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之初,辛敏琦就专注于细分市场。他认为行业竞争无处不在,不能一下子去追10只兔子,夹缝里生存更强调聚焦。
熟悉的朋友提到辛敏琦,就会用“自信”“学霸”“学习能力强”这样的词汇。但他形容自已只是一个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人。
创业多年,辛敏琦通过不断学习、迭代更新,专注ABS(工程塑料)领域,把一个缺乏资源的小厂成功打造为行业龙头。他创立的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锦湖日丽)如今在ABS领域拥有最多的国家发明专利,进入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上海制造企业100强,产品受到跨国企业青睐和模仿,并在汽车、家电领域引领产品升级进化。
回顾创业历程,辛敏琦很是感慨。最困难的时候,公司没资金、没人脉,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坚持的原因一是他对行业及市场的未来有乐观预期,二是他对ABS领域创新研发的执着。“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ABS的应用和研发中心,这是大势所趋。”辛敏琦坚信。
“学霸”创业
辛敏琦的家乡在江西的一个小县城。当地环境封闭,人的视野也狭窄。从小,辛敏琦就渴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就是首都北京了。高三填报志愿,他将目标定在清华大学。“也没多想,就是觉得我一定要去那儿。”
后来,辛敏琦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他畅想着自已未来一定要在社会上大展拳脚,方能配得上“清华高才生”的标签。可是大四的实习经历,马上让他认清了现实。
实习期间,辛敏琦和同学们来到了东北制药厂。“一个车间就有五六百名大学生,根本显不出你来”,辛敏琦意识到,待在大企业,很可能“泯然众人”,能出头的机会微乎其微。于是在择业时,他一反潮流,选择了大连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型化工集体企业,“穷则思变,这家化工厂在搞改革试点,引进归国人才,招名牌大学生”,这让辛敏琦感到有接触企业核心运营岗位的可能,而不是在车间倒班磨资历。
辛敏琦大学毕业时,正值邓小平视察深圳、上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将改革开放推向了新一轮高潮。在小企业里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觉得似乎了解了企业运营是怎么回事的辛敏琦,也在思考创业的可能。他辞职到上海找机会,发现了改性塑料行业。
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改性塑料跟我学习的专业有关,投资门槛没那么高,适合创业。”辛敏琦表示。初期,他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设立实验室,研制配方,然后找乡镇企业委托加工。“乡镇企业一方面愿意成就我,另一方面乐得找到一个免费技术员;而合作的另一方大学也需要了解市场。”辛敏琦很感激合作方给予的信任。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辛敏琦和创业团队开始租借厂房建自己的工厂。
起步阶段厂子很小,辛敏琦记得,有位员工的父母是温州小老板,有一次他看到企业的报表后笑了:“我们全厂一个月的利润,还赶不上我妈的零花钱!”这句话刺激了辛敏琦,他思考如何对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将目光转向与外企合作,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彼时,国际石化巨头韩国锦湖石化株式会社正想找合作伙伴扩展业务,辛敏琦的公司营业额只有一两千万元,按常理很難被看上,但他觉得这是个机会。“要想出奇制胜,就不能按部就班。”辛敏琦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详细制定了一份企划书。正是这份企划书,深深打动了韩方。他利用滚动发展的思路,剖析行业前景、勾勒发展路径、进行财务测算。有数据有分析,且具备很强的操作性。“韩方觉得可以一试,50万美元,对韩国公司来说,是很小的投入,就像增加个办事处。”2000年,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辛敏琦任中方总经理。
如今,锦湖日丽的营业额从3000万元增长至几十亿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锦湖石化株式会社最成功的海外投资。”辛敏琦笑称。
专注研发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很多下游企业造成致命性影响,抗风险力小的企业面临倒闭。而这对某些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大型石化厂更有利,自己生产原材料,又进行深加工高性能化产品,抗风险的能力自然要更强。
“对我们这样缺乏雄厚资本支持的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聚焦。行业竞争无处不在,你不能一下子去追10只兔子,夹缝里生存更强调聚焦。聚焦首先是有所取舍,释放资源,然后在焦点上做加法,创造顾客需要的新价值,在细分领域做到数一数二。”辛敏琦走差异化路线,加大研发投入,做很难被竞争对手替代的产品。
他说:“锦湖日丽一方面把主战场从家电向汽车领域转移,另一方面在家电领域寻找新的突破点。” 他和团队通过举办美学塑料国际研讨会,邀请全球范围内的领军人物、下游用户共话美学塑料主题,通过这样的研讨会来传递公司打造美学塑料的理念。
让辛敏琦津津乐道的例子,是“免喷涂美学塑料”塑可丽的研发和应用。从环保角度讲,免喷涂优于喷涂,但存在着工艺要求高、外观有缺陷等难题。为此辛敏琦组建团队,攻坚克难。锦湖日丽的免喷涂塑料产品已形成系列,在LG、格力、海尔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上应用。其中一些产品还荣获红顶奖等国际奖项。
