境创设法,既能给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又能使抽象的意念变得明白易懂。
二、“课堂剧”:学生自己创设的情境
毛泽东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这句话从某种角度道出了教与学的真谛。梨子的滋味,别人说得再美,听起来总有隔靴搔痒之感,不如亲口去尝尝来得真切。同样,教师创设的情境再美,总有雾里看花之感,不如学生自己去创设来得主动。现代教育观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课堂剧”正是吻合了这一观点,化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例如漠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结尾留下了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悬念:真相大白之后的玛蒂尔德会怎样呢?这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者可适时抓住学生这一兴奋点进行积极引导,设定以《玛蒂尔德怎么啦》为题,以公园一角为场景,让学生以“课堂剧”的形式将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后的种种可能出现的反应表演出来,于是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他们热烈地讨论,大胆地构想,“玛蒂尔德最后的表情”便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表情一:玛蒂尔德听完佛来恩节夫人的话后,顿时昏倒在地;表情二:玛蒂尔德顿了顿,突然发出尖锐、惨烈的笑声,无疑,她疯了;表情三:玛蒂尔德怒目圆睁,瞪着佛来恩节夫人,一字一顿地说:“你,为什么要欺骗我?”表情四:玛蒂尔德仰望苍天,双手举在胸前,哭喊道:“上帝啊,你为什么要惩罚我!”…这样,玛蒂尔德一夜浮华,十年艰辛的悲剧美感便在表演者和欣赏者的心灵撞击中,在浓郁的悲剧氛围中,得到了发掘,学生也在情境的创设与欣赏中,在理解——表演——再理解的循环中,得到了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从而向“不教而教”的大教育观迈步。
三、“课堂剧”:培养能力的佳境
“课堂剧”不僅是一种学生自己创设的直观形象的情
境,而且是一种融各种能力综合培训于其中的佳境。“课堂剧”循着理解——表演——再理解的思路,让学生在剧前的读文、改文的活动中,在剧中的对白与旁白的表达中,以及剧中与剧后的观剧与评剧中,得到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而学生的想象力与表演潜质、评论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也在编剧、演剧、观剧、评剧的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可见,“课堂剧”这种直观、形象的情境创设法,以其融阅读与创作、表演与欣赏、模仿与想象于一体的特点,以其紧扣课本而又不囿于课本的特点,不仅使文学作品的丰富美学内蕴留驻于学生的心田,而且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极大与极快的提高,是一种培养兴趣、增长能力,实现“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的佳境。
“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愿“课堂剧”这朵奇葩在语文教育的百花园里生根、开花。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课堂剧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道出了文学作品的鉴赏规律,即不管你愿不愿意,观众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情感经历对作品加以再创造。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的研究表明,人的阅读技能有四种层面:(1)字面的理解。(2)解释。(3)评论性阅读。对作品作出个人反应,并对此做出个人的评价。提出个人对作品性质、价值、精确性、真实性的判断。(4)创造性阅读。无疑,提高学生的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应成为我们语教学的首要目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是简单地做一种“外科手术”,把字、词、句、修辞等罗列出来,最后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还是老师去创设一种情感氛围,将学生带入作品,或者干脆引导学生自己去创设情境呢?笔者在一次教学实践中,曾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话剧,让学生把剧本中的对白与旁白朗读出来,谁知课后,在一个学生的周记本里,却发现了这样一段话:“老师今天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一个话剧,我在剧中饰演骗子一角……”于是,这位学生将骗子的心理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番。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灵感,我想,中学生想象丰富,模仿力强,极富表演潜质,何不尝试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呢?自此以后,我便展开了对“课堂剧”的思索。
一、“课堂剧”:一种生动、直观的情境