“为客户解决问题,被客户需要,才是企业存在的理由。”辛敏琦强调。与打印机巨头柯尼卡美能达合作,也是锦湖日丽从制造向设计转型的里程碑。据称中国市场上的彩色打印机,每三台中就有一台是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出品的。为进入美国政府采购市场,该公司需要能获得环保金牌认证的材料。然而,这样的材料在当时的市场上仍处于空白。
“日本人原本不太看好和一个中国的企业合作,但我们让他们刮目相看。”辛敏琦表示。他建议可以和客户共同研发,申请国际专利,从而为客户提供专利壁垒保护,这极大调动了柯尼卡美能达参与共同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几年的持续研发,锦湖日丽团队研发出能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的环保再生塑料,赢得了日方的青睐,最终助力柯尼卡美能达进入了欧美国家的政府优先采购清单。为此,辛敏琦相当自豪,这是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合作,从简单卖“更便宜的产品”到卖“材料设计方案”转型的典型案例。
创造价值
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辛敏琦尤其重视责任感。“你要想清楚企业为什么存在,第一是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被客户需要;第二是让员工获得成就感,被员工需要。”
和大部分创业者一样,辛敏琦是在没有接受系统管理知识教育的背景下开办工厂的,初期对管理的思考主要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把个人能力转化为团队能力?现在,他更多地思考“企业之所以被需要”的底层逻辑:为什么通过管理者的指挥去配置资源,会比市场配置资源更有效?这就要优化企业文化和制度、组织架构、流程设计,让团队固定合作产生的协同效应优于从市场采购劳动成果。得益于这些思考,创始至今,锦湖日丽的核心团队十分稳定,其中不乏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创始员工”。
“每一个员工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看重的不是我的个人魅力,而是公司前景。客户选择你是因为你在细分领域数一数二,而员工选择你,是因为他在企业里更容易获得工作的成就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辛敏琦笑言。很多时候,员工们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要超过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他希望能带给员工在精神和物质上双重的幸福感。
锦湖日丽连续多年跻身“上海制造业企业百强”,且排名逐年上升,员工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也水涨船高。辛敏琦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首先对员工负责、对客户负责。在他看来,成为一家优秀企业,本身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
熟悉的朋友提到辛敏琦,就会用“自信”“学霸”“学习能力强”这样的词汇。但他形容自已只是一个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人。
创业多年,辛敏琦通过不断学习、迭代更新,专注ABS(工程塑料)领域,把一个缺乏资源的小厂成功打造为行业龙头。他创立的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锦湖日丽)如今在ABS领域拥有最多的国家发明专利,进入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上海制造企业100强,产品受到跨国企业青睐和模仿,并在汽车、家电领域引领产品升级进化。
回顾创业历程,辛敏琦很是感慨。最困难的时候,公司没资金、没人脉,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坚持的原因一是他对行业及市场的未来有乐观预期,二是他对ABS领域创新研发的执着。“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ABS的应用和研发中心,这是大势所趋。”辛敏琦坚信。
“学霸”创业
辛敏琦的家乡在江西的一个小县城。当地环境封闭,人的视野也狭窄。从小,辛敏琦就渴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就是首都北京了。高三填报志愿,他将目标定在清华大学。“也没多想,就是觉得我一定要去那儿。”
后来,辛敏琦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他畅想着自已未来一定要在社会上大展拳脚,方能配得上“清华高才生”的标签。可是大四的实习经历,马上让他认清了现实。
实习期间,辛敏琦和同学们来到了东北制药厂。“一个车间就有五六百名大学生,根本显不出你来”,辛敏琦意识到,待在大企业,很可能“泯然众人”,能出头的机会微乎其微。于是在择业时,他一反潮流,选择了大连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型化工集体企业,“穷则思变,这家化工厂在搞改革试点,引进归国人才,招名牌大学生”,这让辛敏琦感到有接触企业核心运营岗位的可能,而不是在车间倒班磨资历。
辛敏琦大学毕业时,正值邓小平视察深圳、上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将改革开放推向了新一轮高潮。在小企业里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觉得似乎了解了企业运营是怎么回事的辛敏琦,也在思考创业的可能。他辞职到上海找机会,发现了改性塑料行业。
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改性塑料跟我学习的专业有关,投资门槛没那么高,适合创业。”辛敏琦表示。初期,他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设立实验室,研制配方,然后找乡镇企业委托加工。“乡镇企业一方面愿意成就我,另一方面乐得找到一个免费技术员;而合作的另一方大学也需要了解市场。”辛敏琦很感激合作方给予的信任。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辛敏琦和创业团队开始租借厂房建自己的工厂。
起步阶段厂子很小,辛敏琦记得,有位员工的父母是温州小老板,有一次他看到企业的报表后笑了:“我们全厂一个月的利润,还赶不上我妈的零花钱!”这句话刺激了辛敏琦,他思考如何对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将目光转向与外企合作,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彼时,国际石化巨头韩国锦湖石化株式会社正想找合作伙伴扩展业务,辛敏琦的公司营业额只有一两千万元,按常理很難被看上,但他觉得这是个机会。“要想出奇制胜,就不能按部就班。”辛敏琦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详细制定了一份企划书。正是这份企划书,深深打动了韩方。他利用滚动发展的思路,剖析行业前景、勾勒发展路径、进行财务测算。有数据有分析,且具备很强的操作性。“韩方觉得可以一试,50万美元,对韩国公司来说,是很小的投入,就像增加个办事处。”2000年,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辛敏琦任中方总经理。
如今,锦湖日丽的营业额从3000万元增长至几十亿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锦湖石化株式会社最成功的海外投资。”辛敏琦笑称。
专注研发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很多下游企业造成致命性影响,抗风险力小的企业面临倒闭。而这对某些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大型石化厂更有利,自己生产原材料,又进行深加工高性能化产品,抗风险的能力自然要更强。
“对我们这样缺乏雄厚资本支持的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聚焦。行业竞争无处不在,你不能一下子去追10只兔子,夹缝里生存更强调聚焦。聚焦首先是有所取舍,释放资源,然后在焦点上做加法,创造顾客需要的新价值,在细分领域做到数一数二。”辛敏琦走差异化路线,加大研发投入,做很难被竞争对手替代的产品。
他说:“锦湖日丽一方面把主战场从家电向汽车领域转移,另一方面在家电领域寻找新的突破点。” 他和团队通过举办美学塑料国际研讨会,邀请全球范围内的领军人物、下游用户共话美学塑料主题,通过这样的研讨会来传递公司打造美学塑料的理念。
让辛敏琦津津乐道的例子,是“免喷涂美学塑料”塑可丽的研发和应用。从环保角度讲,免喷涂优于喷涂,但存在着工艺要求高、外观有缺陷等难题。为此辛敏琦组建团队,攻坚克难。锦湖日丽的免喷涂塑料产品已形成系列,在LG、格力、海尔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上应用。其中一些产品还荣获红顶奖等国际奖项。
“为客户解决问题,被客户需要,才是企业存在的理由。”辛敏琦强调。与打印机巨头柯尼卡美能达合作,也是锦湖日丽从制造向设计转型的里程碑。据称中国市场上的彩色打印机,每三台中就有一台是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出品的。为进入美国政府采购市场,该公司需要能获得环保金牌认证的材料。然而,这样的材料在当时的市场上仍处于空白。
“日本人原本不太看好和一个中国的企业合作,但我们让他们刮目相看。”辛敏琦表示。他建议可以和客户共同研发,申请国际专利,从而为客户提供专利壁垒保护,这极大调动了柯尼卡美能达参与共同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几年的持续研发,锦湖日丽团队研发出能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的环保再生塑料,赢得了日方的青睐,最终助力柯尼卡美能达进入了欧美国家的政府优先采购清单。为此,辛敏琦相当自豪,这是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合作,从简单卖“更便宜的产品”到卖“材料设计方案”转型的典型案例。
创造价值
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辛敏琦尤其重视责任感。“你要想清楚企业为什么存在,第一是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被客户需要;第二是让员工获得成就感,被员工需要。”
和大部分创业者一样,辛敏琦是在没有接受系统管理知识教育的背景下开办工厂的,初期对管理的思考主要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把个人能力转化为团队能力?现在,他更多地思考“企业之所以被需要”的底层逻辑:为什么通过管理者的指挥去配置资源,会比市场配置资源更有效?这就要优化企业文化和制度、组织架构、流程设计,让团队固定合作产生的协同效应优于从市场采购劳动成果。得益于这些思考,创始至今,锦湖日丽的核心团队十分稳定,其中不乏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创始员工”。
“每一个员工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看重的不是我的个人魅力,而是公司前景。客户选择你是因为你在细分领域数一数二,而员工选择你,是因为他在企业里更容易获得工作的成就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辛敏琦笑言。很多时候,员工们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要超过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他希望能带给员工在精神和物质上双重的幸福感。
锦湖日丽连续多年跻身“上海制造业企业百强”,且排名逐年上升,员工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也水涨船高。辛敏琦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首先对员工负责、对客户负责。在他看来,成为一家优秀企业,本身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