文学作品最突出的标志是它的形象性和抒情性,作者的意念总是通过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来传达的。因此,读起来有趣,但理解起来却难。而中学生社会阅历的肤浅和思考能力的单薄是不能回避的现实,施教者能否把作品中的形象具体到自己和学生的眼前、脑中,能否把感情渗透到教学中去,是文学作品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课堂剧”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取学生富于模仿之所长,制其理解能力薄弱之所短,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表演天赋,让学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将作品形象中的意念直观地生动地传达给学生。比如教读鲁迅的小说《祝福》,由于它的主题十分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我们可以让三个同学分别扮演三个不同时期的祥林嫂,将鲁迅先生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如初到鲁镇的祥林嫂,衣着整洁,头发光亮,脸色有些许红润,眼睛灵活有神;而经过改嫁打击而又丧夫失子的祥林嫂则衣衫仍整齐,但脸色发青,眼神痴呆,表情木讷,逢人便说:“如果我的阿毛还活着……”;最后,让精神彻底崩溃,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出场:她衣衫褴褛,头发干枯零乱,脸色枯黄,如同木乃伊似的她拄着拐杖,提着破篮,里面放着一只空碗,眼睛定定的对同学们说:“人死后真有灵魂吗?同时,在三位祥林嫂出场的同时,让一个同学以旁白的形式道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三个截然不同的祥林嫂的形象一定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一定的冲击,然后教者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导致祥林嫂由一个健壮、红润的妇女变成一具类似骷髅的活物的原因,那么,祥林嫂由人变成鬼的悲剧内涵就昭然若揭了。“课堂剧”这种直观、生动的情境创设法,既能给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又能使抽象的意念变得明白易懂。
二、“课堂剧”:学生自己创设的情境
毛泽东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这句话从某种角度道出了教与学的真谛。梨子的滋味,别人说得再美,听起来总有隔靴搔痒之感,不如亲口去尝尝来得真切。同样,教师创设的情境再美,总有雾里看花之感,不如学生自己去创设来得主动。现代教育观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课堂剧”正是吻合了这一观点,化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例如漠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结尾留下了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悬念:真相大白之后的玛蒂尔德会怎样呢?这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者可适时抓住学生这一兴奋点进行积极引导,设定以《玛蒂尔德怎么啦》为题,以公园一角为场景,让学生以“课堂剧”的形式将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后的种种可能出现的反应表演出来,于是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他们热烈地讨论,大胆地构想,“玛蒂尔德最后的表情”便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表情一:玛蒂尔德听完佛来恩节夫人的话后,顿时昏倒在地;表情二:玛蒂尔德顿了顿,突然发出尖锐、惨烈的笑声,无疑,她疯了;表情三:玛蒂尔德怒目圆睁,瞪着佛来恩节夫人,一字一顿地说:“你,为什么要欺骗我?”表情四:玛蒂尔德仰望苍天,双手举在胸前,哭喊道:“上帝啊,你为什么要惩罚我!”…这样,玛蒂尔德一夜浮华,十年艰辛的悲剧美感便在表演者和欣赏者的心灵撞击中,在浓郁的悲剧氛围中,得到了发掘,学生也在情境的创设与欣赏中,在理解——表演——再理解的循环中,得到了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从而向“不教而教”的大教育观迈步。
三、“课堂剧”:培养能力的佳境
“课堂剧”不僅是一种学生自己创设的直观形象的情
境,而且是一种融各种能力综合培训于其中的佳境。“课堂剧”循着理解——表演——再理解的思路,让学生在剧前的读文、改文的活动中,在剧中的对白与旁白的表达中,以及剧中与剧后的观剧与评剧中,得到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而学生的想象力与表演潜质、评论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也在编剧、演剧、观剧、评剧的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可见,“课堂剧”这种直观、形象的情境创设法,以其融阅读与创作、表演与欣赏、模仿与想象于一体的特点,以其紧扣课本而又不囿于课本的特点,不仅使文学作品的丰富美学内蕴留驻于学生的心田,而且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极大与极快的提高,是一种培养兴趣、增长能力,实现“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的佳境。
“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愿“课堂剧”这朵奇葩在语文教育的百花园里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